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5月是防汛备灾的关键时期,全国各救灾物资储备库正在加紧完成各项救灾物资储备工作,以备不时之需。——《防汛备灾总动员》  相似文献   

2.
正江西省在备灾能力建设上不断探索,勇于创新,通过夯实备灾工作思想基础,强化备灾工作服务平台,推动备灾工作转型升级,在救灾预案制定、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和救灾装备保障上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3.
小明 《中国减灾》2006,(4):60-60
今年一季度,广西备灾中心(民政部救灾物资南宁储备库)结合职能,加强岗位练兵,积极推进安全生产工作,全面保障民政部救灾物资南宁储备库、广西备灾中心两级救灾物资的安全储备和高效调拨,为二季度广西及周边省份进入汛期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4.
正湖北省减灾备灾中心密切协同湖北省民政厅救灾处履行防灾减灾救灾职能。在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查灾核灾和倒房恢复重建验收、救灾物资储备库体系建设和物资保障等方面,湖北省减灾备灾中心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舒顶明 《中国减灾》2004,(11):49-49
建立和完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是一项调动社会力量和资源来服务于救灾工作的系统工程,在宏观上,国家应做出具体决策;在微观上,民政部门应制定具体政策。要建立健全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建立和规范备灾工作的行政职能。要建立和完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首要的是规范和明确备灾工作的职能,今年初国家建立了专司救灾物资储备工作的“备灾处”,并明确了行政职能。但在省以下就不一样了。从实际工作情况看,备灾工作的职能不明确,具体工作做起来就缺乏力度。应解决救灾物资品种单一问题。救灾物资的储备,是实施紧急救助、安置灾民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今后将加速构建救灾物资储备机制,在完成储备库建设的基础上,尽快制定物资储备规划,充实储备物资,丰富物资种类,进一步发挥好救灾储备制度的备灾功能。在灾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对灾民群众进行转移安置是救灾工作的重点,救灾物资储备机制的完备直接关系到灾害紧急救援能力的高低。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灾害发生的特点也各异,民政部要求各级政府出台抢险救灾应急预案,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建立行之有效的物资仓储中心,确保受灾群众在24小时内得到基本的生活救助,并将重大灾情在24小时内上报。目前,民政部已在全国设立了8个中央级救灾…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全体干部职工救灾、备灾应急能力,2012年4月13日,湖北省民政厅救灾处、备灾中心两个党支部用以会代训的形式,组织开展了学习民政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中央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办法》、《民政部救灾应急工作规程》培训会。  相似文献   

8.
王巍 《中国减灾》2012,(5):61-61
为了提高全体干部职工救灾、备灾应急能力,2012年4月13日,湖北省民政厅救灾处、备灾中心两个党支部用以会代训的形式,组织开展了学习民政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中央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办法》、《民政部救灾应急工作规程》培训会。  相似文献   

9.
《中国减灾》2014,(4):57-57
为强化市、县两级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储备功能,确保其正常运转,辽宁省财政自2013年起每年安排500万元,用于市、县两级救灾物资储备库购置设备和完善基础设施。2013年,补助了1个省级区域性、5个市级、15个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省级区域性、市级、县级储备库补助标准分别为50万元、30万元、20万元,截至2013年底,上述市、县两级21个储备库的设备购置和基础设施完善项目已经落实。2014年500万元的补助计划已制定,补助对象正在遴选、确定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2010年10月22日,扬州市救灾物资储备库正式启用,并被设为江苏省救灾物资中转仓库。扬州市救灾物资储备库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为地下单层库房,内设一个办公区、一个物资装卸区和三个物资储备库区,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全世界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一直饱受水患之苦。频繁发生的洪涝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而且,近年来洪涝灾害更有加重发展的趋势。1950至1980年,中国洪涝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平均每年为150-200亿元。20世纪80年代,七大流域的水灾面积和成灾率都比以往有所增加。1990年以来,全国年均洪涝灾害损失在1100亿元左右,约占同期全国GDP的2%。遇到发生流域性大洪水的年份,如1991年、1998年,该比例更是高达3%~4%。而美国和日本的洪涝损失占GDP的比例分别为0.03%和0.22%。也就是说,中国洪涝灾害损失占GDP的比例是日本的8~9倍,美国的60多倍!5月是防汛备灾的关键时期。目前,全国防总已经向全国各防汛单位全面部署了防汛任务;中央及地方各级气象部门以严谨的态度预测汛期气候状况,为减灾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七大流域的防汛部门根据国家防总的统一部署迅速行动、认真落实各项防汛备灾任务;全国各救灾物资储备库正在加紧完成各项救灾物资储备工作,以备不时之需。  相似文献   

12.
自2010年以来,重庆市长寿区积极开展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从1个区级中心储备库拓展到6个镇级储备室,基本形成了“一库六室”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探索出一条仓库储备与协议储备相结合的物资互补供给机制,提高了该区救灾物资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3.
徐娜  孙舟  杨洁 《中国减灾》2011,(7):F0003-F0003
5月22—27日,受亚洲备灾中心(ADPC)的邀请,民政部救灾司、国际合作司、国家减灾中心和北京市民政局救灾处一行8人赴泰国进行为期5天的学习考察。代表团成员分别考察了亚洲备灾中心、曼谷市灾害管理控制中心、泰国内务部防灾减灾司培训基地、水利灌溉部泰国泵站、泰国红十字会及紧急救灾物资储备库、联合国亚太经社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太区域中心和萨塔黑海军码头的泰国航母基地,并与上述单位相关人员进行了交流和座谈。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广西备灾中心(民政部救灾物资南宁储备库)会同武警广西总队、武警水电一总队第三支队、广西防汛抗旱物资储备中心,举行灾害应急救援和救灾工作交流座谈会,贯彻落实《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和《广西综合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建立和完善军地协同联动、救援力量调配、物资储运调配等应急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黑龙江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谋篇布局,破解难题,加快推进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在完成哈尔滨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和全省经济增速大幅放缓的形势下,省本级继续投入近1亿元专项资金建设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库10个,市、县新建扩建一批储备库,在建设投入上形成了逆势增长,救灾应急保障能力大幅提高。立足需要,解决"局怎么布"的问题"十二五"时期,黑龙江省在谋篇布局方面,着眼打造省级储备基地,在哈尔滨市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16.
<正>民政救灾物资储备库储存着棉衣被、折叠床、帐篷等各类生活物资,当自然灾害发生后,这些物资能满足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提高救灾物资储备库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助于提升应急保障能力,第一时间将物资运达灾区,并及时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中央救灾物资兰州储备库、中央救灾物资成都储备库、上海市救灾物资储备库运用现代化仓储管理技术,通过打造自动化立体仓库模式、采用先进仓库管理系统、构建智能化仓储管理业务流程体系,全面提高了救灾物资储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黑龙江省积极谋篇布局,破解难题,在全省经济增速大幅放缓的形势下,圆满完成中央救灾物资哈尔滨储备库建设任务,省本级又投入近1亿元专项资金建设10个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市县还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储备库,救灾应急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成效显著。立足需求解决"局怎么布"的问题"十二五"初期,黑龙江省颁布实施《黑龙江省综合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将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列为5大项目之首。在规划布局上,既立足应急救灾需要和国际合作需求,又围绕应急  相似文献   

18.
<正>民政部中央救灾物资成都储备库积极应用仓库管理信息系统、救灾应急指挥系统、远程视频会议系统、自动化办公系统、安防监控系统、车载GPS智能定位等现代信息化技术,创新了物资储备管理模式,全面提升了救灾物资的日常管理和调拨能力,圆满完成了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的物资保障任务,这也为各地救灾物资储备库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可参考的样本。民政部中央救灾物资成都储备库(以下称"成都库")矗立在美丽的成都国际航空港物  相似文献   

19.
我国救灾物资储备库现状及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环节,建立救灾物资储备库(以下简称储备库)进行救灾物资储备,以提升灾害应急反应和紧急救助能力,提高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的保障水平,是救灾工作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王东明 《中国减灾》2013,(10):46-47
备灾理念和实践在我国由来已久。古代备灾主要是积粮,如明朝时期,政府为督促积粮备灾不仅将地方官的考核、黜陟与预备仓积粮达标情况结合起来,还采取了纳粟入监、纳粮免考、纳米充吏等多种措施。在当代备灾制度中,救灾物资储备内容已经扩展为包括生活类、救生类、医用类和取暖御寒类等物品在内的多类物资。除救灾物资储备外,当代备灾制度还包括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制定和演练、灾情信息管理、救灾人力资源储备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