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比较,从城市创新竞争力角度对20个城市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成都排在20个城市前列,总体上,成都是目前创新发展氛围最好的城市之一,这样良好的创新发展氛围显然非常有利于推动新经济的发展,激发城市动力,成都在专利授权量和发明专利授权量方面都有明显优势。在未来的城市创新发展中,提高成都城市创新发展竞争力,必须要把创新发展产业列为成都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加以优先发展,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推动成都创新发展走向全球,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城市。  相似文献   

2.
城市综合体的发展,对成都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级,建设开放型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成都的城市综合体开发建设较快,但是也存在急需完善的地方,应借鉴国内先进城市经验,加快推进发展城市综合体,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世界旅游目的地"是一种城市定位,入境旅游是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和国际知名度的重要指标,也反映了城市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近年来,成都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旅游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为了提升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按照四川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以成都为中心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要求,成都提出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发展目标。本文在探析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内涵特征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成都发展入境旅游的有利条件和瓶颈制约,提出成都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的路径选择,要从理念转变、品牌打造、产业转型、市场开拓、环境优化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世界城市在社会发展方面具有国际领先地位,伦敦、纽约、东京等典型世界城市均具有开放包容、机会平等、重视民生等特征。成都要在2050年迈入可持续的世界城市行列,就必须在社会发展领域也要向典型世界城市看齐。据此,分析成都人口"第四城"、中产方兴及社会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不足的现状,并预测未来30年成都的社会发展趋势,建议优化人口结构,积极应对超老龄化,营造包容共存的社会发展环境,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不断提高社会公共服务的供需匹配度等,全面推动成都迈入可持续的世界城市行列。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中国城市2018年统计年鉴数据,选取包括成都在内的五个新一线城市进行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比较分析,以助力成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实证研究表明,成都综合实力突出,但与武汉、杭州、西安、东莞等城市相比,在有些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基于此,提出提升成都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建设学习型城市是 2 1世纪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学习能有效地提高城市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成都要建设学习型城市 ,必须更新观念 ,树立学习新理念 ;通过基层各种类型的学习型组织和学习载体 ,建立有效的学习保障机制 ,为成都打造新的知识平台。  相似文献   

7.
水是文明之母,滔滔岷江孕育了成都这一千年古都和她悠久灿烂的城市文明。成都以她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成为世界闻名的国际化大都市。水文化是成都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形态的水文化千姿百态,制度形态的水文化层出不穷,精神形态的水文化精彩纷呈。成都悠远博大的优秀水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当代成都人应当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开拓创新,营造亲水环境,丰富绿色文化;完善管理制度,丰富法治文化;培育文化素养,丰富大众文化,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提升城市的人文魅力和文化品质。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时代使城市形象传播面临全面转型。城市形象的传播已经脱离了以前走简单宣传的路子,开始占位城市发展战略对城市的资源进行优化和重组。中国城市运营也应进入新的时代,即城市IP时代。打造城市IP,整合城市建设运营中资源要素,为成都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提供巨大的传播力,是成都进行国际传播的良好契机。成都作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通过鲜明的成都IP带动成都国际形象的广泛传播,是城市国际形象传播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城市形象对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当前成都城市形象定位存在着定位模糊、缺乏专属性、缺乏完善性等弊病。成都要参与区域竞争,完成在国际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历史使命,亟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形象定位。为此,本文全方位分析了成都城市形象的优劣势,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成都国际化城市建设目标,按照科学的城市定位原则,提出了重新定位成都城市形象的思路及塑造策略。  相似文献   

10.
经济的全球化使城市发展日趋雷同,而文化则赋予城市独特的个性。全球化浪潮将国际大都市推至更加激烈竞争的境地,以文化与创新为驱动力的城市发展模式成为共同选择。在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增强"四中心、一枢纽"功能的新要求下,成都应将"文创中心"建设置于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加以认识与谋划,以文化与创新的组合释放经济社会发展潜能,推进有特色的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  相似文献   

11.
成都学就是以成都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在目前众多的以单体城市为研究对象的城市地方学中,成都学是一个广泛受人关注的学科。成都学具备构建学科的基础条件,在中华民族崛起的背景下,构建成都学是一种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表现。随着中国的崛起,成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而构建具有中国气派的、成都特色的"成都学",体现了成都人的改革开放意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构建"成都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 ,许多国外学者把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 2 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城市化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据世界银行统计 ,世界高收入国家城市化率已经达到 75 %左右 ,中等收入国家为 6 0 %左右 ,而我国目前还只有 36 %。城市化滞后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对于成都这样一个西部特大型中心城市来说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必须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同时 ,受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的制约 ,西部城市化只能走市场化的路子 ,经营城市势在必行。结合成都及我区城市建设中的一些实际 ,我认为当前经营城…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成都为例,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不同时期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回顾和梳理,总结出我国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变迁路径是:工作模式上,由文化"管理"向文化"治理"转变;供给模式上,由"单向输出"向"政府采购"转型;体系建设上,由重视文化活动开展向文化活动与文化设施建设、文化制度建设并行发展转变。  相似文献   

14.
智慧城市是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目前成都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成华区智慧城市建设在总体规划、提升“城市大脑”支撑能级、丰富应用场景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数据共享、应用场景、赋能产业发展和城市治理能力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因此,要通过完善顶层框架、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城市治理应用场景、数据资产化赋能“数字经济”发展等措施,推进城市智能化治理。  相似文献   

15.
<正>2012年10月10日,为期1天的"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社会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成都行政学院举行,来自法国、英国、美国、加拿大和中国国家行政学院、四川行政学院、省内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以及成都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各区(市)县行政学校常务副校长、成都行政学院领导和教研人员等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成都行政学院副院长、研究员邵昱主持,成都  相似文献   

16.
成都市要建设全国一流健康城市,就是为了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与健康需要和卫生健康资源不优质、不均衡之间的矛盾",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健康是一个城市的软实力,是新时代的新需求。要提高市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把成都建设成新时代全国一流的健康城市。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管理已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和领域。成都创建文明城市的失利,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城市管理没有形成常态长效的管理机制。乐山的城市定位是国际旅游城市,因而我们必须从成都创文的失利中反思乐山城市管理,正视现实,查找问题,加强对城市管理的宏观和微观管理,不断推进城市管理的民主化进程,有规划、有目标地常抓不懈,为建设“中国第一山”和最美丽的城市夯实环境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转型是城市发展道路及发展模式的重大变革。城市转型是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城市发展的大趋势,欧美国家率先进行了城市转型,中国等发展中的国家也随之开始城市转型。成都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副省级省会城市。改革开放以来,成都勇于走在改革开放的前列,取得了巨大成绩,成为副省级城市第二方阵的领头羊。世纪之交,成都也开始主动进行转型,而成华区则在城市转型之路上进行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对城区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世纪之交西部中心城市成都的崛起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都——中国西部正在崛起的中心大城市如何发展?文章从成都的发展历程入手,得出的结论是:适应形势发展,不断调整城市发展方针;重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相结合的整体发展;建设大成都城市圈,实现区域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化产业发展对城市品牌传播与塑造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文化产业能级提升,将加快推进城市品牌发展。作为超大城市,成都产业能级提升的经济环境、政策环境和发展空间环境日益改善,与城市品牌相关文化产业的规模影响力、集群竞争力和行业控制力得到显著提升,城市品牌的塑造与传播日益深入。但从全球和全国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来看,成都的产业优势不够明显,在区域内发展不充分。成都应优先选择符合文化战略重点突破方向、接近国际国内先进水平、能够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细分领域,打造美食、文创、文旅、会展、体育、音乐等产业集群,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显著规模集聚效应,进一步提升成都城市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和全球吸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