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边民贫困是中国边境民族地区普性的社会事实,中国政府进行大范围巨资扶贫的同时,学术界也进行了多学科的多维视野研究。然而,市场化的加快进程使得滇越边民社会关系物质理性化,国家良好扶贫政策在滇越边境民族地区渐失"作为"的社会场域,从而导致国家巨资扶贫并未在边疆民族地区制造出新的财富生产力。只有国家保证巨资扶贫的前提下,积极培养地方权力代理人自觉的富民意识,进而在边区营造出一个良性的政策再生环境,滇越边民才能根本性走出贫困的生境。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论坛》2014,(9):I0010-I0011
从古到今,晋宁的历史人文故事、社会发展,始终与近在咫尺的滇池密切相关。滇池被誉为昆明的“母亲湖”。滇池,对于逐水而居的晋宁人来说再熟悉不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治理滇池污染,晋宁重任在肩,责任重大。为让滇池重现“淘米煮饭”的水质,晋宁可谓不遗余力。在2013年7月2日云南省9大高原湖泊水污染综合防治情况集中考核中,滇池综合评分获得最高,这当中,晋宁付出了巨大努力,晋宁县干部群众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德钦,历史上是滇藏茶马互市的必经要道,也是由滇入藏的交通要冲。境内有藏、傈僳、纳西等13个民族,藏语通行于各民族之间,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并存的山区农业特困县。这里虽然有多族文化的宝贵资源,但也面临着正确引导多样性文化和谐繁荣的任务。加强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对于民族地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维护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古滇谜之思     
广场中心的铜鼓声阵阵响起,古滇国最高女祭司,端坐在于栏式房屋的高台之上,正在祈祷农神赐予丰收。她周围所列的16个铜鼓正传递着古滇国祈求风调雨顺愿望的信息。在平台上参与祭祀的古滇国贵族周围,人们正在杀猪、宰羊,准备食物。  相似文献   

5.
北依五百里滇池,自得清嘉。雨奇晴好,览无边山色水光。看石河流翠,梁子堆青,霞岭盘龙,烟峦坐虎…… 这是云南省晋宁县在全国范围内举行的“中国梦.晋宁美”长联征集活动中征集到的长联佳作之一,也是晋宁首次通过长联方式推介本地绮丽的自然景观、烂漫的民族风情和悠远的历史文化。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通过为期一年多的时间,在伟大航海家郑和的故乡、古滇文化发祥地、古滇青铜文化中心举办长联征集、展示活动,为“长联之乡”的云南美名注入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2016年11月18日,由云南中华文化学院、台湾世新大学联合举办的"中华少数民族文化和谐共生研讨会"在昆明召开。来自海峡两岸的30余名学者共聚一堂,就"中华少数民族文化和谐共生"这一主题开展了深入研讨。会议研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和谐共生的条件和要素""少数民族文化和谐共生面临的挑战""促进中华少数民族文化和谐共生的路径"等论题上,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理念。会议开启了云南中华文化学院与台湾教育界、文化界学术交流的先河,增进滇台两地学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新形势下的滇台合作增加了新的内涵,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秦始皇统一中原建立秦王朝后,于公元前218年调集50万大军发动了对岭南的军事行动,经过近四年"不解甲驰弩"的艰苦征战,于公元前214年统一西瓯、骆越聚居的岭南地区。秦末汉初,中原战乱,驻守岭南的秦旧将赵佗乘机据关自守,建立"南越国"政权。公元前111年,汉武帝调集20万大军南征,一举平定了"南越国"政权,岭南复归统一。从此,今广西地区开始纳入国家统一开发格局之中。秦汉王朝不仅留下重兵戍守岭南,推行"以其故俗治"的民族政策,以维护岭南社会稳定,而且实行重农和鼓励垦种政策,采取徙民南居、输入中原地区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兴修水利、开辟水陆通道等措施,有力推进了广西的开发,广西社会经济文化开始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8.
谈“六书”     
谈“六书”王立中国文字的历史源远流长,到目前为止,商代的甲骨文是被公认为历史最早的文字。但是根据《文物》1984年11期披露在登封地区发掘一批陶文,已经具有了甲骨文的雏形,而这批陶文的年代则在公元前3850年左右,果真如此的话,中国文字的历史将要上溯...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论坛》2016,(6):35-35
云南省晋宁县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文化旅游资源禀赋极高,尤以震古烁今的古滇文化、博大精深的郑和文化、源远流长的宗教文化、缤纷多彩的民族文化等最具特色,同时也构成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赖以发展的基础和灵魂。为此,晋宁县利用郑和文化、古滇文化、古镇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民间文化五大文化脉络,融入旅游项目和产品中,打造郑和公园、石寨山遗址、古滇国、晋城古镇、盘龙寺以及核桃园等文化旅游项目,实现了文化与旅游的融合,突出了旅游产品的文化性,  相似文献   

10.
“打鼓草山歌”是从清朝“湖广填四川”时开始从楚地传人金沙江流域,融合了川I滇文化而形成一种特殊曲艺形式。它是一种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的汉族民间曲艺,流传于云南昭通的绥江、盐津、威信等县,以绥江最为盛行和普及。绥江的打鼓草山歌在曲调、歌词、演唱、民俗、文化等方面特别具有代表性,也具有特别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云南不仅有全球闻名的民族文化多样性,还有非常厚重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长期以来,云南省倾力发掘、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在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民族文化强省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形成了民族文化与旅游互动发展的繁荣局面和繁荣特色。但是,云南在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使之在云南的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中充分发挥作用方面,还明显比较薄弱,除了古滇国青铜器、  相似文献   

12.
一、历史渊源中日两国,一海之隔,医学交流,源远流长。日本把中医学称为“汉方医学”,或以“东洋医学”之名来概括起源于中国、包括日本在内的东方传统医学。据史家考证,在日本神祗至大和时代前期(公元前1世纪),是日本固有医术(草昧时期)。大和时代(公元533年)起传入三韩医术(古代朝鲜马韩、弃韩、辰韩的统称),即“韩医方”。公元3世纪起(相当于我国东汉时代),日本与我国开始文化往来,公元6世纪中下叶(相当于我国南北朝时代),我国吴人智聪携《明堂图》及药书160余卷东渡,这应该是中国医学传日的开始。而日本史家认为中日医学交流始于公元7世纪,那是根据倭直福因和  相似文献   

13.
“汉字文化圈”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除中国使用之外。还包括日本、朝鲜、越南、原琉球(中山国)、新加坡等。汉字对这些国家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他们与我国共同组成了长达数千年的“汉字文化圈”。面对21世纪世界文化的新格局和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重新谐调、整合的新形势,对历史上客观存在的“汉字文化圈”进行研究——包括对中国文化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传播影响研究,以及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汉文文学研究——进而探讨“汉字文化圈”在各个国家和地区文化、文学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应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滇东重镇——云南省宣威市,地处滇东北滇黔结合部,因东北与贵州接壤,西面与四川相连,誉有“入滇锁钥”、“滇东门户”美称。但随着周边曲-陆、曲-胜、嵩-昭等高等级公路的建成通车,宣威的交通优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很多关心支持宣威建设的领导以及宣威市132万干部群众不无忧虑着——宣威如不加快发展,“滇东门户”就有可能变成“滇东死角”。  相似文献   

15.
3月17日,襄樊市襄阳区张湾镇老船民归金社的大货船船舱里聚集了12名党员身份的船民,大家正在饶有兴致地观看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的相关录像。据了解,这是襄阳区利用5个“水上党支部”对长期“漂”在水上的船民党员进行电化教育。  相似文献   

16.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雕凿成了怒江、澜沧江、独龙江三大峡谷的天下奇观。过去,峡谷里的少数民族没有文字,不识汉文,但每个民族都有一部口传的《创世纪》叙事长诗,歌舞是各民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有人说,走进怒江就被和谐社会的气氛包围,让你忘却一切烦恼,情不自禁,手舞足蹈,汇入歌舞的海洋。其中,兰坪普米“情人节”是三江并流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灿烂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7.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外流,是城乡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千百万农民走出山寨北上南下走天下,使国家和家乡父老减轻了经济负担,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现代化建设洒下了辛勤汗水,极大地支持了家乡建设。据有关人士透露,仅500万“川军”一年通过邮局寄回家乡的“绿条子”就达50亿元,相当于九三年整个四川全省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大量民工的外出,也给流出地的政治、文化等多方面,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深远的影响。但是,如同一切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样,民工大流动所形  相似文献   

18.
在深入开展"四群"教育的过程中,富滇银行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紧紧围绕"干部受教育、作风有改进、发展上水平、群众得实惠、社会更和谐"的目标要求,通过"双挂双联",切实加大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力度,推动了企业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结合实际开展"双挂双联" 富滇银行是于2007年经中国银监会批准,由云南省昆明市商业银行重组并更名成立的,是云南省唯一的省级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过5年的发展,富滇银行的分支机构多达100多家,分布在全省11个州市以及重庆,并在老挝设有1个代表处,在省内投资设立了4家村镇银行.  相似文献   

19.
近代摩梭人是生活在中国西南部川滇两省交界处泸沽湖周围地区的一个族群,以其母系家庭和两性异居走访制而闻名于世.以云南省宁蒗县永宁乡大落水村作为田野点研究发现,20世纪以来摩梭人母系家庭与性别分工历经了土司统治、人民公社及民族旅游开发等不同历史阶段.在当地旅游业发达的今天,摩梭人也有了文化自觉意识和保护摩梭文化的在地行动.  相似文献   

20.
基层政府扶贫的执行力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战略在滇桂黔石漠化片区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然而,由于相关行政制度不完善、政府自利性行为严重及政府行政文化缺失等原因,滇桂黔石漠化片区一些基层政府扶贫的执行力近年来并没有显著提升。提升滇桂黔石漠化区基层政府扶贫执行力基本途径主要有改革和完善基层政府领导干部责任制与政绩考核制度、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培育基层政府行政文化、加强基层政府扶贫队伍业务素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