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司法会计技术与经济犯罪案件侦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务会计资料是经济活动的直接体现,与经济犯罪活动存在着重要的关联性。司法会计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已成为查办经济犯罪案件的专门手段,在揭露和证实经济犯罪,以及依法追缴赃款赃物等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2.
司法会计检查是司法机关侦破案件的重要侦查取证措施和技术手段,对于经济犯罪案件,司法会计检查往往是侦办此类案件的关键。在司法实践中,侦查人员面对案件涉及具体的财务会计资料必须运用恰当的司法会计检查方法。因此,探讨司法会计检查技术方法对侦破经济犯罪案件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职务型经济犯罪在会计资料中呈现出以下轨迹特征:职务活动的阶段性特征与会计资料轨迹的关联性;职务活动的业务特征决定了会计资料轨迹的范围;会计资料反映案件资金运动的规律性特征突出;职务经济犯罪活动在会计资料中的隐匿程度深.因此,在侦查职务型经济犯罪时,勘查涉案单位财务会计资料要与嫌疑对象有关的会计资料相结合;利用外围延伸调查法,彻查涉案关联单位之间的经济交往;跟踪资金流向,查证相关业务或交易的真实性质;突出勘查重心,重点勘查经济犯罪高发部位和高风险业务领域;还要顺应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引入计算机勘查技术.  相似文献   

4.
职务犯罪案件大多属于智能型犯罪,犯罪行为人在作案前都有一定的反侦查思维准备.作案后则会利用虚假或更改财务会计资料来掩盖犯罪发生的事实,给侦查人员查办此类案件造成一定的困难。基于上述情况,本文通过对会计资料勘验在职务犯罪中的应用进行重点研究,探索公安机关在办理职务犯罪案件中利用会计资料勘验进行侦查的具体方法,为公安机关办理此种案件提供一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骗取出口退税是当前最突出的经济犯罪之一,它主要采取假出口,虚报出口,免税产品出口退税,卷烟虚假出口免税等作案形式。由于这类案件涉案单位广,虚假凭证多,内外勾结作案突出,多种罪行交织故侦查时应加强情报工作,广辟线索来源,及时扣押物证,控制涉案人员,集中内审外查,广泛收集证据;坚持协同作战,组织专项斗争。  相似文献   

6.
涉众型经济犯罪是指发生在经济运行领域里,以高额回报等虚假信息为诱饵,以众多不特定公众为侵害对象,非法牟取巨额钱财,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并危及社会稳定,依照《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涉众型经济犯罪涉及面广、潜伏期长、涉案金额大,在治理上需多措并举,完善经济行政法规,抓住重点环节查处重点案件,进一步完善善后处理机制,做好广大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经济犯罪案件所涉及的会计资料与经济犯罪案件侦查的内在联系使得会计资料勘验能够从主体、行为、结果、时间、地点、手段、方法等多个方面全面客观地反映经济犯罪事实的全过程。经侦民警可以根据案件提供的线索从款、物和单位三方面灵活运用会计资料勘验。具体运用在侦查实战中。会计资料勘验与初查的关系以及会计资料勘验实施的范围和时机的把握又是会计资料勘验的难点和必须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提高会计资料勘验运用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不少经济犯罪都同财务会计做假帐联系在一起,由于财务会计的专业性、技术性、隐蔽性较强,常常是侦稽工作的难点.本文对常见的企业财务会计作假帐的手段和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正确运用司法会计的技术知识和技巧,捕捉假帐的疑点和线索的方法,以及获取利用财务会计做假帐进行犯罪证据的稽查侦查对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犯罪不断增加,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段、犯罪方式不断变化,经济侦查部门迫切需要总结和探索经济犯罪的规律、特点,为打击经济犯罪提供有力的支持,经济犯罪情报的搜集成为公安机关迫切而又紧迫的任务,但经济犯罪情报模糊性、复杂性、离散性、专业性、经济利益性的特点又影响着经济犯罪情报的搜集,迅速明确经济犯罪情报的体系与搜集内容,组建经济犯罪人员资料、经济犯罪案件资料、经济犯罪犯罪组织资料、经济犯罪犯罪线索等子系统,才能有的放矢通过各种公密手段及时、全面搞好经济犯罪的搜集.  相似文献   

10.
经济犯罪案件所涉及的会计资料与经济犯罪案件侦查的内在联系使得会计资料勘验能够从主体、行为、结果、时间、地点、手段、方法等多个方面全面客观地反映经济犯罪事实的全过程。经侦民警可以根据案件提供的线索从款、物和单位三方面灵活运用会计资料勘验。具体运用在侦查实战中,会计资料勘验与初查的关系以及会计资料勘验实施的范围和时机的把握又是会计资料勘验的难点和必须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提高会计资料勘验运用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刑法的金融犯罪构成要件存在缺陷,无法适应新形势下遏制金融犯罪的刑事政策的需要,应当根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我国金融犯罪刑罚结构重新设计:一方面应当严密金融犯罪的刑事法网,严格金融犯罪的刑事责任;另一方面基于对刑罚权可能被滥用的警惕,设计相应的刑罚排除机制,进行适度的限制与节制,以实现刑罚的宽缓。  相似文献   

12.
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中,应充分发挥包括刑法在内的法律制度的主导作用。金融犯罪件逐步递增,呈持续高发状,并有其自身特点。用刑法预防和打击危害金融安全犯罪虽然效果明显,刑法应该也只能是保护金融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在刑事政策、立法等方面对这项制度进行建构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痕迹物证是再现现场中需要挖掘信息的主要方面,只有充分挖掘痕迹物证才能越加接近事  实。痕迹物证遗留的位置是利用痕迹物证进行现场再现的重中之重,因为痕迹物证遗留的位置能够反  映出作案人的作案过程、行为特点、人身特点、职业特点。  相似文献   

14.
Financial repression causes two conflicting forces in the financial market: one is the constraining force that upgrades the behaviors violating the financial control to crime and the other one is the resistance force in which the microcosmic body of the market maximizes the profit and eliminate or remove the external financial repression. The collision of the two forces in the Internet financial market causes criminal risk with the feature that the state licensed “legitimate business” operated by business entities violates the criminal law and the business entities makes use of the Internet financial platform to commit crime. Under the practical background of financial repression and encouraging financial innovation, the state on the governing level should follow the path of handling Internet financial criminal risk that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take the behaviors of legitimate Internet financial business with risk out of the range of “crime” and tighten the crime circle of the Internet financial innovation.  相似文献   

15.
我国金融犯罪分类在理论上的争议主要是围绕对金融诈骗罪独立设节的必要性与合理性问题展开的,在明晰金融诈骗犯罪立法沿革背景下,基于对犯罪客体概念的重申和犯罪客体的犯罪化与犯罪分类机能的认知,我国金融诈骗犯罪独立设节虽然能突出国家对该类犯罪的重视,但是违背了我国以同类客体作为《刑法》分则章节设置的标准。从实然的法规范和应然的法体系视角来看,应将其纳入《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一节中;从应然的目的性视角来审视,未来《刑法》进行补正解释或将其纳入《财产犯罪》一章也许更具正当性与合理性,也是对我国国权主义刑法向民权主义刑法转变的有力回应。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对我国金融创新、金融环境的优化以及中小企业融资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风险,并对刑事法律的适用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互联网金融可能导致洗钱犯罪、信用卡诈骗、盗窃、诈骗、职务侵占等犯罪的加剧,也使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经营罪、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的适用范围面临调整。刑法应当充分尊重互联网金融存在的合理性,肯定金融创新。一方面,坚持刑法调整的补充性;另一方面,对于确因互联网金融而引发的金融犯罪行为,刑法介入应坚持及时性、准确性和适度性,从而发挥刑法对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屏障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高新技术浪潮与现代化金融服务手段结合下,金融犯罪活动也日趋猖獗.我国现行刑法明显无法跟上犯罪类型更新的步伐,而金融行政立法尤其是大量的法规规章中的附属刑事责任条款的法律效力又令人质疑,因此必须厘清上述条款性质,有针对性地将之与金融刑事立法衔接,才能真正起到金融犯罪的惩戒效果.  相似文献   

18.
“洗钱”既是一种犯罪行为,又是使犯罪规模升级和恶性膨胀的重要根源,危及国家金融安全和社会治安稳定。为有力打击和遏制“洗钱”犯罪,必须加深对“洗钱”犯罪问题的认识,在用足用好现行法律打击“洗钱”犯罪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加强“反洗钱”立法,构建我国“反洗钱”的情报网络和惩治机制。  相似文献   

19.
当前法规对如何认定与处置“套路贷”犯罪作了规范与要求,但对该类犯罪的衍生形态“套路借”犯罪的处罚却处于不明朗的状态,这在客观上会影响并制约对“套路贷”犯罪的打击效果。鉴于司法实践中存在问题,有必要对“套路贷”及其衍生犯罪的深层逻辑展开分析。利用逻辑具有结构性的特点,对“套路贷”犯罪的逻辑内涵、逻辑前提、逻辑构造进行深入研究,即对构成“套路贷”犯罪的结构要件与方式要件,以及确认此类犯罪的基础事实与特别事实,形式事实与内容事实展开分析。并由此发掘治理“套路贷”及其衍生犯罪的底层逻辑,即以行政规制为逻辑起点,以金融规制为重要环节,关注证据标准,明确违法与犯罪的区分,同时做好相关配套措施的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20.
我国金融犯罪刑事立法政策基本合理,主要表现为:犯罪圈扩大;合理的非犯罪化或从轻化;保持经济、行政法规的衔接与协调;入罪标准科学化。但也存在一定局限,主要表现为:刑罚处罚趋向加重;缺乏超前和预见性;部分罪名修改缺乏一体性考虑。建议在未来金融刑法立法上。谨慎保持扩大犯罪圈的趋势;改变立法的重刑结构;注重立法的科学性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