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新常态背景下,高职德育目标价值取向应突出政治道德与基础道德教育并重,强调理性驾驭科技的伦理精神以及适应经济新常态的现代职业道德理念,这是指导德育实践的源泉所在。客观检视高职德育现状,主要存在重技轻人教育思维、高职德育高效课堂建设不足以及课(校)外德育阵地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为提升高职德育实效性,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工匠精神为核心的道德培育;立足高职学情,三维度打造高效德育课堂;再塑校园德育空间,注重校园德育环境培养和优化;全面延伸德育空间,拓展德育社会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德育特色鲜明:坚守主流价值观的德育阵地,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展现多元文化交融的德育内容,回归"理实一体"的德育方法,形成"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我国高职院校可以吸收借鉴这些有益成果,在德育中坚持价值主导性和多样性的统一,注重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体验的互补,完善精细管理和环境育人的制度。  相似文献   

3.
孔子主张将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之始终,尤其在"射"的教学过程中,成功地把德育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在"仁、智、勇"等方面协调发展。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课程思政"要求,文章通过剖析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分析孔子"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率先垂范"等教学思想精髓对当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意蕴,其坚持以课堂为主阵地的德育途径与方法,对拓宽当今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路径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企业是高职院校学生成长的重要社会环境.企业道德文化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对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综合道德素质具有战略性的实践意义.它是和谐德育体系的构建要素;是提高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推动力;是促使学生道德"知行合一"的催化剂;也是增强高职院校德育实效性的新途径.充分发挥企业道德文化的德育作用,必须加强企业道德文化建设、增强校企整体德育的意识,创设校企联动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在校生占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未来的生力军。高职院校在实践育人中存在着重技能培养轻德育的状况。实践育人的各环节都是高职德育的主阵地。高职院校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为主要德育内容,探索课堂实践教学、第二课堂、社会实践、顶岗实习等实践育人环节"四位一体"的德育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了高职院校"人文素质大讲堂"的特色和德育功能,认为构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大讲堂"德育功能的主要思路有: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构建大讲堂德育功能的价值体系;探索学校统筹管理策略,构建大讲堂德育功能的组织体系;推进文化品牌建设,构建大讲堂德育功能的活动体系;树立全员德育观念,构建大讲堂德育功能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在学校。"学校教育之主战场在课堂。任何学科的课堂教学,都必须而且能够实现德育与智育的统一。一、专业教学中的德育专业课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用较少的精力,顺利获得人类千百年积累而成的科学知识和技能。那么,在不影响上述智育目标的同时,专业课教学还存不存在德育目标?怎样看待专业课中的德育教学呢?(一)专业教学必须坚持德育首位。教书和育人,是人民教师的两大职责。教书是做"经师",完成智育任务;育人是做"人师",完成德育任务。古今教育家无不德智  相似文献   

8.
"灌输原则"与"无灌输"的德育理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问题。现实中思想观念和思想斗争的复杂性,以及青年的思想特点决定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坚持"灌输原则"的必要性;而教学活动本身的需要,以及教师职业伦理道德的要求决定了借鉴"无灌输"的德育理念的必要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坚持"灌输原则",具体体现为要坚持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原则的引导教育,而借鉴"无灌输"的德育理念则体现为在指导思想上要批判地借鉴西方德育的相关理论和论述,在教育实践上要创造性地运用"无灌输"的德育方法。  相似文献   

9.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具有职业教育特殊性。在深刻把握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内涵、背景和理念,深入摸清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现实校情、教情和学情基础之上,为切实促进高职"课程思政"顺利推行,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坚持顶层设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改革;二是积极转变教(办)学理念,不断提升教师德育引领和价值教育能力;三是深化课程建设,营造全学科德育渗透结构和氛围;四是注重学情调研,提高教学精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德育体系是一个囊括众多影响因子的复杂生态系统,各个因子环环相扣、相互联系、互施影响。构建新时代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体系是新时代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题中应有之义。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要秉持"立德树人"的使命,坚持正确导向,创新德育管理协调机制和评价体系,切实推进"十育人"稳定前进。  相似文献   

11.
德育是个系统工程.学生道德养成,首先必须由学校主导德育的价值和方向;然后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中并发挥示范作用,促进学生品德生成;同时在整个德育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充分发挥校导、师范、生本等因素的辨证共生作用,形成合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  相似文献   

12.
"双基地实践"育人模式是增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手段。新形势下开展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必须在遵循校企共育、成果共享、德育渗透、统一安排、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等原则的基础上,在以下四方面下工夫:一要结合实际,确立德育工作目标;二要利用专业实践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德育基地;三要采用叠加教学方法加强德育教学工作;四要通过双导师制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五要本着知行合一的态度,对学生进行双考核、双答辩。  相似文献   

13.
魏明 《理论导报》2010,(4):51-52
以高职德育为参照构建整个高校德育的实效性:首先,在目标上确立以低线道德出发的应用式德育;其次,教师应以低姿态展开教学,促进师生互动的体验式教学;再次,要根据学生情况,从低起点展开教学。  相似文献   

14.
在高职教育由传统的学院式教育模式向政府主导下的就业导向模式转变过程中,必须对高职教育的德育观念、德育模式以及德育体系等进行重构.在就业导向语境中,通过坚持科学定位、创新高职德育理念;探索有效途径、提高高职德育实效;构筑完善体系、形成高职德育合力,系统构建高职德育体系,进而提高职德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鉴于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面临的特殊性,加强和改善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必须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坚持五项原则,实施五个育人,构建五大机制。一、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德育工作要坚持五项原则1.坚持方向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紧扣时代脉博,用身边的典型、行业的模范事迹,激励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文明礼仪教育、遵纪守法教育为重点,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学生的公民责任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  相似文献   

16.
“90后”高职学生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及新的特点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高职院校应以理论课教学改革为基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坚持以人为本,做好服务保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以队伍建设为保障,建设学习型、研究型的思政工作队伍;以对学生德育评价机制为着力点,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以网络建设为载体,加强信息化管理,巩固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相似文献   

17.
服务学习是一种让学生在社区服务实践活动中学习的"主观-客观-主观"的经验型学习模式,而非课堂内"主观-主观"的传输式学习模式。高职学生凭借其广受社区群众欢迎的"实用而专业"的高技能本领,开展服务学习锻炼技能的同时,能收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塑造相应品格的德育实效。其德育过程包括价值观的心理认同、行动体验和品格养成。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在校生占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未来的生力军。高职院校在实践育人中存在着重技能培养轻德育的状况。实践育人的各环节都是高职德育的主阵地。高职院校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为主要德育内容,探索课堂实践教学、第二课堂、社会实践、顶岗实习等实践育人环节“四位一体”的德育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把培育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作为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职业发展后劲以及永葆高职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思想政治保证。在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践中,以促进正确的职业认知为前提,以培育深厚的职业情感为基础,以培养进取的职业精神为依托,以养成勇于担当的职业责任感为保障,以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为动力,逐渐养成学生"立业为国,执业为公,恪尽职守,服务为人"的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适时构建高职院校生态德育,对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生态德育是相对"人际德育"而言的,高职院校要确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构建生态型人际新关系、培育个体生态人格的生态德育立体目标;要努力探索体验式生态德育、内省式生态德育等生态德育方法,科学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子体系,形成高职院校生态德育全新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