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1世纪初,如何思考确定中国的亚太战略和对日政策是个重要课题.根据对21世纪初亚太地区总体和平形势将得以保持,但影响亚太地区安全与发展的消极因素也有所发展的分析,需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未来的亚太战略和策略.并在亚太战略的框架内,依据对历史的分析和对日本今后政治、经济、军事发展走势的判断,从中国国家发展的总战略出发,提出加强中日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正在一步一步地向我们走来.对于我们中国来说,未来的世纪将是一个更有竞争力的世纪,是中国直追发达国家的世纪.在新的世纪,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将更加深入发展,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与崛起.而人才是实现这一切的基础和保障,那将是一个需要人才、重视人才、造就人才的时代.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21世纪的世界科技、经济竞争,就是从人才竞争开始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预测,到2000年美国将短缺67.5万科技人员;日本科技厅的一项调查则报告称,到2005年,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为4%计算,日本将短缺科技人才51万,所以我国的高层次人才出国签证才很容易.各国都在争夺人才,尽量网络别国优秀人才为己所用.在新世纪即将到来之际,党中央、国务院及时作出了“科教兴国”的决策,这是很有远见卓识的战略之举.中国要实现“四化”的宏伟目标,关键在科学技术,根本在教育.中国的人才数量怎样,质量如何,决定了中国将以什么样的姿态进入21世纪,以什么样的整体科技水平参与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3.
在奔向21世纪的年代里,在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当代的青年、特别是青年知以分子,如何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潮之中,青年知识分子如何才能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21世纪时代素质的年青一代,如何增强自身的修养,青年教育工作者如何做好当代青年的教育工作,这是当前十分重要的课题。对此,中共中央党校理论部编苦的《奔向21世纪的青年知识分子》一书,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作出了回答。该书最近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主义与历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是相对于现代主义而言的。后现代主义是后工业社会、后现代社会或日信息社会发展形成的思想结晶。在史学研究领域,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史学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历史研究兴趣的转移;第二是对现代主义历史认识论的根本颠覆。对中国史学来说,进入21世纪,我们如何总结开发2000年来和20世纪中国史学的遗产,如何辩证地把握运用后现代主义史学理论以推进中国史学在21世纪健康发展,是我们所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的世纪,是高科技的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也是创新的世纪……这一切就是尚处于形成中的中国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中科技课程所涉及的主题。正当人们在思考如何完善和建设党校系统的科技教学体系之时,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又向我们提出了如何完善和建设行政学院的科技教学体系的问题。由于绝大多数省区都形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将是21世纪不可缺少的工具,如果不懂得计算机将是21世纪新的“文盲”。如何培养有创新意识的新一代计算机人才,应当是我们时代计算机教育的主要任务,而计算机课堂教学又是实施这一创新教育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7.
面向21世纪挑战的警察教育科学体系的构建,是摆在全国公安院校的一项紧迫而重大的课题。21世纪又是心理教育将普遍成为教育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警察教育也同理。面向未来、面向实战、面向发展,心理素质应纳入警察素质结构视线、将警察心理学列入警察教育学科体系,警察心理教育如何学科化、警察心理学学科自身的结构框架如何构建等是本文探讨的议题。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谁的天下?权威的观察家说:200年来,19世纪是英、德、法的欧洲世纪,20世纪是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世纪,在即将到来的“太平洋世纪”——21世纪中,日本和四小龙将扶摇直上——而中国大陆,则是会变成另一个主角的一匹黑马。 位于太平洋西岸令日本人目瞪口呆的中国大连,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正处在经济环境、地理  相似文献   

9.
21 世纪的政治发展,需要大量的现代政治管理人才作为政治人才资源的支撑,这对于政治学人才的培养,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加强政治学学科建设,如何培养适应 21 世纪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政治学人才,已成为政治学专业共同关注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以上问题作一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初非公有制经济将如何发展,前景如何,这是一个引人关注的课题。在这一时期,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经济市场化的逐步提高,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与重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启动,以及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等五个方面的有利条件,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展示更加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迎接21世纪,世界各国都在着手研究本国的文化教育,制定相应的战略措施。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将在未来的21世纪担当什么角色?本文将在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下对跨世纪北京市小学教师的培养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12.
浅析有关“韬光养晦”战略的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初期,邓小平就中国如何应对当时国际形势多次发表谈话,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后来被概括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20字战略方针。进入21世纪后,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人们开始就“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提出了一些不同认识,展开了争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以及内外环境的变化,这种争论将持续下去。但是,在国际舆论大谈“中国崛起”、美国等西方国家防范“中国威胁”的背景下,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将不会轻言放弃“韬光养晦”战略,而将致力于在“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相似文献   

13.
李俏 《工会论坛》2006,12(5):164-165
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21世纪初互动关系增强,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存在着一些需要克服的问题;21世纪的未来几十年,中国将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组织的互动关系,在国际组织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中国外交的必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中国开始步入城市公共关系时代。对于西部旅游重点城市的成都来说,如何针对目前存在的具体问题和特点,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进行有机融合,发挥累加效应,有效地丰富成都"文化之都"的内涵意义,是目前需要积极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以网络经济为核心的信息产业将极有可能成为20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这对于未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将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加速发展网络经济,是21世纪中国重大的发展战略,是十分重要和紧迫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企业如何在世界的复杂大舞台上参与竞争?如何在21世纪占领发展的制高点?这一切都需要依靠管理,依靠管理创新,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来完成这一伟大的使命.  相似文献   

17.
当我们跨入21世纪的时候,如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机制,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本文对此略述管见.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对人类来说,是一个富于挑战的世纪,人们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成人教育工作者如何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办好面向新世纪的成人高等教育是我们应该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世界正将迈入21世纪,中韩两国各自都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和计划,世界形势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面向21世纪进一步发展中韩关系也遇到了需要共同解决的新课题。本文就两国关系的发展遇到哪些新情况,如何进一步发展两国关系,进行了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焦点是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质量或教育者的综合素质的竞争。我国教育改革正不断地向纵深发展,研究21世纪的教育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如何研究,则是教育科学方法论的问题。因而探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并自觉加以运用,对于促进我国教育学术研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推动教育科学的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