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7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政府权力在转换过程中出现了新的特征。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西方社会治理理论就是对这种变化的回应。其主要理论是:重新定位政府角色;重视社会管理力量的多元化;倡导网络化管理。基本价值追求是实现政府与公民共治。  相似文献   
2.
基层政府公务员媒介素养提升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进芳 《人民论坛》2014,(11):39-41
目前,社会上地方群体性事件频发,各级政府与媒体的互动也成为舆论热点,其中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公务员的媒介素养问题日益受到公众的关注.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两种方法相结合,从媒介认知、媒介接触和媒介使用、利用水平等角度来分析基层政府公务人员媒介素养,为基层政府提高媒体应对水平和能力,维护政府公信力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关系到执政党的生死存亡.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贯穿执政党建设始终的重大问题.建国前后.毛泽东从领导革命战争到领导经济文化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中,对执政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执政经验.这是我们党执政理论的潭泉和根基,时当代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公共行政模式,正经历由单向管理模式向参与治理模式的创新转变:社会治理主体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社会治理的手段由平面化向网络化转变,社会治理的目的由工具化向价值化转变.在我国目前的行政生态下,构建这一模式,必须以政府职能的合理定位、社会公共治理机制的建立、基层社区的健全发展作为支撑条件.  相似文献   
5.
新型城镇化战略是党的社会发展价值观深刻转换的产物,是党的"以人为本"社会发展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价值观对新型城镇化发展提出了切实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益、建设包容性、和谐性城镇等要求。为了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以党的社会发展价值观为指导,最大限度地寻求社会价值共识: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凝聚价值共识;追求共同利益,夯实价值共识的基础;重视融合,寻求"重叠共识"。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一项重大战略。省直管县改革与乡村振兴间存在高度关联性,能够促使资源和收益向县域和农村集中倾斜,从而使更多的县域居民和农民受益。促进乡村振兴和省直管县改革之间的有效结合,既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未来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落脚点。为此,应确定省直管县改革为农村发展带来的托底功能,完善和深化相关改革。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促进县域城镇化发展。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重构市县良性竞合关系。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撤县设市、县改区、强镇扩权等工作。  相似文献   
7.
新民主主义社会构想是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最重要成果之一,它不仅对新中国的成立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以后的实践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选择和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构想是党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自己的社会价值观进行调整的结果。正确认识这一历程,对于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正确看待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创新—效果悖论"是省直管县体制创新实践中的突出困境。对这一改革缺乏广泛共识、各级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制度创新本身可能存在的冲突是导致这一困境产生的主要原因。要走出这一困境,必须提高认识,把省直管县体制创新置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高度;统筹兼顾,建立完善的利益协调机制;加快顶层制度设计,最大限度的实现制度之间的协调,消除制度冲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朱进芳 《世纪桥》2011,(3):25-27
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执政理论,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毛泽东作为根据地局部执政实践的开创者,创造性地提出和探索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论,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的源泉和根基,对当代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逆城市化"现象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城市功能自我优化、减轻空间压力的内在要求和必然冲动。这一现象折射了传统城市化发展道路的诸多弊端,借助"逆城市化"分解城市功能和分流城市人口的趋势发展村镇,在此基础上形成中心城市与中小城镇、乡村彼此之间产业呼应、优势互补、良性循环的"城乡一体"发展新格局,这正是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目标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