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聚焦中国价值、阐释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2015年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学术论坛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主题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价值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与会专家学者紧扣主题,从全球化的宏阔背景,聚焦中国价值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塑,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价值重塑的时代意义和世界意义,回答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学理基础和现实路径以及中国价值与传统价值、西方价值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改革开放进程深刻地影响和推动了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发展变迁。从知识界对"人"的价值的呼唤到关于"人文精神"的讨论,再到进入21世纪后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升至文化发展的战略层面,价值观的变迁与重建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一条主线。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要不断解放思想,勇于理论创新,也需要贴近百姓生活,做好实践转化。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矛盾,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当代中国的文化选择和文化建设,在中西、横向、空间、国际方面主要是处理好文明冲突与文明对话的关系,在古今、纵向、时间、国内方面主要是处理好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我们要积极应对新时代的新挑战,创造既富有民族优良传统又具有鲜明时代精神,既立足中国大地又面向世界,既正视国情现实又放眼未来的新文化。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造成了冲击和挑战。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如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已成为当前我们所面临的新任务、新课题。因此,我们要积极抓住机遇,沉着应对挑战,促进中国文化的综合创新。  相似文献   

5.
准确理解和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命题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问题,不仅对于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和进一步凝练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我们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也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必须要能够反映和体现历史的前进方向,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有更高的精神价值追求,要能够反映和体现现时代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发展的状况,要有相当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能够得到中国社会大多数人的认同和共鸣,要合理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伦理价值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价值观中的有益因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应当与宣传和践行同步推进,必须高度重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普及,为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价值支撑。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青年核心价值观的变革与引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代青年关于个人与集体、社会之关系的价值观在其价值观念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当代青年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成长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当代青年核心价值观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巨大影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相适应,当代青年核心价值观的变革和发展呈现出“集体和社会利益为主兼顾个人利益”取向主导下的多种取向并存发展的趋势。把握当代青年核心价值观变革趋势,对于引导和促进当代青年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崔海英  罗翠丽  王静 《前沿》2011,(2):143-146
本文从分析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以及中国文化传统价值观与现代化的冲突入手,探讨在全球文化一体化和多元化的背景下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三条原则,即正确认识中国文化传统价值观与现代化及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冲突;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大文化民族主义,既不能全盘否定民族文化传统和历史遗产,也不能过分强调本国文化最优,排斥外来文化;坚持中庸之道,兼收并蓄。对民族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对西方文化中重法制,重理智,尊重自由、平等,敢于创新、自立的价值取向充分肯定,同时摒弃极端个人主义、重利轻义、审美低俗化等消极倾向。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军事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方面,是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当代中国军事文化建设是坚定官兵理想信念的迫切需要,培育官兵战斗精神的必然要求,加速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的重要举措.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军事文化的核心内容,推动信息化条件下科技强军是当代中国军事文化的突出主题,推进军事创新是当代中国军事文化的鲜明主线,建设和谐文化是当代中国军事文化的重要理念.新世纪新阶段,大力推进中国军事文化建设,应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作为首要目标,把大力培育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把完善制度体系作为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胡国庆 《桂海论丛》2006,22(4):84-86
当代生活世界的主题是全球化,中华民族的崛起在于文化上的自信,而中国文化所包含的传统和现代的两个方面各有所长。中国文化的复兴既不拘泥于传统文化的盲目自大,又不执迷于西方文明的物质主义,而应结合传统文化和当代生活世界的主题创生出自信的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0.
王建新 《求索》2005,(7):55-57
趋同论仍是目前国际上十分流行的一种理论。趋同论的出现绝非偶然,而是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演变过程。我们在从本质上否定趋同论的同时,也应该看到趋同论作为与全球化相联系的理论所具有的两面性。趋同论对当代文化的冲击意义是我们所必须正视的,它引发了文化多元化和一元化的论争。故当代中国的和谐文化建设应该以全球化为背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做到民族性与开放性的和谐统一。民族性是文化的灵魂,开放性是文化发展、创新的必由之路。坚持民族的、开放的方向,是应对全球化挑战、发展中国和谐先进文化的必然选择。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以民族性和开放性为基本取向的中国和谐先进文化必将成为世界的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1.
于冠华 《前沿》2013,(17):166-169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生成逻辑蕴含于一元主导与多元共生、传统与现代、精英与大众以及本土与外来等四对范畴的矛盾运行中,而社会主义改革的成功实践,经济全球化与信息网络化的大潮席卷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霸权共同构成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当代境遇。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加强社会主导价值建构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升民族凝聚力是实现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目标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传承》2016,(5)
在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文化的竞争已然成为国家竞争的关键。在不断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容的同时,更要不断探索当代文化建设的根源。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重要特征。新民主主义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存在必然联系。因此,重温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见远 《桂海论丛》2005,21(4):86-88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必须正视挑战,正确理解全球化趋势中的文化多元化问题,坚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和文化价值观,发展生产力,增强自身经济实力,正确对待信息网络技术,坚持汲取西方文化的精华与摒弃其文化垃圾,全面提高民族文化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全球化和媒介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文化的认同危机正越来越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全球化模式鼓吹文化的同质化或普遍主义,宣扬西方主流价值观和文化一元论,压制文化多元主义的发展,对其他民族文化和价值观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中国文化应如何进行自我定位,实现自主发展?通过追寻并激活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不断利用自身文明的成就创造新的价值观,重建共同体的文化主体性,构建更加健全的中国文化当代形态.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涛 《桂海论丛》2003,19(3):88-90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文化全球化的趋向。在这种文化全球化过程中 ,存在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与整合 ,也存在着严重的西方文化霸权主义 ,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文化面临着边缘化状态。本文从文化全球化这一背景入手 ,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主张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的环境中 ,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全球化这把“双刃剑”下 ,我们应抓住机遇与挑战 ,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 ,既要博采众长 ,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 ,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 ,又要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 ,创建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文化。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的客观发展潮流,它不仅改变着整个世界经济、文化的格局,而且也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进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应从实际和发展阶段出发,确定自身的政治发展战略。当前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是:在价值取向上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模式是渐进式发展;基本前提是政治稳定;动力来源是内缘式改革。  相似文献   

18.
2011年12月25日,由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和首都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人的发展研究会、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2011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学术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编译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冲突及其调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社会经济运行模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价值观的变革及变革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摩擦和冲突引人瞩目。在新世纪深化价值观的研究,协调和整合价值观的冲突,确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科学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汪世珍 《理论月刊》2003,(4):114-116
本文认为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临机遇和挑战.中国先进文化必须面对经济全球化,积极吸收和借鉴一切对我有用的文化成果,走融合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