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申诉代理     
我国《律师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了律师的七大业务,其中第四项业务就是“代理各类诉讼案件的申诉,”即我们所说的申诉代理。对申诉代理这一业务的明文规定是《律师法》对原《律师暂行条例》的一大突破。《律师暂行条例》的立法者当时考虑到我国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再审不是法定的必经程序,害怕规定了律师的申诉代理业务,而导致实践中发生律师帮助当事人为达到引起再审的目的而无理缠讼的现象,以致造成加重司法机关工作负担、分散司法机关处理现行案件精力的局面。因此当时未规定律师的申诉代理业务。然  相似文献   

2.
刑事申诉案件的审查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救济程序,但我国法律一直没有将这一审查活动纳入诉讼程序的轨道,相关规定散见于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中。目前我国的刑事申诉审查存在审查主体多元化、审查内容和程序不完善、配套制度作用发挥不到位等问题,因此,需要对刑事申诉审查制度进行改革探索,取消法院审查主体地位,在检察机关内部设立相对独立的刑事申诉案件审查委员会对申诉案件进行实质性审查;区分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构建刑事申诉审查程序;完善律师代理刑事申诉制度,规范刑事申诉案件异地审查制度,提高刑事申诉审查质效,并逐步将其确立为正式的刑事诉讼制度,推动刑事诉讼立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过程中,刑事申诉制度也在不断优化和调整。法院、检察院作为刑事申诉办理主体,两者的办案程序直接影响着刑事申诉作用的发挥。通过完善我国刑事申诉制度,可以推进规范化建设、强化协作配合机制、加大律师参与制度,并增强矛盾化解质效。  相似文献   

4.
律师风险代理不仅关系到律师与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还关系到法律秩序和社会正义的维护等问题。本文对该制度进行了价值分析,并就律师风险代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律师风险代理制度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5.
作为律师收费的一种方式,风险代理的产生也是制度选择和制度变迁的结果。风险代理不仅可以使律师具有制度保障的责任意识,避免律师、委托人的机会主义行为,还体现着程序公平和契约精神。然而,“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社会心理、信用缺失等因素则影响着风险代理的绩效,因此,建立法律服务信息披露制度,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完善监督机制,并重视风险代理的制度限制与制度互补成为风险代理制度创新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刑事申诉是保障申诉人诉讼权利的一项救济制度,但由于立法中规定不够明确具体,不利于检察机关司法实践中的有效运用。因此,我国应建立刑事申诉有限制度;健全刑事申诉评估预警机制;完善刑事申诉公开复查、当面答复、释法说理和案件评查制度,以保障申诉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制度是指由政府出资,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在公安、法院等部门值班,免费为当事人即时提供法律咨询、指导、代理或其他法律服务的司法救济制度。设立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制度的目的,是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及时、专业、低成本、高效率的法律援助服务。该制度起源于英国,目前已成为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我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援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还处在试点阶段,与国外值班律师制度相比,在提供服务的即时性和无偿性,服务范围和对象的广泛性以及服务类型的多样性等方面有相同之处,但在制度性质、管理体制、服务场所和对象、服务专业类型与分工、服务便捷程度和制度规范程度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浅议我国教育申诉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申诉制度是一项法定的、专门性的、非诉讼意义上的行政申诉制度。我国教育申诉制度存在诸多缺陷,应从教育申诉的受理机构、教育申诉的程序规范及教育申诉后的救济渠道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9.
法学视野中的高校学生申诉制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司法救济有其局限性。单凭司法救济途径无法充分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完善的高校学生申诉制度,并与司法救济制度共同发挥作用,以有效解决高校教育纠纷、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域外律师参与羁押决定过程的实践、新<律师法>的出台等,为我国建立审查批捕阶段律师参与制度提供了参考蓝本和制度依据.在考察审查批捕律师参与现状及存在障碍的基础上,从告权、受理、核实、处理等四个方面对审查批捕律师参与制度进行了构建.海淀区检察院的司法实践表明,律师参与审查批捕程序的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