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邓秀华 《求索》2011,(11):60-62
本文在对长沙和广州两市农民工开展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基础上,揭示了农民工利益表达渠道不畅、政治参与组织化平台缺失的现状,并从发挥党组织的政治领导作用、强化人大的保障和监督功能、重视政协的协商和议政功能、规范社团的组织和桥梁作用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实现农民工政治参与组织化目标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民工群体的壮大和新媒体的发展,农民工面对侵权行为不再听之任之,其利益表达的底层方式更加多元。以农民工"创意讨薪"为例,在合法与非法、无助与无奈之间,农民工既有以命相博的"跳楼、跳河、活埋、爬塔吊"等讨薪行动,又有悲情色彩浓郁的"子女替父母讨薪",还有吸引观众眼球带有行为艺术色彩之"裸体讨薪",更有颇具现代手段的"微博讨薪"和"召开新闻发布会式讨薪"。作为弱者的武器,农民工利益表达的底层方式背后有其一定的生成逻辑。正式制度虚置、公民意识觉醒和网络新媒介助推,构成了农民工利益诉求的表演化方式创意表达的隐藏文本。畅通农民工群体利益表达渠道,健全利益表达机制,有效地保障其制度范围内利益表达权的实现等路径,是解决农民工"创意讨薪"治本之道。  相似文献   

3.
刘月平 《前沿》2009,(6):113-116
弱势群体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完善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求。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是实现社会公正,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当前我国弱势群体利益表达存在利益表达意识缺乏、利益表达渠道不健全、利益表达方式不合理等诸多缺陷,弱势群体的利益难以得到很好的表达。对此,应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要求,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力度;拓宽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渠道,加强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提高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组织化程度,同时注重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知识精英的利益表达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兵 《群众》2014,(12):80-81
<正>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已成为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组织了解社情民意、创新群众工作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日益成为普通民众接受信息和利益表达的一个重要渠道。如何充分把握新媒体的规律和特点,利用新媒体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是各级党委政府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对此,南京市基层党组织积极探索运用新媒体创新联系群众的方式方法,初步形成了党群关系良性发展的局面。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5.
李建红  丁良南 《传承》2011,(24):24-25
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扎实做好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就必须畅通党群沟通的渠道,建立良好的群众意愿表达机制。然而,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高校的群众主体却不同程度地面临一些意愿表达的困境。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明确健全群众意愿表达机制的意义,分析高校群众意愿表达的困境及成因,积极探索高校基层党组织健全群众意愿表达机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秦馨 《传承》2011,(9):24-25
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扎实做好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就必须畅通党群沟通的渠道,建立良好的群众意愿表达机制。然而,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高校的群众主体却不同程度地面临一些意愿表达的困境。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明确健全群众意愿表达机制的意义,分析高校群众意愿表达的困境及成因,积极探索高校基层党组织健全群众意愿表达机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根据党章和《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主要包括:"上情下达","下情上达",规范和完善党员教育,加强作风建设,把握本单位的政治方向,与基层治理相结合提供公共服务等。当前基层党组织在发挥政治功能方面面临的主要障碍有:对党员权利重视和保障不足,"下情上达"的渠道缺失,基层党建挤占业务时间,党内民主不充分,部分基层党组织成为黑恶势力的保护伞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克服这些障碍:建立基层党组织同上级组织的新型民主关系,畅通上下级组织的沟通渠道,区分对不同类型基层党组织的任务和要求,党内法规增加保障党员权利的程序性规定。  相似文献   

8.
汪昊 《中国民政》2007,(2):37-38
作为城市社会的弱势群体,农民工的权益很容易遭受侵害,相当重要的原因在于,农民工群体缺乏稳定的利益表达渠道和途径,而根本原因则在于社会转型期的利益失衡。如何让孤立无助的农民工群体  相似文献   

9.
执政党发挥政党功能是现代社会化解社会矛盾和推进社会和谐的政治前提。当前我国社会出现的种种不和谐因素与政党功能缺失有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执政党开辟利益表达渠道,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平台上实现善治,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群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共青团在公民社会中的发展的视角,借鉴涂尔干的有机团结理论,在现实中分析青年群体的利益诉求渠道与共青团的利益表达功能中的问题,从畅通利益表达渠道、提升利益整合能力和再造利益表达功能等方面就构建新型的共青团利益表达机制进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的权利意识和利益表达意识逐渐增强。通过对江苏省新生代农民工展开调查,分析他们是否会将利益表达意识转化为利益表达行动,以及影响他们利益表达行动和利益表达行为方式选择的因素。结果显示,除性别、受教育程度、月薪、社会地位、社交圈微信等变量外,行业类型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表达行动的重要因素,而利益实现状况对利益表达方式的选择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农民工队伍将进一步壮大。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目前还存在组织化程度不高、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不畅等问题。当代中国农民工问题构成了我国国情的重要方面,是一个需要引起党、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我们要站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处理农民工问题,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作用,切实把农民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加快相关立法工作,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健全农民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推进农民工的职业化、市民化。  相似文献   

13.
曹茸  刘家益 《前沿》2013,(15):152-155
利益表达是社会成员向社会管理者表达自身合理利益要求的行为.在我国,大众媒介作为舆论喉舌,是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重要渠道,对社会各群体的利益表达具有当仁不让的社会责任.因此,大众媒介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以及弱势群体通过大众媒介对自身利益诉求的表达——即媒介表达,对于他们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矛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对中西部劳动力输出大省的典型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媒介表达调查显示,这一群体的媒介表达状况不容乐观,因此需要政府、大众传播媒介、新生代农民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建立有效的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以便让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14.
杨震 《人民论坛》2013,(11):67-69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边疆农民利益表达的愿望逐渐增强,但现状并不理想,主要表现为:农民利益表达的能力不强,意识不高:农民利益表达制度化渠道不畅,非制度化渠道激增等方面.需通过全面提高农民利益表达的意识和能力,健全农民利益诉求表达的法律体系等措施,保护边疆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边疆地区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5.
加强渠道建设是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重要基础,其内容主要包括观念建设、功能建设和制度建设,推进渠道建设应引起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采取典型引路,建立基层党组织激励、关怀、帮助机制,通过加强渠道建设密切基层党组织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16.
在对安徽省新生代农民工访谈和调研的基础上,探讨新生代农民工维权保障在政治认同中的作用。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分野,使新生代农民工在身份定位上、权益保障上、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上遭遇众多尴尬、困惑和迷茫。为此,应高度重视对新生代农民工维权的保障,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从法律制度建设和政府行政效率提升入手,不断创新维权保障路径,增强安徽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17.
社会管理创新离不开执政党的组织基础。面对社会管理创新这一重大任务,必须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基层党组织要通过转型,推进党建工作的社会化;要适应社会管理创新以人为本的要求,发挥好服务功能;要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和工作方式,服务社会,扩展党的社会基础;要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生代农民工对自己的地位、利益有明确的意识,并希望以自己的政治行为改变自己的处境.但作为边缘性社会群体,其利益表达缺乏制度化的渠道,反体制和反规则的游民政治意识潜生,出现了“街头起哄”、“围观宣泄”、“报复性抗争”等无序政治行为.为此,要创新社会管理,采取相应措施应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无序政治行为.  相似文献   

19.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管理中担负着核心领导作用.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纽带。为适应这一要求,基层党组织应把服务群众、协调利益、关怀社会、化解矛盾作为其功能转换的目标.并通过把党生存和发展的重心逐渐转移到社区.提高基层党组织社会工作能力.扩展基层党组织的社会参与.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的形式等途径尽快实现其功能转换。  相似文献   

20.
调适与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政治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基层堡垒,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关乎到中国社会的长治久安,关乎到党的生死存亡。在中国党建国家的政治逻辑下,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崇高的政治使命。从现实来看,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面临着农村社会发展的碎片化、农村党员群众的分散化、农村社会利益结构调整这样的内外部环境,这导致农村基层党组织生存空间的萎缩化、基层群众工作的复杂化和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弱化。应从强化组织意识、优化组织结构、建强组织队伍、完善制度保障等方面提升组织力,确保农村基层党组织基层堡垒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