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实事求是的过程,就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际实现内在统一的过程。影响和制约这种统一过程的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只有消除这些制约因素,才能在实践中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但创新不是随心所欲的主观臆想和标新立异,创新要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制约.要处理好创新与维持现状的关系,同时,要把创新的立足点放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把勇于探索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态度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实事求是与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其中两个基本方面 ,事实证明 :实事求是是党和政府带领人民群众走出“非典”危机的关键因素 ;相信群众 ,依靠群众 ,发扬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 ,也是战胜“非典”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党的十六大报告的精髓。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就要紧紧把握这个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创新对于民族进步、国家发展、政党永葆生机具有重要意义。要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不断推进理论与实践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我们应该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领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在实践中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保证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恢复和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面阐明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容,正确揭示了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关系,为实践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供了正确的方法;高度评价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地肯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根本保征。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是在劳动者充分享有劳动力产权的基础上,通过知识能力的获取形成使用价值,并找准供需双方利益的吻合点有效发挥,进而体现其人力资本价值。这个目标受到基于能动性的个体因素、互动性的组织因素和外部性的社会因素的影响。其中个体因素是基础,在三因素中属于自变量,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是因变量,它们与个体因素共同作用,只有这三方面因素共同充分地发挥作用,才能实现人力资本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也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但在现实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中遭遇背离的现象仍大量存在,集中反映在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方面。笔者认为阻碍实事求是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下方面。 1、思想认识偏差。一些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沉湎于一知半解,不求深入全面,  相似文献   

9.
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邓小平作为我们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杰出贡献之一,就是恢复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贡献主要表现为: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上升华了"实事求是";率先倡导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上升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提出并论证了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辨证统一;阐明了思想路线同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关系;强调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群众路线的统一;坚持了系统的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身体力行,为全党树立了坚持实事求是的榜样。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须解决针对性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永无止境的。  相似文献   

11.
司法审判作为解决社会纠纷的最后途经,一定要确保社会正义的实现。法官作为作出司法裁判的主体,是“法”或“正义”的化身,应当通过证据尽可能还原案件事实真相,然而法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受自身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主观倾向,这种情况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司法的公正性。北京师范大学证据法研究所课题组针对此问题,选取了八个省市的刑事法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上海、广州、武汉、昆明、哈尔滨等城市的调查问卷进行了定量分析,以探求法官自身因素对事实认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证明责任的科学分配,应当充分体现发现真实真相、实现公平正义和诉讼效率的司法理念,并尽量做到几者兼顾。在审判实务中,法官在法律或者司法解释等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应当主要根据证明对象证明的难易程度、证明主体的证明能力、证明对象与主体的关系(如证据所持或证据距离)、立法目的及其价值取向、盖然性等最基本的因素综合考虑,科学确定证明责任的具体分配。  相似文献   

13.
对“客观真实说”的理性思考——兼论法律真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明标准是证据制度建构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目前作为证明标准的"客观真实"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从理论层面看,客观真实不仅与待证事实之间在性质、范围和哲学范畴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矛盾,而且在适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上也存在诸如认识论主体条件适用的虚假性、使用实践检验标准的缺失、作为证明标准的违理性等缺陷,因此,要彻底抛弃客观真实说而代之以法律真实说,以科学地指导我国的司法活动。  相似文献   

14.
刑事诉讼的证明是应以客观真实还是以法律真实为标准,一直存在争议.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明标准的存在缺陷,应以法律真实为理论基础,建立主客观相统一的刑事诉讼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15.
研究延安整风,可以深化对实事求是的认识。本文以毛泽东在延安整风中的理论和实践为中心,探讨中国共产党用“实事求是”概括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的历史进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党的政治路线的关系,实事求是的基本要点、精神实质、哲学世界观及其基本方法、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6.
犯罪的产生必有其原因。犯罪兼有社会、人文、自然三重属性,其产生遂兼有社会、人文、自然三重原因。犯罪的社会原因与自然原因,很大程度上又可概括为犯罪产生的外因,亦即犯罪的客观原因;犯罪的个人原因,很大程度上又可概括为犯罪产生的内因,亦即犯罪的主观原因。犯罪原因论之关键的问题与问题的关键,在于认清到底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应该属于犯罪产生的首要原因。故而,犯罪原因论中进行主、客观原因地位的比较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但主、客观原因在产生犯罪中的地位问题又十分复杂,致使犯罪学界对其长期纠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主观说”、“客观说”、“折衷说”(“主、客观原因并列冠军说”)、“说不清说”等,各有千秋,各有得失。而“双因交互,异况各论说”,既取各论之长、又避各论之短、还重自主创新,是一种颇有智慧的主、客观原因地位论。“双因交互,异况各论说”认为,产生犯罪必须主、客观原因同时具备,主、客观原因在产生犯罪中的地位没有统一模式,对主、客观原因在产生犯罪中的地位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创新理论最大的思维特征就是坚持和发展了实事求是观。它具体表现为:面向新的世界图景定位"实事",在解放思想、实践创新中"求是",坚持用"以人为本"的价值尺度践行"是"的三大特点。而在定位"实事"时,它既从新世界图景与各国实现现代化道路的一般规律着眼,又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出发;在"求是"中,不但把解放思想作为坚持实事求是的首要前提,又用发扬民主、运用民主手段拓展与丰富了"调查研究"这一基本方法的内涵;最后,又坚持用"以人为本"为价值尺度践行"是",由此构成了当代实事求是观的"中国特色"和当代气派。  相似文献   

18.
“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分别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精髓。它们之间的继承与发展既体现了这三种理论是一脉相承的体系,同时也明确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都坚持进行理论创新,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只有很好地理解了这三个精髓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更好地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传承与发展,才能更好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关于诉讼证明标准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明标准是诉讼证明的最基本问题 ,也是当前我国证据法学领域研讨十分热烈的问题。这场学术论战的中心在于诉讼证明活动中应当坚持“客观真实”标准 ,还是应当坚持“法律真实”标准 ;其中最具争议的焦点是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比较而言 ,“法律真实”证明标准在理论上更具严密性 ,在实践中更具优越性 ,在体系上更具包容性。融合“客观真实”说合理内核后的“法律真实”标准 ,应当成为整个诉讼证明活动的统帅。  相似文献   

20.
我国刑法典中充斥着大量表征行为及结果程度的词语,学者称之为“罪量”。任何犯罪构成理论都必须以法条为依托,理论上的犯罪构成体系需要为法典中每一元素在体系中的地位做出符合逻辑的安排与说明。引进德日阶层犯罪构成理论之后,为了让该理论更加契合于我国的刑法典,罪量在该体系中应重新定位于违法性阶层之中。其中一些罪量是犯罪成立的消极判断,可视为“违法阻却事由”,另一些则可借鉴“可罚的违法性”理论加以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