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一、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实施产业扶贫是当前扶贫开发的一项创新工作,对于深入贯彻中央《农村扶贫开发纲要》,落实惠民扶贫政策,加快农村脱贫步伐,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产业扶贫可以帮助贫困地区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仅靠传统农业不能解决温饱,救济式扶贫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产业扶贫可以使贫困地区的贫困人群由"输血型"  相似文献   

2.
易地产业扶贫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的重要补充,是脱贫攻坚理念和方式的又一创新,对于破解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难的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贵州省部分县区创新扶贫思维,通过实施易地产业扶贫,不断增强贫困农户的内生动力和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这种探索与实践,对于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将产业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根本途径,创新扶贫模式,着力在构建利益联结机制、打造农产品品牌、建立和落实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落实产业扶贫规划等方面下功夫,努力将贫困地区农户融进产业链条,实现真正的“造血”式脱贫。  相似文献   

4.
宁夏作为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精准扶贫已经从探索阶段走向逐步深化阶段。建档立卡制度顺利实施,精准识别程度大幅度提升。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产业扶贫初具规模,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增强。充分发挥贫困群众的主动性,大力扶持农业合作组织,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促进扶贫内生动力机制的形成,无疑是推进宁夏精准扶贫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5.
贫困是困扰世界人民的普遍问题。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先后经历了:体制变革推动减贫阶段,专项扶贫举措瞄准贫困地区;大规模扶贫开发和八七脱贫攻坚阶段,目标瞄准贫困县;巩固温饱成果、夯实小康基础的深度扶贫开发阶段,目标瞄准贫困村;全面小康下的精准扶贫阶段,目标瞄准贫困户和贫困人四个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开发式扶贫,扶贫瞄准目标逐步下沉,扶贫对象逐渐精准,这些扶贫举措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解决城市贫困问题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课题。 本文针对当前城市扶贫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着重提出要从可持续 发展的需要出发,重新调整和确立城市扶贫的战略,科学地把握城 市扶贫的基本立足点,以便使城市扶贫走上常规化,制度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7.
消除贫困是全球面临的共同任务,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中国政府大规模扶贫成功解决了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实现了从温饱型贫困向发展型贫困的转变,成为世界反贫困领域的翘楚。我国扶贫目标也从解决温饱到解决低收入人口的发展问题,扶贫理念从救济式扶贫到资源开发式扶贫继而转入绿色生态扶贫阶段。我国农村扶贫经历了体制改革带动型扶贫、大规模开发式扶贫、八七扶贫攻坚和制度化扶贫等阶段。扶贫战备从开发式扶贫向绿色生态扶贫转变。  相似文献   

8.
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保命钱”和减贫脱贫的“助推剂”.对加快贫困地区发展、改善扶贫对象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就打好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集中地区脱贫攻坚战,提出要重点解决好五个问题,其中第一个就是"产业发展"。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产业支撑是关键。只有产业发展好了,才能充分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脱贫才有基础,发展才可持续。内蒙古大力推进产业扶贫,一系列创新模式转化成实实在  相似文献   

10.
贫困作为不能忽视的世界性难题,是我们必须直面的问题。过去我国习惯于输血式的扶贫模式,但这毕竟治标不治本。以四川省崇州市为例,浅析崇州的输血、换血、造血扶贫体系,通过生态移民实现输血、通过产业创新实现换血、通过产村相融实现造血的扶贫模式效果显著,对我国的农村扶贫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强化扶贫攻坚,把产业扶贫放在扶贫开发的突出位置来抓,才能切实加快楚雄州的脱贫致富步伐,提升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水平,增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造血机能",确保楚雄州贫困地区脱贫进程不断加快,低收入人口稳步脱贫,农民人均收入不断提高,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12.
教育扶贫是高校精准扶贫地方的主要路径,民族地区高师院校在教育精准扶贫工作领域具有天然的优势。广西师范学院充分利用自身具有的优势资源,精准扶助贫困大学生成才,实施陪伴式乡村教师精准扶贫式混合培训,精准推进农村扶贫创业工作,形成了"师范教育为贫困地区培养优秀师资""继续教育抓好贫困地区教师培训""职业教育培养农村致富能手"三位一体的教育精准扶贫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基于上述实践,总结民族地区高师院校在实施精准扶贫过程中的有效策略,可以为民族地区高师院校参与集中连片区的脱贫工作做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3.
素以贫困甲天下的宁南山区各县,近年来,通过实施秦巴项目、加援项目、世行项目及闽宁合作项目扶贫工程,吸纳了国家和社会各界为之投放的大量扶贫资金。这些资金已成为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助动器”。由于扶贫资金投放点多面广、使用周期长、中间环节多,加之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疏于监督、疏于管理的情况。造成在资金使用中出现“卡壳”现象,偏离了方向,制约了扶贫成效,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的产业扶贫虽然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制约产业扶贫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提升项目优势、激发贫困户内生发展动力、健全金融支撑机制、完善生态保护机制、建立返贫机制等措施,研究和探索河北省产业扶贫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对于巩固扩大脱贫成果、建立健全防贫长效机制、夯实贫困地区乡村振兴和长远发展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董玲 《共产党人》2012,(19):35-37
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已从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贫困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一个世界性难题,扶贫开发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了实施"六大扶贫攻坚工程",这是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的重要内容和工作抓手,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努力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贫困地区奋发努力,合力攻坚的大扶贫格局。  相似文献   

16.
<正>贵州充分依托资源禀赋,以市场为导向,初步形成了"东油西薯、南药北茶、中部蔬菜、面上干果牛羊"的扶贫产业格局,特色产业已经成为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产业带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意义重大。面对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有了产业支撑,才能从源头上解决贫困问题,彻底拔掉"穷根"。  相似文献   

17.
《党的建设》2020,(3):30-30
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扶贫开发的支持力度,形成有利于贫困地区和扶贫对象加快发展的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各项扶持政策要进一步向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倾斜,国家大型项目、重点工程、新兴产业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优先向贫困地区安排,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贫困地区转移.  相似文献   

18.
加大扶贫力度 构建和谐太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原市委、市政府将扶贫工作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大力度,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加以解决。所以,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加大劳务扶贫,搞好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移民等工作,加快农村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精准扶贫:改“漫灌”为“滴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省委十届四次全会提出:"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对贫困地区和扶贫对象实行动态监测管理,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和扶贫目标。"实行精准扶贫,确保到村到户,这传递出我省扶贫开发方式创新转变的新思维、新思路,必将对我省扶贫开发产生深远的影响。怎么定义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合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  相似文献   

20.
分类扶持贫困家庭是精准扶贫政策的重要环节和内在要求,也是有效提高扶贫精准度的重要措施。精准扶贫阶段,扶贫工作面临贫困人口情况不清、扶贫措施针对性不强等重大挑战。更好地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提高扶贫的有效性,有必要建立贫困地区分类扶持制度,科学划分贫困人口类型,找准贫困原因,因户制宜制定扶贫措施,为分类扶持贫困家庭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