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原县是宁夏干旱带特征最明显的地区,干旱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危害较为严重。200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在海原县实施以种植紫花苜蓿为主的抗旱减灾项目,当年种植紫花苜蓿7.14万亩,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减灾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干旱地带减灾自救探索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马力 《中国减灾》2004,(9):14-15
海原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农业贫困大县。针对“十年九旱”的县情,县委、政府在立足于抗旱减灾,遵循自然规律和市场规律,大力发展抗旱避灾产业,把种草养畜确立为调整结构、改善生态、抗旱减灾、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总结探索出了一条抗旱减灾新路子。种草养畜优势明显一是种草养畜抗旱减灾优势明显,多年生牧草具有耐旱耐寒、改良土壤、防风固沙、治理水土流失等特点,并且适应性很强。紫花苜蓿播种期长,4-7月份任何时候有一次有效降雨,都能够种植,以草为主可以摆脱长期以来连续不断干旱的困扰。海原实践证明,干旱年份,旱地粮…  相似文献   

3.
自2000年以来,在民政部的大力扶持下,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通过实施防灾减灾工程项目,建立了以“种草养畜”为主导的生态减灾模式,这种模式有望为生态灾害频发的农业地区开创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了大力研究、总结这种模式的经验,有关部门和有关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调研、考察,并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4.
干旱、洪涝、台风、地震……除现代火山活动外,几乎所有自然灾害都在我国出现过。数千年来一直困扰着中华民族的各种灾害,近十年来又进入一个多发期。这十年,是中国经受巨灾磨砺的十年,是减灾救灾不断趋向高速高效发展的十年,是社会灾害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增强的十年,更是防灾减灾事业因势利导、趋利退害的十年。  相似文献   

5.
陈自力 《中国减灾》2010,(10):29-29
湖南省是一个洪涝、干旱、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的中部省份,防灾减灾形势十分严峻。近年来,湖南省加强了防灾减灾宣传工作力度,努力增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提升综合减灾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6.
2009年是河北省救灾减灾任务十分繁重的一年,也是充满考验和挑战的一年。部分地区先后遭受了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风雹和暴雪的袭击,灾害强度之大,受灾范围之广历史罕见。面对重大灾情,各级民政部门紧急动员,快速行动,有效保障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在新形势下,防灾减灾应该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7.
2009年10月以来,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降雨偏少,遭遇了近60年来不遇的特大干旱,农作物生长受到严重影响,其中潞江、芒宽、杨柳、蒲缥等乡镇受灾严重。为切实做好抗旱减灾工作,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不出问题,隆阳区民政局全力投入抗旱减灾。  相似文献   

8.
减灾动态     
减灾动态我国近期将制定《中国减灾规划》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决定,近期制定《中国减灾规划》和《中国减灾规划优先项目领域》(以下简称《规划》)。制定《规划》的各项筹备工作已经就绪。《规划》的制定,由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和国家计划委员会...  相似文献   

9.
<正>湖南省是一个洪涝、干旱、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的中部省份,防灾减灾形势十分严峻。近年来,湖南省加强了防灾减灾宣传工作力度,努力增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提升综合减灾能力和水平。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严密部署。湖南省各级党委政府对减灾宣传高度重视,坚持长抓不懈,提升防灾减灾水平。一是成立综合减灾协调机构。2007年上半年,湖南省政府组织召开了省减灾委员会成立大会,进  相似文献   

10.
《中国减灾》2004,(4):32
自2000年以来,在民政部的大力扶持下,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通过实施防灾减灾工程项目,建立了以"种草养畜"为主导的生态减灾模式,这种模式有望为生态灾害频发的农业地区开创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了大力研究、总结这种模式的经验,有关部门和有关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调研、考察,并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1.
宁夏“种草养畜”的减灾模式,对于研究干旱地区的减灾工作,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探索。我主要有以下几点看法:充分认识在我国干旱地区开展减灾工作的重要意义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发生地域广,造成的损失大。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三类灾害,即洪涝、干旱和地震。需要指出的是,干旱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一种灾害。干旱在给农作物带来损失,影响群众基本生活的同时,也造成生态系统的持续恶化,土地沙化和荒漠化问题更加突出,给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挑战。研究我国广大旱灾区的减灾和救灾问题,保障旱区人民…  相似文献   

12.
田恬 《中国减灾》2012,(3):28-31
素有“彩云之南”美称的云南省。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质、气候,自古灾害多发。干旱、泥石流、地震……一次次触目惊心的灾难撞击着云南百姓的心。 为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云南省整合多方力量,积极构建全面的防灾减灾战略体系,科学系统提升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十二五”期间,云南省将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措施,进一步推进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3.
一、2010年1月15日,民政部纪检组长曲淑辉赴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1号院,视察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卫星减灾应用中心新办公大楼基建工程。二、2010年1月26日,"环境减灾小卫星星座在减灾领域应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通过国防科工局验收评审。项目研究成果有效提高了环境减灾A、B卫星数据在减灾领域应用的业务化、规范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推动减灾科学技术的进展弗兰克·普雷斯(华盛顿卡内基学院)一次隆重的全球性减灾会议即将在国际减灾十年(IDNDR)过去一半的时刻召开。有关专家和政府领导人齐集日本横滨市举行这次会议十分合适,因为在促成举办“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制定减灾技术方案和公众政策...  相似文献   

15.
日趋强大的科技力量渗透于防灾减灾的各个领域,为人们在灾害面前赢得了更多的安全和自信。2012年年末,由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John Beddington领导的专家小组公布了题为“未来减灾之决策重点”的报告,呼吁各界采取行动充分利用科技成果减轻未来洪水、干旱及地震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徐娜 《中国减灾》2012,(6):8-11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防灾减灾工作形势依然严峻。2012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为进一步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5月10日,第三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举办此次论坛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国家综合防灾减灾发展战略,加强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交流防灾减灾领域最新科研成果,弘扬防灾减灾文化,为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事业的科学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7.
“5·12”汶川大地震,带给人们的,不仅是身心的重塑,还有对一些减灾救灾新技术新装备的期待。这些技术和装备可以有效地提高减灾救灾水平,从而保障人的安全。科技改变生活,科技也同样能够降低人在灾难中的损毁程度。三年中,我国的减灾技术装备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为减灾救灾事业交出了一份“高水准”的答卷。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推进全球的减灾活动,提高全民的减灾意识,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特别工作组秘书处在今年4月发布了2001年国际减灾日主题:抵御灾害,减轻易损性。该主题的目标是:通过实际的减灾行动,减轻地震、飓风、火山喷发、海啸、洪水、干旱及滑坡等自然灾害的易损性;此外,还要求加强科学技术在减轻灾害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谢卫国 《中国减灾》1998,8(1):39-42
湖南省农业灾害状况和减灾对策谢卫国(湖南省农业厅办公室)湖南是一个多灾的农业大省,深入研究有效的减灾措施,对于减轻灾害损失,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尽快跨入农业强省,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1湖南农业自然灾害状况湖南年年都会不同程度地并发干旱、洪涝、冰雹、山...  相似文献   

20.
正潍坊地处中国东部最大的断裂带——郯庐强震带和诸城—惠民中强地震带上,历史上曾多次发生破坏性地震。洪涝、干旱、台风、低温冷冻等自然灾害也时有发生,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很大威胁,全市防灾减灾救灾任务繁重。为有效提升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潍坊市积极探索社会化防灾减灾救灾新思路,认真开展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多项实践,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联动"的防灾减灾救灾新机制。一是推行救灾物资储备社会化,大力提升备灾水平。潍坊市于2008年开始组建救灾物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