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心雕龙》作为文学批评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其里程碑的意义已是学界所公认.对《文心雕龙》中的《通变》作以下的剖析:通与变的内涵;《通变》定位的文风及其审美取向;对《通变》的反思.  相似文献   

2.
王小刚 《学理论》2009,(11):139-140
文学具有地域色彩,早在南朝梁时期,刘勰就在其思想巨著《文心雕龙》中反映出这样的思想来。《文心雕龙》称北方早出的《诗经》为“辞约而旨丰”,“事信而不诞”,是质朴的“训深稽古”之作;称南方后起的《楚辞》则为“瑰诡而慧巧”,“耀艳而深化”,并将此“奇文郁起”的原因归于“楚人之多才”,多少接触到地域与文学的关系。在当代文学创作中,陕西作家群的作品明显地表现出三秦文化的影响。本文将着重从陈忠实入手,以他的《白鹿原》为文本,简要探讨三秦对他的文学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王关春 《民主》2013,(12):58-60
近日,我读了由民进贵州省委会委员、贵州省诗人协会秘书长郭思思创作的《中国诗歌地理:郭思思儿童诗选》(以下简称《诗选》)。该书是贵州第一部关注留守儿童的诗集,并荣获了2013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CCBF)“金风车”最佳童书奖和贵州省文学专项奖。拜读后,我蓦然想到一个成语“妙不可言”。这并非溢美之词,而是《诗选》实至名归。我以为,其妙处至少体现在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毛广军  李蓉 《学理论》2012,(17):196-197
刘勰的《文心雕龙·知音》是研究文学鉴赏的理论专篇.在《知音》篇中,刘勰从“知实难逢”和“音实难知”两方面论述了“知音”之难,提出了文学鉴赏者应具备博观、六观、入情的素质,其文学鉴赏理论对当代文学批评具有重大意义,主要有二:一是鉴赏者必须加强自身修养且富有创作经验;二是批评家要学会用自已的声音说话.  相似文献   

5.
史小伟  段永升 《学理论》2015,(5):121-122
王渭清博士新著《张衡诗文研究》是学界专人专书研究的一部力作。其著作开阔的学术视野、文学本位的研究思路、灵活多样的研究方法、谨严务实的研究态度,展示了一位新型学者的学术素养,同时也提供给学人诸多的学术启示:开阔的学术视野和宽广的知识领域;文学本位的研究思路贯穿论著始终;图表与文字论述相结合,简明直观,说服力强;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客观务实的研究态度。  相似文献   

6.
“陈述百年,概括万事”的《三国演义》,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不仅文学成就卓然,而且是一座内蕴丰富的思想宝库。毛主席曾说过:“学谋略,读《三国》。”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角度看,《三国演义》同样能带来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7.
《中国政治思想通史》以编撰者数十年学术积累为基础,将刘泽华关于中国政治思想史主旨的王权主义定位与各时期政治思想主题有机结合,以高度凝练出的问题意识,引领各分卷的内容厘定、体例安排、方法选择和叙事风格,实现了对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编撰体例和叙事方式的全面创新。尽管还存在某些缺陷,但《中国政治思想通史》仍是中国政治思想史学科创建百年以来的典范之作。它不仅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有思想的思想史,还是一部饱含现实关怀、试图回应和解释诸多历史与现实问题的以政治思想史形式呈现的中国社会政治发展史。  相似文献   

8.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或文章学巨著,对它的研究已形成一门国际性的学问——龙学。 山东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冯春田副研究员所著、由明天出版社一九九○年十月出版的《〈文心雕龙〉语词通释》从语义描写的角度,对《文心雕龙》一书除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之外的所有词汇均进行语义上的分析描写,系统而详备。著者遍览先秦以来到南北朝时期的主要文献,分析求证,贯通古今,使这部“龙学”专著在“龙学”研究领  相似文献   

9.
梁子 《瞭望》1990,(Z1)
写一部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随笔,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国的学术思想,上下逾二千年,绵延不绝,蔚为大观。其中,以儒学的宏富,佛理的精深,道藏的庞大,治学者穷毕生的精力,亦未必能尽得要旨。至于说综理万端,融汇贯通,鞭辟入里,深入浅出,那又是另一种境界了。 初见这部《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我是抱了很高期望的。这本书的著者曹聚仁先生,是最后一位古文派大师章太炎先生的弟子,同时也是生活于  相似文献   

10.
《青年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 ,1 978年 1 2月创刊。本刊以客观描述中国青年发展历程、启迪思想、促进学术交流、发展中国青年社会学为宗旨 ;主张以规范的经验研究为基础 ,积淀学术思想 ,创新学术成果。 2 0余年来 ,《青年研究》倚重中国青年社会学研究会多年来形成的研究网络 ,不断制造机会和创造条件 ,为年轻的青年研究工作者提供宽阔的学术“平台” ,任其驰骋 ,培养了一大批新人 ,《青年研究》以严谨的学术风格和丰硕的学术成果为国内外同行所瞩目。《青年研究》为月刊 ,每月 2 5日出版 ,每期 8万字 ,国内外…  相似文献   

11.
宏图 《瞭望》1991,(32)
《耕堂读书记》,孙犁先生著于新时期。据《内容提要》,“所收四十篇作品,均是作者的匠心之作,体现了他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欣赏趣味。” 按,“深厚功底”云云,似与原著不符。孙先生在《读书记》中一再说明“我经书底子差,很多原文还读不懂”,《庄子》一书,“我不能探其深处,只能探其浅处”,章太炎先生的学术,“因为  相似文献   

12.
李春晓 《民主》2006,(2):40-41
马叙伦先生研究“六书”意义何在?在相关著书当中透露出作为爱国志士的他对当时学界研究状况的担忧,他认为研究意义在于让世人了解中国文字的真相。《马叙伦学术论文集》  相似文献   

13.
伽达默尔有关本文理解和解释中的“视域融合论”被学界广泛接受,有关文学作品视域融合下的阐释就成了学界的一个热点。在《长恨歌》研究中,主题及层次划分一直是热点问题。本文中,笔者试图用“视域融合”的观点,以新的视域来对白居易的诗歌《长恨歌》作出阐释。  相似文献   

14.
陈伟 《学理论》2009,(9):132-132
《庄子·逍遥游》:“是其言也,犹时女也。”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以下简称朱本)注:“是其两句:时,同‘是’。女,同‘汝’。这两句意思是说,上面所说的这些话,指的就是你啊!”考察古注,朱本的注释有误,“时女”中的“时”应是“待”的假借字,“女”是女子之义,“时女”应解释为“处女”。  相似文献   

15.
当草根与精英为学术是否走向低俗而展开舌战时,超级电视传媒已是盆盈钵满易中天、于丹之后,读《史记》的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成为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新捧的人物。尽管近期诸如“文化奶妈”之类的“封号”,让这个节目的编导们感到有些尴尬,但这并不妨碍一个个“百家讲坛”式明星的诞生。  相似文献   

16.
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来华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学界的相关研究也已蔚为大观,如何对其做更深入的研究,需要从问题和方法两个角度对其做总结和分析。在具体的方法论上需要既注重思想史和社会史相结合、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两美兼具,也需要处理好外史与内史的辩证关系问题,由“外史”的深入,进而助推“内史”的方法论转换,也意味着此领域的研究具有典型的跨学科特性。在器物文化、制度文化、思想文化层层的影响与递嬗变化中,这段历史具有思想史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老子思想与现代领导者──读《道德经》随记郭涤列宁有句名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备的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列宁选集》第2卷,第443页。)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它属于工人阶级,是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8.
贺楠 《求知》2012,(5):33-35
《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国务院确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第一个已经成文的产业规划。目前,工信部正在与地方政府就《规划》支持的具体品种进行商讨,《规划》修改完成后将于近期发布施行。本文根据《规划》解读会议透露出的主要信息,结合天津市的具体情况,就我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9.
湘绯 《瞭望》1993,(29)
钱钟书先生的名字早就如雷贯耳,孤陋寡闻的我,一直以为钱先生是一位训诂学专家。及至读了《围城》,才知道先生还是一位小说家、语言大师、幽默大家。自从看了《钱钟书研究采辑》(一),才对这位学贯中西的钱先生的为人治学,以及他在文学领域和学术上的成就,有了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对《管锥编》、《谈艺录》、《围城》等巨著有了较确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周思明 《民主》2012,(1):43-44
读王蒙近期推出的传记作品《一辈子的活法》,让人想起《红楼梦》的一句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读此书,全书以王蒙式的独特语言。痛快淋漓地讲述了作者77年来跌宕起伏的岁月故事。“历练是银。活法是金.遭遇是外在的.而活法全在自身的选择”,经典诙谐的表述,立体地展现了这位文学天才潮起潮落、几沉几浮、慷慨激昂的成长轨迹,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真性情、诚善意的智者、作家及其眼中的文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