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联邦政府在全球气候变化应对努力中的不作为,在一定程度上对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努力产生了消极影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州和市为代表的美国地方政府正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积极参与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努力。由于地方政府并不具备宪法授予的外交权力,美国地方政府参与全球气候外交带来了理论挑战。事实上,美国地方政府在全球气候外交中的参与,是一种有益补充,这使得美国联邦政府可以在不参与或不认真参与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努力的同时,及时、有效地掌握甚至引领该进程的相关理念、技术和机制发展。换句话说,相较于对美国联邦政府的缺位而言,美国地方政府对全球气候外交的参与是一种"补位"。  相似文献   

2.
巴厘路线图出台后,全球气候变化谈判格局酝酿着深刻变化。进程将尽的哥本哈根谈判也面临大国关系复杂交错的分化与组合。其间中美经由碳外交建立起来的双边协调和互动关系,促使美国试图争取掌握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格局的主动权,亦促使中国试图继续赢得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均势。我们必须对中美共治的幻象有清醒的认识,警惕美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绑架中国。全球气候变化谈判格局不可能适用中美共治的模式,而会通过大国之间的合作,促进多边协调的框架机制完善发展。  相似文献   

3.
傅聪 《欧洲研究》2012,(1):65-80,2
气候变化是当今最为重要的全球公共问题。欧盟在全球应对行动中是最具影响力的行为体之一。欧盟的气候决策模式决定了其气候外交行动的方式,并对全球气候行动进程具有重大影响。探讨欧盟气候行动的深层动因,有助于理解欧盟气候政策的机理和对外行动的逻辑。本文将从外交政策的视角研究欧盟的气候决策模式,从动机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解读促使欧盟致力于领导国际气候谈判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4.
提供气候援助以支持发展中国家实现气候治理能力的提升,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发达国家缔约方的法律义务。随着气候变化议题地位的不断上升,气候援助也成为诸多发达国家对外援助中的重要部分。一直以来,对外气候援助在德国对外援助中占有着较大比重,在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全球气候资金面临缺口的情况下,德国仍然保持甚至增加了其对气候援助的投入和承诺,是全球公认的积极的对外气候援助国。其对外援助行动表现出了援助意愿强、援助力度大、援助对象广、援助渠道多和援助专业化的特点。通过对德国援助行为的分析,可发现其援助动因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帮助受援国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二是提升德国在气候议题中的谈判能力和国际影响力;三是促进德国国内气候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其国际竞争力。可以预见,德国将会在这一领域延续其一贯积极的政策导向,引领全球发达国家的气候援助行动。  相似文献   

5.
法国在全球气候治理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是国际气候谈判的主要参与者。然而,早期法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呈现出气候外交战略适应性弱、依赖气候金融援助模式、国家气候政策摇摆性强等特征。以《巴黎协定》为分水岭,后巴黎时代法国气候政治在全球战略、区域外交模式、国内政策选择方面呈现诸多新变化,包括全球气候政治领导意愿上升、气候外交战略呈现多元趋势以及“共识政治”形塑气候政策偏好。  相似文献   

6.
行为体角色关系到行为体是否拥有权利、能力和机会去开展外交政策以及实施具有何种特点的外交政策。气候政策是欧盟在内部及外部发挥影响力的重要领域,欧盟作为国际气候谈判中的关键行为体,其行为体角色值得关注,欧盟在气候谈判过程中的表现差异也值得进行学理分析。本文在结构与聚焦的比较分析方法指导下,对欧盟在哥本哈根和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的表现进行对比,发现欧盟在两次气候变化大会中表现出不一致的行为体角色。欧盟内部气候治理、气候外交和谈判策略以及国际情景因素是影响欧盟行为体角色塑造和效果发挥的三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2010年底的坎昆会议见证了气候谈判的紧张程度,各国出于各自的利益考虑,艰难地达成了两项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推动气候谈判进程继续向前。京都议定书的第一阶段即将结束,未来的环境合作如何进行,仍旧是一个变数。作为气候环境领域的一个参与者,俄罗斯的作用不可低估。但是,俄罗斯的气候环境外交却显示出矛盾的特色,这不仅表现在签署京都议定书的立场上前后变化较大,而且表现在俄罗斯政府对温室气体减排的态度上。从京都时代和后京都时代的转型过程看,俄罗斯气候环境外交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断裂与延续",即断裂的立场和连续的利益战略,国内国际的分离与一致,单边与多边的断裂与全球领导的一致性。这些因素长期影响着俄罗斯气候环境外交的思维,并呈现出前行中困顿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正>全球气候变暖是世界各国面对的共同挑战,气候变化治理问题需要各国共同的努力。如何认识"气候变化"和全球气候谈判?2010年11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欧洲政治研究室主办的"气候变化与全球治理"研讨会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张海滨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陈迎研究员和欧洲研究所曹慧助理研究员,分别  相似文献   

9.
特朗普当政以来采取了一系列"去气候化"行动,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废除《清洁电力计划》,给全球气候治理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特朗普政府的做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和不满。作为长期积极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并发挥"领导"作用的欧盟进行了坚决回应,强调《巴黎协定》不容重新谈判。欧盟委员会和欧盟理事会专门就此发表声明,表示欧盟会继续全面落实其承诺并发挥领导作用,继续实施其减排措施以及在金融、能源、交通与工业等领域采取的气候政策。欧盟在美国退约背景下高调积极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其主要的战略考量仍然是立足于全球低碳转型潮流,试图确保欧盟在低碳经济时代的战略优势,主导和塑造全球气候治理的巴黎进程,并积极回应欧洲民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高度关切,在欧洲复杂的内外安全形势下继续推动欧洲一体化向前发展。特朗普政府的行动无疑给全球气候治理带来了消极影响,但从欧盟的坚决回应及其行动来看,全球气候治理和低碳转型的趋势不会逆转。  相似文献   

10.
“公正转型”于2010年正式写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决定,但在气候谈判进程中关注度相对有限。202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7届缔约方大会正式授权建立“公正转型路径工作方案”新议题(1),标志着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对“公正转型”问题的关注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也为“公正转型”问题的磋商和开展合作行动提供了更高的平台。“公正转型路径工作方案”议题谈判呈现如下共识与挑战:一是建立“公正转型路径工作方案”新议题是全球通往碳中和进程中对各国转型需求的回应,也将促进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和全球低碳转型发展进程;二是虽然各方已就授权建立“公正转型路径工作方案”达成一致,但就工作方案的关键要素、工作方式、主要工作领域等问题存在不同理解;三是工作方案在与“应对措施论坛”议题合并、是否开展具体示范或国际合作行动、是否建立独立资金机制等问题上存在分歧。通过整理各方立场、分析新议题谈判趋势和挑战,为我国参与议题谈判和推进“公正转型”问题国际治理进程提供了启示:重视“公正转型”问题,积极参与推动新议题构建,发挥建设性作用,该议题也可以成为我国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引领全球环境治理进程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1.
12.
GILLE  ALBERT; F.GREVISSE   《African affairs》1950,49(195):151-157
The Belgian Centre d'Etudes des Probleémes Sociaux Indigènesis, so far as we know, unique in Africa, and one that deservesto be even more widely known than it is. The following abridgedaccount has been translated by Mary Hicks from pp. 5–11and pp. 78–85 of the C.E.P.S.I. Bulletin No. 10 (1949).M. Albert Gille is Provincial Commissioner, Coquilhatville,and M. F. Grévisse, Assistant District Commissioner,Elisabethville.  相似文献   

13.
赵刚 《当代亚太》2004,(10):19-23
冷战结束以后,美国战略研究界在对华关系上主要有遏制和合作两种观点.这两种观点在美国对华关系中都有所表现.九一一事件后,出于打击恐怖主义的共同需要,中美关系有所改善.但双边关系中的敏感问题仍然存在.未来的中美关系仍将曲折发展,合作与竞争、利益与分歧并存.  相似文献   

14.
15.
16.
E.S.L.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