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志新 《政策瞭望》2014,(12):43-45
台湾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经验做法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台湾综合运用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实行全民动员,做到"四个坚持",走出了一条城市垃圾管理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路子。坚持强制分类和减量处理。台湾从以往重废弃物末端处理的方式,转变成源头减量与回收利用的方式。采取了"垃圾分类收集"、"垃圾不落地"、"定时定点接运"和"垃圾费随袋征收"等强制性措施。  相似文献   

2.
唐永红  刘坚 《两岸关系》2011,(3):47-48,4
各种经济指标与经济现象表明,2010年台湾经济明显强劲复苏。但与此同时,无论是民意调查结果还是与民众面对面的访谈结果,都显示多数台湾民众抱怨这是"无感复苏"。为什么多数台湾民众会没有感觉呢?  相似文献   

3.
正"家门口的道路打扫得干干净净,一点垃圾、杂草都没有,大家每天都能出来走走了。"家住临沂市罗庄区高都街道罗程路沿线的李女士高兴地说。自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的"双城"同创工作开展以来,高都街道人大工委高度重视,迅速召集住街道各级人大代表召开工作会议,就高都街道"双城"同创开展情况、特色亮点、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作了详细地说明与分析,要求各级人大代表切实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多  相似文献   

4.
辛旗 《两岸关系》2011,(5):11-13
回顾辛亥百年来中国民族主义的建构过程,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无论从地缘上、血缘上,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两岸都是基于中华民族这个基本认同的命运共同体。一旦民族认同出现偏差,台湾主体意识走向极端的政治化,变成"台独"意识,两岸关系的发展就会面临非常大的变数,会造成中国大陆民族主义偏激地对待台湾少数的偏差的认同,变成十三亿...  相似文献   

5.
黄小伟 《创造》2010,(8):115-115
据媒体报道,在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对内地旅游景点的高票价"开炮"。他认为大陆景点观光费用非常高,如所有的寺庙都收费,而台湾没有一个寺庙要收费。还有如黄山、张家界、九寨沟等自然景区,都是自然创造的景色,是中华儿女共同享有的,不应收取高达300元的门票。  相似文献   

6.
如今,甲客成了有车族的一个流行词。"甲"是指汽车外壳,"客"是对一类人的统称,甲客表示利用私家车车身赚取广告费的聪明车主们。郑州女孩赵晓婧堪称"甲客教母",她看到满大街的公交车身都涂上了广告,便突发奇想:那么多私家车干嘛闲等着呢?很快,这个财智女孩就为一辆辆私家车穿上了漂亮的"广告马甲",并让别人的车子为自己带来了财源。  相似文献   

7.
现在大陆同胞前往台湾的"自由行"(或称"个人游")已经开始了。但有不少大陆同胞对台湾南部心存疑虑,担心南部民众对大陆没有好感,去那里旅游可能受到"冷遇"、"敌意"或是"难堪"。还有一些人认为"台湾南部是‘台独’大本营,那里多是‘台独分子’"。如果真是这样,你还敢去吗?可是,在台湾流传这样的说法:"走出台北,才算真正进入台湾。"是的,想全面了解台湾,还得去南部走走、看看。  相似文献   

8.
漫话两岸关系沧桑莫力根(上接本刊95第6期)金门炮战后,国共双方虽仍隔海对峙,台湾也一直没有停止对大陆的侵犯骚扰,但规模和范围都很有限,大多局限在连以下单位的战斗."解放台湾","光复大陆",两岸各方的口号和决心虽然未变,但在军事部署上双方都转为以防...  相似文献   

9.
孙立极 《两岸关系》2013,(12):57-58
台湾有24座大型现代化垃圾焚化厂“焚化厂修建时,没有一座不被抗争的”……20年后,台湾对焚化厂不再谈之色变,相反,到焚化厂游泳、健身乃至喝咖啡,都不是新闻。  相似文献   

10.
黄宪华 《两岸关系》2011,(12):67-67
用诗话体的叙述方式和编年体的结构来写台湾通史,以前还没有过。捧读《台湾台湾》,让人感觉眼前一亮。首先,该书在结构上很有特点。台湾的历史有些特别,主要是明朝中后期以前,中国史书上有关台湾的记载不多,因此在台湾,史前界中许多人特别是持"台独"思想的史家学者认为,台湾的纪年历史是从明朝后期开始。  相似文献   

11.
距台湾"总统"大选还有一年多时间,但岛内的执政、在野两大党已开始为此布局预热。台湾是选举政治,每一年都是热闹纷呈的选举年。2009年有县市长、县市议员、乡镇长"三合一"选举,2010年是"五都"选举,  相似文献   

12.
聚焦港澳台     
《小康》2013,(2):24
台湾《中国时报》社会力是台湾最美好的资产过去十几年来,台湾最糟糕的一个灾难,就是政治上的"蓝绿恶斗"。然而,这么糟糕的事,却带来了社会力大幅成长的变化,当局管不了、做不到的事,大家只好卷起袖子来想办法自己管、自己做。短短的十几年间,虽然政治领域一团混乱,但竟相对提供了社会力兴起、非政府组织快速发展的机会,我们明确地看到了新的民间秩序在眼前有序发展。比如,台湾几个主要城市陆续有效推动了"垃圾不落地",市容清洁大幅改善,而且落实了垃圾减量与分类的环保行动。这些都不是靠监督、法律惩罚,而是建立在社会自尊自重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3.
2011年是台湾的选举年,岛内的"立法院"将进行改选,并为明年底的台湾"总统"大选造势,新一轮的台湾政权争夺战就要开始了。台湾政局的变化与两岸关系的发展从来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正>如果有人问我到台湾交换半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是"垃圾不落地"。记得2014年9月1日当天我们抵达桃园中坜后,在大街找不见垃圾桶而抱怨台湾的基础设施做得如此糟糕。后来才发现情况并非如此,没有垃圾桶反而代表着台湾环境保护的先进性。台湾各地的垃圾桶确实很少,不光是大街上,学校也  相似文献   

15.
程朔  蒋碧辉 《台声》2014,(11):96-97
初识林世懿与罗右,是在华侨大学台湾同学会筹办2013年中秋茶话会期间。听参与的学生说,那年的中秋茶话会,从资金筹措到场所器材、从节目排练到舞美设计,都是两位主持操办的,他俩几乎脚不沾地地忙碌了近半个月。那一年,这两个90后男孩都担任华大台湾同学会副会长。交流中,发现这两位副会长真是"兴趣相投"——帮助台湾同学,都十足厚道;组织校园活动,都热情满满;规划未来人生,都想在大陆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休闲广场     
分门别类的垃圾桶 在台湾街头,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多彩多姿、风格各异的垃圾桶。台湾推广垃圾分类,很多垃圾桶上都注明了“资源”或“非资源”的不同投入口,人们在丢垃圾时,要根据垃圾的不同种类分别投入。有的垃圾箱分得更细,而且还有许多活泼的标语。如上图的一组垃圾桶,由四个垃圾箱组成,上面分别写着:“我爱吃塑料”、“我爱吃纸”、“我爱吃金属”、“我爱  相似文献   

17.
从2002年我开始从事台湾报道、驻台采访至今,转眼快8年了。8年时间,从陌生到熟悉,台湾对我意味着什么——某天,我随口和儿子开玩笑:"你肚子胖得像阿扁了。"他立刻反驳:"可是我没有弹痕啊。"我愣了半晌,问"3·19"枪击案发生当时仅5岁的儿子:"你怎么知道阿扁肚子上有弹痕?"他笑道:"我就是知道。  相似文献   

18.
在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地口弃,丝毫不觉羞愧。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也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记者在台北最大的"垃圾堆"上喝了一杯别开生面的咖啡。是的,这个窗明几净的旋转餐厅,就建在北投垃圾焚化厂120多米高的大烟囱上。往下看,淡水河与基隆河蜿蜒流向天际,岸边多是高档住宅。"30年前,河上漂的都是垃圾,甚至还有死猫死狗,臭得要命,哪有人在旁边住?"台湾环境永续发展基金会董事长陈龙吉对记者说。从"瘟神"到抢手货游台的旅客都同意,干净是台湾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但他们可能想不  相似文献   

20.
吴亚明 《黄埔》2006,(2):53-54
台湾,街区多大陆地名特殊的历史发展过程,给台湾留下了特殊的印记,台湾的路名和地名也是如此。穿行在台北的大街小巷,如同穿行在大陆的某个地方。大陆人到台湾,总是感到非常亲切,无论是语言文字、饮食习惯,还是风土人情,几乎没有什么陌生和隔阂。而这其中,乡镇市街道的名称也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