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统一战线成员”与“统战工作对象”这两个概念的外延不同,它们不是同一关系的概念。统战工作对象是一部分需要特别“给以物质利益”和“给以政治教育”的统一战线成员。做好统战对象的工作是统战部门的职责,调动所有统一战线成员的积极性是全党的共同任务。  相似文献   

2.
是“知识经济”还是“创造经济”?张元利“知识经济”是人们谈论越来越多的话题,然而世界经济是否真的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到底是“知识经济”,还是“创造经济”?本文从另一个角度对“知识经济”的提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考。一、“知识经济”的由来“知识经济”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作为“世界文学”重要范式之一的“国际题材”文学具有特定的地域和文化含义。这种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国际题材”文学之所以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国际题材”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及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十五”时期前两年 ,中国经济将因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而受到影响 ,2 0 0 3- 2 0 0 4年将转为上升态势。“十五”工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必须遵从经济周期波动规律和适度增长规律 ,准确地把握经济发展态势和经济周期波动脉搏 ,进而科学地确定“十五”工业发展战略。本报告预测了“十五”时期各主要工业行业的不同走势 ,并测算了“十五”经济增长以及工业产业、产品各年增长率。  相似文献   

5.
“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成长规律与上海发展”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8月25日至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和上海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联合举办了“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成长规律与上海发展”研讨会。与会期间,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  相似文献   

6.
1992年10月,我院世界经济教研室举行“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与美国对外政策”学术讨论会,来自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新华社、外交部美大司以及我院的40多位专家、学者会聚一堂,就当前的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国际矛盾的演变以及美国的对外政  相似文献   

7.
穷国、富国和中国:新“三个世界”格局。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是改变当今世界格局的重大历史事件。中国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孵化出金融危机,而金融危机正催化出新的“三个世界”格局。  相似文献   

8.
“鼠标”经济,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依托网络技术平台实现的一种非现场交易行为。一、“鼠标”经济的基本特征“鼠标”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它与传统的经济存在着许多区别,具有自身的许多特征。概括起来说,“鼠标”经济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它是开放型经济。电子网络的发展将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使区域限制变得无关紧要,网络活动空间因素的制约也降低到最小限度。这一情况,加大了各国经济的开放程度,加强了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鼠标”经济突破了时间因素的限制,可以每天2 4小时运转,为人们提供服务。2 .它是非接触型经济…  相似文献   

9.
1966年到1976年,中国发生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大动乱——“文化大革命”。在此期间,中国与世界的经济发生了迥然不同的变化。对于这种不同的变化状况及其产生原因,必须加以认真研究,以资于借鉴。本文试以具体史实为依据,在鲜明的历史比较中来研究这一问题。 一、“文革”时期中国与世界经济的不同变化  相似文献   

10.
在60年代,香港、新加坡、南朝鲜和我国的台湾省先后实施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20多年来,这四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被称为亚洲经济的“四小龙”,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本文拟分析“四小龙”实施外向型经济战略带动整个经济起飞及其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阐述“四小龙”对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沃勒斯坦是世界体系理论的创始人 ,他的多卷本专著《现代世界体系》集中讨论了三个主题 ,即 :世界体系的形成、运作及基本趋向。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较深刻地揭示了经济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的危机 ,是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理论新范式。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在对资本主义分析和世界体系未来展望时带有局限性和历史悲观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是一个领土面积仅有622.6平方公里,人口270万的典型的城市岛国。1959年摆脱英殖民统治,成为马来西亚的“自治邦”。1965年才完全独立,至今仅有20多年的独立历史。就在独立的那一天,1965年8月9日,首任总理李光耀提出,“世界犹如大海,在大海中大鱼可以生存,小虾也可生存。新加坡将以一条小虾。生存于国际大海之中”。新加坡正是靠着这种信念,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经济及其它国力得到迅速发  相似文献   

13.
最近翻阅党史资料,在河北省保定地区广为流传的一个“家庭党支部”的事迹引起了笔者的深思。 在革命战争年代,保属特委下属有一个“家庭党支部”。这个支部由保属特委领导成员牛文良、牛文仓、牛文常“牛氏三杰”等家庭成员组成,他们为党的事业作出了大量贡献。1935年,这个支部的成员们  相似文献   

14.
一、“新经济”是知识密集型经济 举世瞩目的“新经济”现象源自美国。从1991年3月至2000年底,美国经济已持续增长了118个月,这是继1961——1969年106个月增长之后最长的一次扩张。而且各项指标都处在良好的状态:经济增长维持在4%以上,失业率降到4%左右,通货膨胀率已控制在3%以下。1998年联邦预算也在数十年之后首次出现了盈余,盈余额高达728亿美元。美国经济这种高增长、低失业和低通胀现象在其历史上是很少见的,也是传统经济理论无法加以解释的,因此被称为“新经济”。 什么是“新经济”?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一个学术界普遍认可的科学定义。美国经济理论界有许多不同的概念表述,如“新经济”即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数码经济、眼球经济、计算机经济、注意力经济、非摩擦经济、精神经济、零距离经济、知识经济、21世纪经济等。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新经济”是一种以知识的生产、分配、交换、使用和传播为主体的经济,是一种新的知识经济形态。1997年2月美国总统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正确决策是各项工作成功的重要前提。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学习十六大精神,谋划决策统一战线工作,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了解民情,尊重民意,集中民智,正视“第一信号”。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对统战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最有  相似文献   

16.
把世界理解为“存在”而不是“不存在”,并通过“存在”概念探求并界定世界的本质,是西方哲学传统的基本问题和思路。同时,“无”与“不存在”的问题几乎与“存在”问题同时产生,而且在对本质和终极问题的探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存在”与“无”的辩证法应该是哲学和宗教哲学最深奥、最重要的理论。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赖以统一、独立和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就其功能而言,它直接表现为一种团结力或称为统一力,具体包括:民族成员对民族整体的向心力,民族整体对民族成员的吸引力,民族成员之间的亲和力。“台独”是与民族“凝聚”背道而驰的民族“离散”,遏制“台独”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科学地认识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和逻辑联系,对于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和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91年4月25至28日,世界发展研究所与《瞭望》周刊社在承德联合举办了“世界格局与美国战略”研讨会。40余位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现将主要观点概述如下: 一、对“世界格局”和“世界秩序”的理解 与会者对“世界格局”的内涵发表了不同见解。一种意见认为,世界格局是“世界力  相似文献   

19.
刚刚过去的2003年,对“三农”工作来说,是值得浓墨重彩的一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数次召开会议,讨论和研究“三农”问题。从长时期的“基础地位”,到近几年的经济工作“首要位置”,再到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四个字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党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在各方面的努力下.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平稳发展,农民收入继续恢复性增长,农村社会继续保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在参与WTO进程中,身份在发生变化.从“复关”到“入世”的15年谈判实践进程,使中国成为自由国际秩序的拥护者,从多边贸易的“体制外”成员转变为“体制内”成员.入世之后,随着对WTO活动的全面参与,中国逐渐从WTO体制的被动履约者向积极建设者身份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