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住在上海     
移居上海 “去上海投资,到上海发展,在上海安家”,成了风靡台湾的一种时尚。台湾人喜欢上海,是一种浸染在回忆,以及对张爱玲和白先勇的小说的喜爱。台湾人对上海有着天然的亲近,一见如故,于是,索性就住了下来。从前,来上海常住的台湾人,大多是先住宾馆,然后租房,最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的现代人已经把休闲娱乐的兴奋点从歌厅、舞厅、台球厅、桑拿按摩室转移到俱乐部、健身中心等高品位的娱乐场所,以得到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那么 ,不同的城市,休闲方式又有哪些不同呢 ? 上海人爱“孵”健身中心   越来越多的上海人在与健美结缘的同时,大都“孵”进了健身中心,为的是同都市“文明病”告别。大大小小的健身中心,每天都有来自申城及外地的“文明病”患者,利用休闲之机,来此作一番理疗。据岳阳医院的一位主治医师透露,自今年开始,要求“孵”进健身中心的人几乎是一批接着一批,其中既有患者,也有健康人,很多…  相似文献   

3.
台湾人创业大上海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雨文  杨胜云  张敏 《台声》2002,(8):16-18
从6月22日到7月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台声》杂志、《今日中国》、“海峡之声”、“金陵之声”5家媒体,以“台湾人创业大上海”为主题,联袂到上海采访多家台资企业,透视台商投资上海热的现象。到上海来是为了求发展2000年,讲述一个台湾人在上海10年商海坎坷经历的书———《我的上海经验》,在岛内十分畅销。时隔两年,该书作者陈彬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尽管开始我在上海做生意失败了,可每次到上海去,我都是很愉快。但是回到台湾时,我感受到的不是天灾、地震,就是贪污、八卦新闻之类,台湾的气氛我感觉不怎么样…  相似文献   

4.
《中国保安》2012,(19):31-32
今年中秋、国庆两节会首,长假如期而至,八方游客汇聚申城。地处上海市中心的淮海路新天地,因其沿袭了老上海的历史文化风貌,融合了中西文化的建筑风格,并集餐饮、商业、娱乐、文化、休闲、步行街等元素于一体,是领略上海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形态的最佳场所,  相似文献   

5.
顾泳潮 《台声》2000,(9):26-27
近年来 ,各种休闲时尚在上海广为流行 ,其中 ,喝咖啡也喝出了情调 ,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如今 ,繁华热闹、五光十色的上海街景 ,随处可见咖啡厅、咖啡吧的招牌和店面。善于抢占市场的台商 ,自然不会错过这一商机 ,于是 ,200余家台湾风味的咖啡馆 ,犹如一夜梨花 ,遍地开放。真锅———炭火焙原味闲暇时 ,许多年轻人喜欢相约去“真锅”。“真锅”魅力何在 ?笔者走访了位于华亭路上的真锅咖啡馆大陆总部经理洪束华小姐。洪束华是台湾台中市人 ,毕业于台湾静宜大学企业管理系 ,30不到 ,她从事咖啡行业已有7年多时间。大陆总部是在19…  相似文献   

6.
《协商论坛》2009,(4):F0003-F0003
丰源大酒店位于登封市中心,是一家三星级旅游涉外饭店,又是登封市的会议接待中心。酒店拥有豪华套房、标准间140余间,中央空调、卫星电视、互联网接口、国际国内直拨电话等;大中小会议室7个、商务中心、精品商场、夜总会、美容美发、保龄球馆、游泳馆、桑拿浴、保健按摩、健身房、桌球室等休闲、娱乐、健身设施,是您下榻休憩的理想场所。  相似文献   

7.
阿兰 《两岸关系》2002,(9):62-63
近年在台湾,想品那些“有名有姓”的咖啡,已经不一定要在咖啡馆,因为“行动咖啡馆”正蔚然成风。山上、海边、公园湖畔,经常可见车身设计极富创意的咖啡售卖车,台湾人管它们叫行动咖啡馆。现在在繁华的市区也开始出现行动咖啡馆的踪影,到节假日,这种咖啡馆称得上是座无虚席,甚至出现“一杯难求”的景象。  相似文献   

8.
当中国“吃”的文化跟兼容并蓄的上海“海派文化”碰撞,会激发出怎样的火花?坊间的各国料理、大宴小酌到地方特色,早就把上海的餐饮市场炒得异常热闹。随着大批的台商前往经商,“台湾菜”在上海,也就自然而然汇聚成一个系统。台湾人经营的餐厅,怎样在五花八门的餐饮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请看我们的第一手观察。  相似文献   

9.
“去上海投资、到上海发展、在上海安家”已成为当今台湾人的热门话题和一种时尚。10多年来,奔赴上海的台湾人像滚雪球似的不断壮大。由于有了众多台湾女人的不断加入,这个奇妙的“雪球”变得更加色彩靓丽!据有人估计,目前常住上海的台湾女人多达8万至9万人。这些进入大上海的台湾女人几乎每个人身上都闪动着一串故事———爱在上海美在神州名扬中外的自然美国际集团创办人蔡燕萍,在陈香梅女士的热情鼓励下,1992年7月到上海和崇明县签订了一项420万美元的投资意向书,很快成立了上海自然美化妆品有限公司。为提高自然美的知名度,迅速抢占市场…  相似文献   

10.
一、“休闲可以使人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保持内心的安宁”“休闲”是一个涉及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和哲学等多学科领域的术语。“人倚木而休”,表明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等。“闲”同“娴”,表明思想的纯洁与宁静。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哲人那里,休闲总是与学习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种“美好的生活”,可以发展人的智慧、思想和良知。“休闲”,指的不仅仅是闲暇时间,也不仅是指“休闲活动”,更是指在休闲活动中人的闲适的“精神状态”。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休闲才是一切事物围绕的中心”,是科学和哲学的诞生地。亚里士多德认为,休闲可以使人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保持内心的安宁,“我们需要崇高的美德去工作,  相似文献   

11.
在上海新天地有一个很特别的健身俱乐部,健身房里挂的是灯笼,墙上的装饰是用书法展示的太极拳谱;游泳池的设计元素是石雕、佛像、树;SPA馆则大量运用中国木雕、琉璃,VIP室是以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西施、貂禅、王召君、杨贵妃)来命名这个占地近万平方米,耗资4000万元人民币的健身俱乐部是台湾健康休闲业第一品牌“亚力山大”在大陆开设的第一家分店,也是亚力山大企业集团董事长、台湾“中国青年创业协会”总会会长唐雅君女士20年来最大的一次投资。  相似文献   

12.
突然间,台湾就像泄了气的球,经济持续萧条,股市“跌跌不休”,每天有540家工厂无奈地关闭了它的大门,台湾老百姓的消费激情已经熄灭。“趋近幸福”的本能,使台湾老百姓作出选择:哪里日子好过,就去哪里……于是,在台北桃园机场,人群熙熙攘攘,川流不息。航空公司听到的最多声音便是:给我个座位,我要去上海。一个叫夏怡的上海女子,因在台湾电视上教台湾人学上海话而迅速窜红,成为台湾演艺圈里的明星。人们在学习她那甜美的上海话时,也渐渐地认识了上海,了解了上海。还有的因喜欢她而喜欢上了上海。上海台商陈彬的《我的上海经验》一书,畅销  相似文献   

13.
在相当一部分台湾人的印象里,大陆仍然是贫穷、落后、不文明的地方。这自然是因为台湾当局几十年来持续不断丑化、诋毁大陆的政策和宣传仍在起作用,令一些台湾人在看大陆时不知不觉戴上了有色眼镜,即便面对北京、上海、深圳这些发展迅速的先进城市,也会只愿意注意仍有人随地吐痰、闯  相似文献   

14.
封面故事     
已被列入上海“十一五”规划开建的“长风生态商务区”将囊括写字楼、购物中心、高端商业休闲娱乐、五星级酒店和酒店式公寓,集商业、娱乐、办公、住宅为一体,与陆家嘴、徐家汇等区域一齐成为申城首批重点推进的十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当下已成为众多国内外地产、商业、娱乐巨头集聚合作的热点。  相似文献   

15.
陈虹 《今日上海》2012,(1):54-55
从前,这里曾是上海连接全国乃至世界的重要“窗口”之一,给人们留下了一幅人来人往,匆匆忙忙的老上海画面。现如今,毗邻着黄浦江岸,这里俨然成为了上海的时尚新地标,为上海人提供了一处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没错,这里是中山南路479到505弄,浸透了老上海回忆的十六铺码头,现在的时尚新地标,南外滩“上海老码头”。  相似文献   

16.
亚贝 《两岸关系》2001,(8):10-12
“这必须感谢阿扁”据台湾报纸报道,台湾书店里“移民”上海的书畅销,高雄还出现培训讲上海话的学习班。在此之前,台湾有一项民调称,台湾有26%的居民打算移居,首选地点是历来保持领先的美国、加拿大,其次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而中国大陆也被首次选为顺位第三的目的地,占打算移居的8.7%。而在台湾人最想移居的10大城市中,上海首度名列第4名。一些台湾居民在回答他们为什么作出这种选择时表示,上海的物价比台北便宜,生活条件也不错,他们愿意在上海购房。据在上海投资经营的一家台湾房地产中间商称,自去年“5·20”台湾新领导人上台以来,台湾人前往上海置产的比例大幅上升,就人数来说,几  相似文献   

17.
去年岁末,台湾“看房团”来上海看房,对上海的楼盘颇为感兴趣,跃跃欲试纷纷想购买。是什么原因使上海房这样吸引台湾人呢?  相似文献   

18.
去健身房只带一双鞋 健身房以其可避免风吹日晒雨打、干净、有氛围等室内环境的优点受到许多人的喜爱.在健身房担任教练多年的王非提醒大家,如果经常到健身房锻炼,只穿一双鞋去是不够用的,使用公共场所里的共用鞋子有可能带来健康问题,所以应该为自己准备三双鞋:一双舒适的运动鞋是在进行器械运动如动感单车时必备的;练习健身操时,最好穿上专门的软底体操鞋(厚棉袜也可以),因为潮湿的健身房地毯很容易隐藏和滋生细菌,软底体操鞋可保护脚部避免足癣和足底疣的发生;另外,还应该带上一双拖鞋,虽然有的健身房在公共浴池或游泳池提供已消毒的拖鞋,但毕竟穿自己的更放心.  相似文献   

19.
本刊 《中国保安》2004,(24):44-44
去健身房只带一双鞋健身房以其可避免风吹日晒雨打、干净、有氛围等室内环境的优点受到许多人的喜爱。在健身房担任教练多年的王非提醒大家,如果经常到健身房锻炼,只穿一双鞋去是不够用的,使用公共场所里的共用鞋子有可能带来健康问题,所以应该为自己准备三双鞋:一双舒适的运动鞋是在进行器械运动如动感单车时必备的;练习健身操时,最好穿上专门的软底体操鞋(厚棉袜也可以),因为潮湿的健身房地毯很容易隐藏和滋生细菌,软底体操鞋可保护脚部避免足癣和足底疣的发生;另外,还应该带上一双拖鞋,虽然有的健身房在公共浴池或游泳池提供已消毒的拖鞋…  相似文献   

20.
高希均 《台声》2003,(5):45-46
新台湾人《远见》杂志曾在1994年9月制作了一个“新台湾人”专题,引起热烈回响。次月我在《远见》写了:《新台湾人:改写台湾生命力的新剧本》。时间上比一些政治人物用“新台湾人”大概早了几年。文中,我对“新台湾人”有这样的诠释:“新”台湾人的最大特征是,不再自怜于历史捉弄所带来的悲情与委屈。“新”台湾人的共同分母来自于教育普及所带来的自信。“新”台湾人正在逐渐摆脱“移民与流民”中蕴藏的狠、自私、机会主义、西瓜靠大边……的性格;代之而起的是要讲求一个民族得以绵延的“信”与“义”。“新”台湾人也正由内向外地将岛屿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