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理想人格的建构,实质是在日常伦理生活中探索成人之道,是对个体存在价值和意义的深入追问。孟子对居仁由义的君子、浩然正气的大丈夫以及人伦之至的圣人形象的描绘,呈现了理想人格的基本样貌。理想人格是自由且独立人格的典范,也是道德人格的集中体现,内蕴感知是非的道德认知、推己及人的道德情感、坚毅不屈的道德意志、人皆尧舜的道德信念和达济天下的道德行为,是塑造青年人格形象的精神内核。新时代青年应在实践中涵育道德人格,以成就个体德性的道德自觉、成己达人的道德觉悟、担当大任的道德抱负,为社会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己力。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20,(7)
冯契的理想人格思想,即"平民化的自由人格"是对先秦以来中国传统哲学的"成人之道"以及近代培养新人理念的继承与超越。他批判性的吸取其精华,以他的自由理论思想为基础建立一套培养新人的学说——平民化的自由人格理论。这种理想人格既重视个人的自愿,又强调道德的自觉,既强调个性自由,又注重意识的明觉,使理论化为德性,反映了知、情、意的结合和真、善、美的统一。他的理想人格思想蕴含了丰富的辩证思维,具有鲜明的辩证统一性,具体可以归纳为人道原则与自然原则、自觉原则与自愿原则、个性解放与明觉意志三个方面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3.
庄子的理想人格是“圣人”、“至人”、“神人”和“真人”,但表述得最为完整的还是“真人”。他用浪漫和奇异的语言描述了“真人”的精神境界,带有超脱和神异的性质。他的理想人格所蕴含的批判精神、平等的自由观和崇尚自然的情怀,对后世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之理想人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正在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自觉地认识并追求和确立与之相应的社会理想人格是其一个重要课题。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之理想人格既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应 ,也与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生活基本范式相应。这是独立型人格的高级社会表现形式自立人格的中间态 ,谓自主性自立人格。  相似文献   

5.
查芳灵 《学理论》2009,(17):60-61
尼采关于理想人格的思想是其批判西方基督教世界观的重要一环。在批判基督教文化设置的“偶像”——上帝及其理想人格的基础上,解构了基督教的道德价值体系。以“强力意志”理论为本体论依据,建构起新型理想人格,“超人”是此理想人格的范型,即将强力意志充分发扬和实现了的人,是强力意志、新的价值观念和酒神——狄俄尼索斯精神的理想化和人格化。  相似文献   

6.
李润沛 《学理论》2009,(5):32-33
儒家文化把人格的形成看成是成为人的标志。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对中国人健康人格的形成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孔子一生倡导健康人格并身体力行之,其所倡行的健康人格包括:“爱人”。刚直不阿,应有志,不为人所屈,坚韧不拔地实践其理想追求,关注社会,热心救世,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等。孔子的这些思想.对塑造当代中国人的健康人格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理想人格是劳动人民的理想人格,是与“八荣”相应的“忠、敬、智、勤、友、信、良、俭”八种美德的综合体现,是文化底蕴和文化创新的结合,是民族传统和时代精神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潘星宇 《学理论》2013,(3):38-40
当今中国正走在社会现代化的道路上,而社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素质的现代化,这也是形成现代人格的前提条件。孔子提出的"君子人格"是先秦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民族性格和文化传承的基本人格,同时也符合现代价值观,对于现代人格的形成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别尔嘉耶夫在早期学说的理论探索中,注重吸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并在其基础上建构了"人格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格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进一步拓展,它的出发点是个性先于社会,它的批判指向是异化的社会,它的理论旨趣是人的自由与解放.  相似文献   

10.
张晔 《理论探索》2005,(3):30-31
儒家学说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儒家学说的人格理念一方面体现在“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中,即倡导通过个人心性修炼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宏伟志向;另一方面体现在重视人、关注现实人世、倡导积极“入世”、奋发进取的人格精神中。  相似文献   

11.
转型期我国行政人员的人格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芳 《行政论坛》2006,(4):34-36
行政人格是行政人员依据职业要求和角色规范,通过行政活动展示自身价值尊严的身心结构的总和。由于历史、经济、教育和制度等原因,转型期我国行政人格存在着“依附性”、“权力性”、“自我强迫”、“情绪化”和“悖德”等缺陷。行政人格建构必须把行政人员置于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中去考察,并对其内在构成要素和外在行为表现进行综合把握和全面考察,以实现行政人格由“经济人”—“道德人”—“公仆人”的逻辑演进。  相似文献   

12.
李小伟 《学理论》2010,(5):146-147
这是一个强调发展、立足变革的时代。社会高速运转,不确定·性和可选择性同时增强,在这种背景下,真正的职业教育应该是着眼明天、面向未来的教育。因此,如果离开了时代精神谈人格的建构是毫无意义的,人格建构的核心应该是时代精神的完美承载。本文为职业教育中的“人格”输入了一个关键词“现代人”,并就现代人人格的概念、基本特征和培养策略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理想人格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塑造相结合的产物。每个人都无法脱离其生存的制度环境,不能不受到社会环境和制度环境的塑造。制度环境决定人们道德人格的养成和类型。理想人格的塑造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道德教化;二是制度规范。相对于道德教化而言,制度规范具有优先性。制度规范是塑造理想人格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杨钦英  姚丹 《学理论》2009,(18):146-147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理想人格学说,将孔子倡导的仁智勇具体落实到他的“大丈夫”人格理论中,强化了理想人格现实的操作规范。孟子的“大丈夫”人格以人性善为理论基础,以仁智勇为精神内涵,呈现出强劲的阳刚之气,通过居仁由义,持志养气的培养途径得以实现。孟子的“大丈夫”理想人格显于当世影响延至当代。  相似文献   

15.
杜威 《学理论》2013,(21):28-29
在阐述公民人格内涵及市民社会背景下公民人格价值的基础上,试图寻求公民人格生成的指向与途径,通过公民人格的生成强化公民精神对公民共同体精神的培育,通过公民与市民社会内在机制的协调互动追寻市民社会中的自由与秩序,希冀以此推进市民社会的平等、民主、自由、人性、法治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早期儒家的“圣人”人格理论构想包合看两个基本层面,一个是理想的,具有终极性价值的“内圣外王”人格境界,另一个是现实的、具有实践价值的“时圣”人格境界。在早期儒家人格理论的历时性发展过程中,“圣”的人格境界存在看由“形而上”到“形而下”的思维转型态势,这种思维转型态势是与早期儒家对于“时”的认识深化过程存在看密切的联系。通过以“时”援“圣”,以及将非主体性范畴——“时”的主体化努力,早期儒家在现实价值实践中也完成了从汲汲于“内圣外王”人格境界向“时圣”人格境界诉求的转型。  相似文献   

17.
传统与现代:人格理想测量冯波,肖明人格是价值观念的一种,它反映的是处于一定社会形态中的人们对于人的素质的基本价值取向。人格这个名词是在近代才开始流行的,在中国古代只有“人品”这个名词。现在一般所谓人格理想或理想人格,是指能够表现某种学说、团体以至社会...  相似文献   

18.
孔子是中国古代理想人格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理想人格学说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博大的胸怀.以孔子的理想人格为研究对象,从孔子理想人格具备的基本品质、其成为可能的内在根据以及理想人格的修养工夫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9.
周敦颐作为我国北宋著名的思想家、理学家和哲学家,他的理想人格思想有极其丰富的内涵。他对理想人格的塑造与建构,是对中国以往哲学的继承与超越。他的理想人格思想中:基本要求是"无欲";核心思想是"诚";可贵之处是"独立";完善过程是"修养";终极状态是"和谐"。周敦颐的理想人格思想对于当代中国如何塑造理性人格有着极其重要的启示意义。当代中国大力提倡的大公无私、诚实守信、人格独立、修身养性、身心和谐,无不与周敦颐的理想人格思想相对应。  相似文献   

20.
我国正处于一个紧张繁复的社会转型期。人们长久以来依赖的价值规范已经动摇,原来的角色期待也不再普遍有效,而崭新完备的新价值体系也没有在社会各个阶层中完全确立起来。重新审视中国儒家理想人格设计的精神生命和内在价值,积极探寻并改造其中的某些元素,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