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年前铝比黄金贵世界上各种金属史中,铝是最富有传奇色彩的。铝是一种轻而坚固的金属,在工业、国防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远的不说,今天的铝锅、铝壶、铝勺、铝匙等炊具,已成为每个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东西。然而,你是否知道,一百年以前,铝竟是比黄金还要珍贵的奢侈品。据说,法国皇帝拿破仑第三大摆宴席,宾客用的是银碗,惟独皇帝一人用的是铝碗,以示豪华。因为那时制铝的方法非常复杂而易爆,故炼铝的人很少,产量也较低,铝成了金属中的佼佼之宝。后来,美国青年发明家查理士·霍尔———这位当时仅19岁的大学生,听完老师讲的制铝课后,回家就开…  相似文献   

2.
拜读了贵刊2004年第10期郭万俊老师所撰写的《不妨换种问法》一文后,我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在这里提出来,希望和大家交流学习。郭老师认为过去老师经常问“:同学们,听懂了吗?”,现在应换一种问法:同学们,我讲清楚了吗?”。这种问法的确如文中所说的体现了新课改下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了新形势下师生平等的内涵。但仔细一想,这种问法和当前新课改的一些理念又是相违背的。“同学们,我讲清楚了吗?”设想假如让学生回答这种问法,结果无外乎有以下三种:回答一:清楚了。”这一回答意味着学生所学的知识是老师通过讲解传授给学生的。(我们也不排除…  相似文献   

3.
在非洲加纳的库马西寄宿学校,一位老师走进教室,手里拿着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他问学生“: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齐声回答“:一个黑点!”这时,老师说:“难道你们谁也没有看到这张白纸吗?今后生活中你们可不要这样啊!”一个学生牢牢记住了老师的话,他就是科菲·安南。  相似文献   

4.
主动思考的余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中既要设疑,更要诱思。所以问题设置出来,不要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而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同时,对学生的回答,对也好,错也罢,不要马上表态,只可作些旁敲侧击,诱导他们的思路一步步向正确的解答靠拢。这样既可以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能力。否则,学生就会在“等米下锅”的惰性中逐渐失去想象力和创造力。  改正错误的余地。导致学生犯错误的一些坏习惯、坏风气,是长期积累形成的。很显然,其改正也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  相似文献   

5.
赶路要紧     
常常想起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行路的人,背上背了一只碗,走着走着,碗掉了,碎了。可行走的人头也不回继续向前走着。路人疑惑地问:“自已的碗掉了,为什么不理会呢?”行走的人这样回答:“碎了,拣起来又有什么用。赶路要紧!”  相似文献   

6.
一、令人奇怪的回答背后 1988年的一天,高中一位班主任老师向班上的学生作调查:“你们最喜欢上什么课”不少同学回答:“最喜欢上政治课!”在当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气候不大好的情况下,学生的这种回答不能不令人感到奇怪。然而,了解实情的人就不会奇怪了:最喜欢的课的背后,那是缪老师辛勤的大量的付出,是心血的凝聚。  相似文献   

7.
问100家企业:该不该节能?100%回答是肯定的。再问:有没有在使用节能设备?大多数答案会让你失望。明知节能的必要却不付诸行动,大部分人给出的理由是:“贵!”统计表明,高成本已成为阻碍节能产品推广和企业实施节能改造的“拦路虎”。但现在,有人愿意出钱帮你把这只“拦路虎”除掉——一种基于“合同能源管理”新机制运作的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正在我国日渐壮大,他们可以让你节能不花一分钱。  相似文献   

8.
有个《满了吗》的故事,说的是有个徒弟学艺三年,觉得自己可以满师了,便向师傅请示,师傅未回答,只是拿出一只装满石头的碗.问道:“满了吗?”徒弟回答:“满了。”师傅把沙子撒满石缝,问:“满了吗?”徒弟回答:“满了。”师傅又在碗里撒上石灰,仍没有溢出.再问:“满了吗?”徒弟肯定地说:“满了!”师傅又倒入大量的水,问:“满了吗?”徒弟无言以对……  相似文献   

9.
一、认识学生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神圣的,他们对教师的尊敬程度甚至超过了对自己的父母。每当课前或课后,同学们在玩耍时,我要是叫住哪位同学同他(她)交谈,他们都会有一个共同的反应“啊!老师,您认识我?!”  相似文献   

10.
新课堂我们该关注什么?是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教师的教学计划?是教材的内容还是学生的发展?是压抑学生的个性还是张扬学生的生命活力?我在教学初二《保护消费者权益》时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我原来的教学设计是以“小明旅游中遇到的消费问题”为线索来展开课堂教学的。在简单导入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去旅游过?你碰到过什么问题吗?”这下子课堂“开了锅”:生1:坐汽车,半路上想小便,司机不停车。(老师与同学都笑了)生2:在旅游点买牛角梳,结果是塑料做的。(老师:噢,假冒伪劣)生3:吃饭时,一碗鱼不新鲜。大家吵起来了,后来换…  相似文献   

11.
开心乐园     
比你更糟一个人心急火燎地跑向公共厕所,但厕所前排着长队,他只好站在最后,好不容易等到前面只剩下一个人了,他实在憋不住了,就对前面的人说:“我快憋不住了,能不能让我先进去?”前面的人紧握着拳头,从牙缝里挤出一句:“你至少还能说话!”梦话妻子关心地对丈夫说“:老公,你近来老是说梦话,要不我陪你去医院检查一下身体?”丈夫惊慌地答道:“不用,如果医生给我治好了这毛病,那么我在家里的这一点点发言权都没有了!”人民老师:“同学们,跟着我念‘爱祖国,爱人民……’”小明:“老师!我们是人民吗?”老师:“当然是了!我们都是人民!”小明转过来…  相似文献   

12.
上课铃响了,某中学高二的教室里,一位教师走上讲台,一声不吭地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然后向全班学生提问:“请同学们回答这是什么?”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同学们面面相视,都不敢冒然回答,后来班长站起来才打破了尴尬与沉闷,怯生生地说:“这可能是个零。”下课后,老师询问了几个同学,这么简单的问题为什么不敢回答?“我们在揣摸老师希望我们怎样回答。”这意想不到的说法弄得老师哭笑不得。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样的事例几乎每天都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 19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尼采(1844-190…  相似文献   

13.
据调查大多数学生在思想政治课课前是不预习的,这是我们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一大障碍。个别谈心,询问不预习的原因,他们说是没有兴趣,也不知道怎么预习。看来学生预习,是需要“向导”的。下面介绍指导预习“八字”法。一、疑疑是学习的开始。陆九渊说:  相似文献   

14.
从A说到Z     
“从A说到Z”(见第一期“心海导航”)发表以后,编辑部收到大量来信,同学们争先恐后为本文做补充。这里,我们再摘发几位同学的来稿以最后结束本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希望家长、老师和同学们重新推荐能够点燃大家学习兴趣的新题目和新稿件!  相似文献   

15.
凡看过《宰相刘罗锅》的人都了解和珅其人,由于他的弄臣工作胜过宋朝的高俅、明朝的魏忠贤,所以甚得皇帝的青睐,一度权倾朝野。 稍作比较与思考,不难看出过去和现在大大小小的“弄臣”们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即对下有硬度,对上有热度,办事有滑度,在“爱吹不爱批”的上司面前,只栽花不挑刺,只奉承不批评,时常带着私心昧着良心  相似文献   

16.
<正> 我的两位朋友,一位是“耍笔杆子”的,另一位也是“耍笔杆子”的,一位一生只会做事,没做到官。促膝谈心,不免牢骚曰:“吾辈是给做官的抬轿子,吹喇叭……”他等自认为,没有他们做事,做官的便做不下去。这话我信。“红花也要绿叶衬。”然而他们能给别人“抬”得做了官,或“吹”得升了官,而他们自己没有做到官,到老还是一块做事的料!可见做官的和做事的还是隔着“山”。做官的不一定能做事,做事的不一定会做官!  相似文献   

17.
(一)导入:游戏"孤掌难鸣"师:老师第一次给大家上课,同学们欢迎吗?生:欢迎!师:那就鼓掌表示一下吧!生:热烈鼓掌!师:谢谢!老师想增加鼓掌的难度,每个人只能用一只手完成鼓掌动作,你们能行吗?生:行!(纷纷与同桌击掌)  相似文献   

18.
一次,我到一校听课,发现这所学校的学生在回答老师提问时,全都用“我认为”、“根据我的思考”、“我的结论是”等作为发言开头,随后才说出自己的见解,口气之坚决,表情之自信,好像不是在回答老师的提问,而是在开“大专辩论会”。这一独特的回答问题的形式,令听课者耳目一新。事后才知,该校老师为了培养学生自信心和独创能力,要求学生务必用“我认为”等出自真心、而不雷同他人的发言开头,而且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互相争辩。我不禁为该校教师的这一做法拍案叫好。是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精神是教育部早已三令五申的,而…  相似文献   

19.
树叶的启示     
“铃铃铃”上课了,这课是政治课,讲的是第六课《热爱集体》。王老师在上课前提了一个问题:“从树上落下来的叶子,过了不久为什么会枯黄?”这一问,同学们都思索开了。一会儿,很多同学回答:“叶子落地了,脱离了树干,得不到养分,所以逐渐变黄了、枯了。”王老师露出了满意的微  相似文献   

20.
假如我当政治老师,我将拿着崭新的教科书,走上梦寐以求的讲台,我激动,我自豪。假如我当政治老师,我将迎着同学们充满求知欲的眼睛,能够引古论今,用精湛的语言引导他们进入政治的殿堂。别出心裁,独具一格将是我的政治课特点。同学们一定会喜欢上政治课的。假如我当政治老师,我要教学生朗诵:“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前进的路……”在朗涌声中,我要求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假如我当政治老师,我要让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培养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的美德。我要把坚持真理,兢兢业业搞学问的哥白尼、布鲁诺等介绍给他们,向他们讲述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千古佳话的事迹。假如我当政治老师,我要牢记艾玛逊的名言:“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在学生的心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