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9 毫秒
1.
张波 《当代党员》2009,(5):50-51
森林重庆、畅通重庆、健康重庆、平安重庆、宜居重庆,这五大重庆是我市提升城市形象.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载体和抓手,为了及时报道五大重庆建设的进展,本刊特从本期开始将“和谐重庆”栏目更名为“五大重庆”,欢迎读者踊跃来稿。  相似文献   

2.
信用建设是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话题,本文以重庆城市发展为例.探讨城市诚信传统的传承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文章从重庆地理、重庆历史、重庆商贸三个方面论述了重庆诚信传统的形成与历史传承,并从商贸重庆、开放重庆、人文重庆、和谐重庆四个角度论述了传承诚信传统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当代党员》2006,(10):71-71
重庆行政问责制“问倒”89名官员;重庆着力打造鼓励金融业发展政策高地;重庆邮政体制改革破局;战胜百年大早重庆市委市政府感谢全市人民;重庆出台措施鼓励民营资本昂首挺进文化产业;重庆全市总动员:执政为民、服务发展;重庆企业开展百日立功竞赛活动;乡里互助 民政部首肯重庆“稻草模式”;为直辖10周年献礼重庆全面整治市容环境  相似文献   

4.
《红岩春秋》2014,(4):71
正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是以《重庆日报》为龙头,多媒体、多平台、多元化发展的大型综合性传媒集团,旗下拥有《重庆日报》、《重庆晚报》、《重庆晨报》、《重庆商报》、《重庆法制报》、《都市热报》、《今日重庆》、《红岩春秋》、《新女报》、《健康人报》、《渝州服务导报》、《三峡都市报》、《巴渝都市报》、《武陵都市报》和华龙网、大渝网、重庆日报网、重庆晨网、重庆晚报第一眼网等34家报刊网以及各媒体官方微博、微信、手机报、移动客户端等多家综合性发布平台。各报刊网和平台享有的版权内容均仅限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所属系列媒体上作  相似文献   

5.
与会专家认为:重庆实践让我们以崭新视角来看世界,重庆把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结合的模式令人鼓舞,重庆实践对亚洲国家有借鉴意义,重庆实践属”社会主义3.0版本”,可从政策、制度和政治三方面看重庆实践,重庆民生社会主义能重建意识形态,重庆实践是一种更具复制性的模式,重庆实践体现了发展成果为人民共字的执政观,重庆实践复兴了人民时国家基本制度的信念,重庆实践是中国乃至人类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6.
吴佳佳 《红岩春秋》2010,(1):F0002-F0002,F0003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重庆解放60周年,为纪念这一特殊时刻,2009年11月29日12月3日,由重庆警备区和中国将军书画院联合举办的“盛世和谐,爱我重庆”——共和国百名将军诗书画展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举行。本次诗书画展共分“百名将军书重庆”、“警备区官兵颂重庆”和“重庆画家绘重庆”三个部分,展出了包括开国将星方于翼、张翼、魏国运等106位将军手书在内的作品共242幅。  相似文献   

7.
《当代党员》2011,(12):F0003-F0003
沙坪坝西部新城位于重庆中梁山脉和缙云山脉之间,规划面积100余平方公里,主要由重庆大学城、西永微电子产业园、重庆西部现代物流园、重庆台资信息产业配套园和城市中心区等功能片区构成。  相似文献   

8.
翟红 《红岩春秋》2009,(3):69-71
乘改革东风,重庆商学院呼之欲出 重庆商学院是在重庆财贸学校的基础上筹建创办的。重庆财贸学校的前身是重庆市财贸干部学校、重庆市第一商业半工半读学校、重庆市第二商业半工半读学校、重庆市供销职业学校。  相似文献   

9.
我们切实感到,重庆市委市政府开展重庆人文精神研讨非常必要、非常重要。重庆是一个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人文底蕴丰厚。巴渝文化积淀深厚,三峡文化独具特色,抗战文化影响广泛,但如何在与时代结合、与城市精神融合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并大力弘扬,确实需要研究、讨论。重庆是一个崭新的直辖市,需要树立重庆人文精神、塑造重庆直辖市形象,进而促进重庆的新发展、新跨越。重庆人文精神大讨论,是找到了突破口、抓住了牛鼻子,是高瞻远瞩之举,是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是重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旋律,重庆文化必须在深化改革中扩大开放,这样才能增强重庆文化的核心竞争力。扩大重庆文化开放,要突出六大重点。  相似文献   

11.
7000万台、3000亿元、连续7年居全球第一、全球每3台笔记本电脑就有一台重庆造……作为传统工业老城,与沿海开放城市相比,曾经的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光芒显得有些黯淡。如今,重庆加速前进,笔记本电脑产业(以下简称"笔电产业")链、供应链已相对齐全。截至目前,重庆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达639家,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重庆工业增长"第一动力"。这般重庆速度,印证着笔电产业的活力与蜕变,蕴藏着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加速发展的密码。  相似文献   

12.
新知     
《当代党员》2012,(6):2-3
最近,曙光公司和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四方共同签署了“重庆超级计算中心”建设协议,将共同出资12亿元,建设“重庆超级计算中心”。项目于2015年建成后.将使重庆拥有全球重要的超级计算公共基础平台,成为在超级计算领域世界领先的城市。  相似文献   

13.
重庆是一个大城市和大农村现象并存的区域,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是重庆三大战略定位的核心和关键,是促进重庆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解决重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的根本手段和关键措施。以“314”总体部署作为“十二五”时期重庆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性纲领,在重庆城镇化进程现状判断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五”时期重庆推进城镇化的战略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的道路选择、面临的困难与对策。研究“十二五”时期重庆推进城镇化的发展战略,就是落实“314”总体部署并具体化到操作层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谭健 《当代党员》2012,(3):67-68
2009年8月4日,惠普(重庆)笔记本电脑出口制造基地、富士康(重庆)产业基地两个重大项目在重庆签约。  相似文献   

15.
《当代党员》2003,(4):16-16
一、初春时节,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重庆代表团参政议政表现活跃。会议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到重庆代表团参加讨论,听意见建议,提出对重庆的希望。他们指出,经过直辖几年的建设,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希望重庆在下一步的发展中发挥资源优势,壮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步伐,未来的重庆一定会大有希望。重庆广大干部群众一定要不断深化对西部大开发、设立重庆直辖市和三峡工程建设这三大历史机遇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抢抓机遇的能力,提高乘势而上、奋发有为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建议各级党组织,认真组织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中央领导人对重庆工作的指示,学习重庆代表团的相关发言和建议,积极将全国“两会”精神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6.
重庆是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为军工配套的化工企业是三线建设的重要行业之一。三线建设中建成投产的化工企业对重庆化学工业的发展与布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内迁的橡胶、塑料、油漆、制药等化工企业使重庆化学工业的门类进一步齐全,并增强了重庆化学工业的实力。遵循"靠山、分散、隐蔽"的国家宏观布局方针,三线建设中的重庆化工企业,整体上沿江分散分布与小区间内集中分布相结合,初步形成重庆化学工业的分布格局,即:市区沿江地带的多品种综合性化工区和长寿——洛碛化工区。三线建设中的这批化学工业不仅完善了重庆化学工业的布局,而且为此后重庆化学工业沿长江不断拓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吴起 《当代贵州》2016,(41):42-43
正正安县与重庆山水相连、人文相近,处于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的辐射带动范围,具备搭上重庆经济快速发展快车的有利条件。今年4月,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孙志刚在遵义北部调研座谈会上强调:"北部要依托重庆优势,深挖重庆资源,挤占重庆市场,搭上重庆快车。"正安县与重庆山水相连、人文相近,处于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的辐射带动范围。正安如何立足本省、抢抓机遇,搭上重庆经济快速发展的快车,实现借力发展、快速发展?优势突出搭上快车条件有利独特的区位优势。正安处于黔渝之间的交汇地带,是川渝南下和贵州北上的要塞,是黔渝经济合作的重  相似文献   

18.
资讯     
《红岩春秋》2021,(4):4-7
正中共重庆地委旧址、中法学校旧址重新布展开放3月,"重庆中法学校——中共重庆支部史实陈列展览"开工。4月底前,中共重庆地委旧址的展陈也会全面升级。中共重庆支部于1926年1月在中法学校成立。2月底,中共重庆地委成立,重庆成为四川革命运动的中心。  相似文献   

19.
重庆人文精神是千百年来重庆人民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中生产生活所形成的文化特质和价值观念,它体现了人们对生产对象、生产方式以及社会交往的态度;同时,重庆人文精神又与重庆人民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发展阶段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相一致,体现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联系。因此,重庆人文精神既是历史人文的概括,也是现实发展的要求,是3200万重庆人民的精神面貌的总体特征的显示。我认为可以用“淳朴重义,勤劳奋勇;诚信互助,豁达时尚”来对重庆人文精神作初步的概括。  相似文献   

20.
黄佳渝 《当代党员》2008,(12):53-55
在经济学家眼里,重庆很“大”,也很“小”、“大”是指重庆面积大、人口多、管辖区县多;“小”是指重庆的行政成本在全国31个备区市中最低重庆的在职财政供养人数与总人数之比为1:55,按全国1:40平均水平计算,重庆每年可少支出人头经费约100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