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6 毫秒
1.
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相继走上工业化道路。同时,他们在加快促进农村快速发展、推进国家整体协调发展方面也取得了成功。如德国在20世纪50年代进行的“巴伐利亚试验”、美国大力发展“精确农业”、法国长期实行对农业和农民的的“多予少取”政策、以色列的“高效农业”等,特别是从韩国的“新村运动”、日本的“国民经济倍增计划”,几乎都是通过工业反哺农业的方式,成果破解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我国吹响了“工业反哺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如何有效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民心工程,倍受世人关注,更催国人思索。为此,本栏目将陆续刊登韩国、日本、德国、美国、以色列等国成功解决“三农”问题的经验,以资借鉴。并欢迎赐稿。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只要是有小农经济或小农场、而且传统村庄还存在的国家,如日本、韩国、法国、意大利等,在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时,都有农村综合建设的客观过程。去年中央提出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转变,这应当是我国新农村建没的主要背景。  相似文献   

3.
今年,中央提出要以城市反哺农村, 工业支援农业的方式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笔者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涵盖面极其丰富的概念,从建设的对象上来讲,它不仅包括“物”(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等)的建设,还包括“人”(乡土社会中的农民和城市中的农民工)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刘义康  蔡跃 《长白学刊》2007,(3):107-10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工业反哺农业,国家应通过财政体系,加强对“三农”的支持;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速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努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5.
吴国庆 《政策瞭望》2006,(10):17-18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中国“三农”问题的现实国情出发,明确提出了要继续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站在全局…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综合概念。它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必然选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解之题,一是要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二是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贯彻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7.
我们党历来重视农民问题。当前,党中央又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农民是我们党坚实的阶级基础,在城市,广大外来务工人员已成为工人阶级的重  相似文献   

8.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新农村建设由此起步开局。从增加农民收入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再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们可以看出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越来越清晰的思路,其着眼点不仅在于解决农民的生计,更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方略。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发展规律。如果违背规律,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视野中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四个层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鄢烈翔 《新东方》2006,(4):13-1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继续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体现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也是惠及亿万农民的伟大工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是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相似文献   

10.
今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强调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并且从六大方面深刻论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提出,将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转折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农民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根据自愿原则建立的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必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刚刚闭幕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  相似文献   

11.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针对三农问题的解决,国务院“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但广大民族地区的工农业发展有其特殊情况,工业反哺农业不适合当前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12.
万勇 《中国民政》2006,(2):27-2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夯实社会  相似文献   

13.
章剑 《政策瞭望》2006,(7):35-3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结合海盐实际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我认为关键是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深化认识,把握趋势1.建设新农村,是世界各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一条共同经验。我们要正确把握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和决策精神。纵观国内外现代化建设的历程,有一条共同的规律,这就是在工业化初期,通过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为经济起飞积累资金、奠定基础;到工业化中后期,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英国、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都无一例外地通过开展新农…  相似文献   

14.
政策速递     
《公民导刊》2006,(11):57-57,58
国务院通知要求做好农村综合改革国务院日前发出《关于做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着力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巩固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或用更长一些时间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任务,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政府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促进农民减负增收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5.
王寅 《前沿》2006,(12):206-209
农民收入问题是当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现在我国的农民问题突出在务农收入太低,而提高农民收入在政府层面上采取的逐步取消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等政策,这只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方面,更为重要且具有根本性的是推进农业中的制度创新,产生制度活力,使农民得到制度收益。本文从关于农业市场化理论分析,探究影响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提出了土地制度创新和土地规模经营、农产品市场建设和扩大农村社会分工和推动农业组织创新等相关的基础性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6.
推进“两个趋向”的制度安排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两个趋向”的前提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决策。胡锦涛同志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深刻阐述了“两个趋向”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一、落实“两个趋向”重在制度安排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央“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  相似文献   

17.
“三农”问题历来是中国的首要问题。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许多企业家在新农村建设的蓝图上绘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果说企业带动新农村建设是一种“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形式,那么动员和引导千万个企业家的有效参与,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本刊特选登一组企业家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稿件,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李佑才 《政策》2007,(2):26-28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是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要贯彻的一条重要方针,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去年以来,宜昌市大力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百企反哺”工程,积极探索以工促农的新路子,现已初步形成了村企联动、携手共建新农村的良好态势,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了活力。截止目前,全市有176家企业联姻154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共启动各类项目339个,企业支持资金近3000万元。2006年9月14日,《人民日报》在头版位置对宜昌市实施“百企反哺”工程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9.
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则被确定为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工业反哺农业是必然趋势“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20.
范燕青 《群众》2006,(5):20-21
新世纪建设新农村,主要就“新”在从促进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出发,提出了农村工作的新思路;“新”在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出发,提出了农村工作的新要求;“新”在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的眼光,从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出发,把农村工作提到了新高度。对于我们常州而言,建设新农村有机遇、有差距、有潜力,更有作为。对常州的各级干部来说,我们就是要动真情、谋真招、办实事、求实效。多管齐下,农民增收加速度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