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大学生村官创业的长效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业是大学生村官帮助农村建设、带动农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大学生村官创业依然处在探索阶段,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必须从建立健全制度、注重培养过程、保障物质经费、优化社会环境四个方面着手,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村官创业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张琪  王红 《前沿》2013,(14):115-116
大学生“村官”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同时,自身也面临诸多的困境,大学生“村官”任期满后的职业发展成为现阶段最突出的难题,而探索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的机制将直接影响大学生“村官”队伍的建设和社会的稳定。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处于特殊和重地位的新疆,能否稳定大学生“村官”队伍不仅关系到西部地区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而且关系到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相似文献   

3.
八面来风     
《浙江人事》2009,(6):47-48
台州市黄岩区出台《关于引导和扶持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创业实践的实施意见(试行)》,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扶持措施,如:大学生“村官”创业贷款额度根据创业项目和经营规模确定,符合信用户条件可实行信用贷款,授信额度为10万元以内;黄岩区工商分局为大学生“村官”创业实践项目工商登记开辟绿色通道,免费提供创业培训服务;黄岩区本级首批落实100万元大学生“村官”创业实践专项资金,对大学生“村官”的创业贷款进行适当贴息,对创业实践项目择优进行补助和奖励;建立大学生“村官”创业网;设立创业直线电话等。  相似文献   

4.
作为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的应然主体,大学生村官是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者,是农村基层组织体系创新的推动者,是乡村社区规划与重建者,是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调处者。但在实践中,由于大学生村官自我定位偏差、融入农村较难、参与范围狭窄、实践经验缺乏、相关待遇偏低等,使它们不能很好地参与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实践。为此,需要乡镇干部、广大村民和大学生村官共同努力,以促进大学生村官更好地参与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加快实现农村和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村官"岗位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大学生"村官"创业应具有一定的公益属性。建构基于农村公益导向的大学生"村官"创业体系,需要党委政府、家庭社会和大学生"村官"本人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钟振  黄丹 《当代广西》2013,(4):35-36
全区推行YBG创业模式,拓宽大学生村官发展出路。YBC是“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的简称,是旨在通过动员社会各界为青年提供“一对一”导师辅导以及“无利息、无抵押、免贷款”的资金支持、帮助青年成功创业的公益项目。2012年5月29日,我区在百色市启动全国第一个大学生村官YBC创业扶持试点。随之,帮扶大学生村官创业的“百色模式”在全区推广,掀起了大学生村官创业并引领青年创业的热潮。中组部领导批示,广西采取多种措施建立健全聘任期满的大学生村官出路保障机制和建立职业推介制度的经验,可通过适当方式向各地介绍。  相似文献   

7.
目前大学生"村官"创业面临着创业资金缺乏、创业能力不足、社会支持缺失等诸多问题,而社会资本的缺失是其在农村创业受阻的关键原因。研究发现,大学生"村官"通过积极行动可以充分动用政策性支持、先赋性关系等社会资本,取得创业启动阶段所需的资源;在农村社区创业过程中所建立与扩展的熟人关系、取得的社区信任与声望等后致性社会资本,为创业项目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更高质量的社会资源。大学生"村官"的积极行动、社区的信任与支持、政府搭建的政策平台等,都是大学生"村官"创业计划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退出机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改善大学生村官队伍结构的内在要求,更是完善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迫切需要.考核制度不健全、退出政策不完善、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因素导致了大学生村官退出机制的不畅通.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丰富退出类型、拓宽退出渠道,建立健全保障制度有利于完善大学生村官的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9.
创新创业离不开教育的驱动,重视和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山东农业大学在多年的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探索实践了"三段式、四驱动"的有效模式,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三段式"即将创业教育过程分为创业通识教育、创业模拟实践和全真市场创业三个阶段;"四驱动"即专业驱动、项目驱动、平台驱动、机制驱动的创业教育工作体制。  相似文献   

10.
周西安 《人民论坛》2012,(35):152-153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实践价值。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的各项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其发展受到制度设计和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制约。可以采取加强政策制度设计与建设,积极引导大学生村官创业等措施,激发他们立足本乡本土创业富民的积极性,进而保证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村官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但在服务农村建设的同时,他们也面临聘期满后出路选择的诸多困境.因此,完善大学生村官退出机制就尤为重要.针对大学生村官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及退出机制不畅的原因,有必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解决:一是建立完善保障机制,激发队伍活力;二是逐步完善大学生村官选拔任用政策;三是优化创业环境,促使村官扎根基层;四是加大另行择业的引导力度;五是建立齐抓共管机制,畅通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12.
李浩然 《人民论坛》2013,(10):240-241
普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燕山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五步规划”,创新性提出了基于协同创新思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构想,创新规划了“学习、竞赛、研究、实践”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路径等措施,为构建高等教育普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管理体系提供了实践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陈晨 《传承》2011,(30):60-61,66
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拥有好的创业项目是大学生村官开启创业之路,并取得创业成功的关键。从寻找商机,挖掘创业项目;掌握科学方法,催生创业项目;开展可行性分析,甄别创业项目三个层次展开深入研究,探索构建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的机制,力求对大学生村官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提供有力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14.
江卫忠  山贤 《今日浙江》2008,(10):34-34
从2006年开始,湖州市南浔区率先在全市大批招聘大学生“村官”,目前,已公开选拔了153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完成“一村一社区一大学生”目标的63.5%。两年多来,创新管理,搭建平台,着力构建素质提升、科学管理、作用发挥、沟通互助四大机制,有效激发大学生“村官”创业创新的内在动力,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和社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究在TRIZ理论基础上构建适合高校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显得尤为重要。TRIZ意译为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是提升大学生创新方法的重要手段。TRIZ理论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是与教育改革、专业教育、教学实践等相融合的多元化、多维度的教育改革,有助于创新型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系统地运用TRIZ理论,能够帮助大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培养良好的创新思维,掌握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从而更好地创新创业。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在加快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加强和巩固农村的组织建设、培养和造就新一代的有志青年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大部分大学生"村官"专业不对口、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等问题.文章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将大学生"村官"计划提前到大学教育阶段实施的建议,并就大学教育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村官"培养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林梅  程毅 《前沿》2014,(3):121-124
根据课题组的调研结果来看,大学生村官职业稳定性不强、深人性不够,专业化程度不高、培训不足的问题仍然困扰着很多大学生村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能够为大学生村官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提高自身专业化技能,帮助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找到可以为之长期奋斗的事业,并填补农村基层建设所需专业人才的缺口。大学生村官职业化专业化的运行,需要对大学生村官选录、待遇、培养、考核、淘汰等方面机制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8.
一是深入调研,制定创业计划。根据大学生村官的自身特长,推举出群众认可的团队带头人,建立优势互补的创业团队。深入基层,联系农村龙头企业和种养殖基地,建立农村经济能人与大学生村官的帮扶关系,确定创业项目,并制定出详细的大学生村官创业计划。  相似文献   

19.
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实践平台,探索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融合培养模式。基于OBE理念,确认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意义、培养路径与评价体系,构建“课赛训导”融合培养模式,旨在解决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融合培养的现实困境,培养德技兼修的新时代建设者。  相似文献   

20.
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国家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当前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呈现出创业意愿和创业行为偏低、创业资金来源单一、个人成就型创业动机明显、创业能力发展不均衡、创业服务评价不高以及创业政策认知与政策供给错位等特点。针对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创业资源匮乏、创业政策体系不完善、教学与实践融合度不高、创业能力不足、创业环境不佳等问题,建议从破解资金供给瓶颈,构建多元化创业融资渠道;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出台专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健全教学与实践相融合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全面提升创业能力,克服"求稳怕变"的择业心态;以精准扶贫为契机,切实转变贫困家庭的就业观念等方面入手,加强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