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十五年艰难而曲折的谈判历程,我国终于在去年12月11日成为了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正式成员。对此,有人满怀欣喜,以为今后可以尽情享受价廉物美的进口商品了;也有人忧心忡忡,认为这回“狼真的来了”,今后面对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我们会在各方面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2.
故事两则     
《党建文汇》2010,(5):48-48
两只饥饿的狼发现了一片肥美的草地。一狼大喜。另一狼不解地问:“这草我们又不能吃,你高兴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3,(16):104-105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独特景观,那里不仅有火山、温泉,也有丰富的动植物,狼和河狸就生活在其中。有了狼,河狸变多了在20世纪之前,狼在那里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凶恶的,它们不仅捕猎家畜,还会袭击人.因此人们对狼采取捕杀的态度,到20世纪20年代,那里的狼基本上被消灭光了。后来,人们意识到生物多样性埘人类社会的好处,于是开始保护野生动物,对狼的态度也有了改变,到20世纪末,黄石公园中的狼又繁盛起来。  相似文献   

4.
报载,美国阿拉斯加州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原是狼和鹿共存的,为保护鹿不被狼吃掉,人们赶走了所有的狼。不料,在“和平环境”中的鹿,整日悠哉悠哉,不再狂奔快跑了,体质明显下降,不久便有很多鹿死去。人们只得再把狼“请”进来,不久,鹿又焕发了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5.
那时住在国外,从网上得知国内一部名为《狼图腾》的小说正在畅销,更看到出版人对这部小说的推荐语:“我们是龙的传人还是狼的传人?”顿时五雷轰顶,难怪面对当今中国的经济起飞,一些不怀好意的人惊呼“狼来了”呢。不久回国,才下飞机,走出海关,步跑进机场候机大厅书店,问服务员有没有《狼图腾》,人家顺手就递给我一本可见这部书很是炙手可热也。关于狼,中国人是从《东郭先生》《狼来了》等故事解读狼性的;后来《伊索寓言》引进中国,我们又读到了《狼与小羊》的神话。现在忽然间,让我们承认自己是狼的“传人”,心理上还真有点不平衡。一口气读…  相似文献   

6.
平凡二人侃     
有人说中国人现在很浮躁、不是吗?当官的想一步登天,经商的想一夜暴富,治学的想一夕成名……甚至不少人想“过把瘾就死”。人们似乎忘记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祖训·忘记了平凡之中孕育着伟大这一基本道理一句话一我们应该从各种“熟”和“潮”中清醒一下·为此·本栏目又约请二位“侃友”来一下平凡二人侃  相似文献   

7.
永远的新美     
这个观点,可能有人不同意。常言道光景只是一时新”。万事万物都处于变化之中,世界惟一的不变就是变化。新旧总在交替,“美”是审视观念,观念也是变化的。哪有永远又新又美的东西?但是你若仔细地观察思考一下,就会觉得还是有的。比如自然界著名的长江三峡,一年四季,随着气候天象和江水的变化,那些姿态各异的峰峦,在“天光云影相徘徊”中,每每都给人以新美的感受。在人文精神领域,也有种存在,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它都能给你一种良好新美的感受,比如经典名著,比如人们崇拜的英雄及其精神,像雷锋精神。说到雷锋精神,有人会认为这是老话题…  相似文献   

8.
"自主招生"如今是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又是全社会的焦点问题之一."自主招生"人数虽占考生比例很小,但"兹事体大",引起人们议论也是情理之中.各种媒体对此发出一片叫好之声,有人认为这是新生事物,认为"终于跨出了决定性的一步";也有人认为这样可以不至埋没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人们似乎找到了一条既能保证公平公正又能发现特殊人才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苗生 《世纪风采》2011,(10):47-47
当今社会五光十色,精彩纷呈。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社会上追逐“成功”的队伍日益庞大,但是在不少人眼中,“成功”的惟一标准就是掌握更大的权力或者拥有更多的财富。于是人们为了达到“成功”的目标而日复一日地奔波与劳顿,甚至还有人为了“成功”而寻求实为歪门邪道的所谓“捷径”,这种风气使人们的心情变得焦虑与浮躁,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在当下的社会上多了些急功近利,少了些三思而行;多了些迎来送往,少了些埋头苦干;多了些照本宣科,少了些读书思考;多了些张扬失范,少了些内敛谦和。这种种现象必定会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影响,因此很有必要静下心来作一点认真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时下,官场上的浮躁病大有蔓延流行之势,特别是一些县乡领导干部浮华躁动,缺乏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的革命精神,这种浮躁病制约一个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损领导干部的形象,影响干群关系,必须引起人们的警惕。心浮气躁哗众取宠浮躁病的明显特征是轻浮急躁,华而不实,“临床”症状为:理论上浅尝辄止。浮躁病患者平时不阅文件不看学习材料,有空也不读书,提到学习如坐针毡,东游游,西荡荡,摇摇晃晃。或者一知半解,夸夸其谈,不知天高地厚,常常俨然以学富五车自居,傲视下级,以教训的口吻说话。政治上官欲熏心。求官…  相似文献   

11.
前些年,"狼文化"在管理界风靡一时。然而,现在很少有企业家再提"狼性"了。一位遭过"小狼"伤害的企业家感叹:如果盲目地提倡"狼的精神",一旦真正培养出了没有团队精神的"狼",结果必然是弄巧成拙,养"狼"成患。这个提醒对军队来说也颇有启示意义,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因为强调"狼性",而忽视"团结就是力量"这个根本。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吴起说过:"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不和于军,不可以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金钱是当今人们追逐的目标,那么在职介部门又如何呢?带着这个疑问,我走近了雁塔区劳动力市场,正好市场的职工杨莲同志要去把西京公司4320厂的8位下岗职工送到用人单位见面。于是,骑上自行车,我们一同出发了。路上,我们聊了起来。我问:“为什么不把供需...  相似文献   

13.
狼语     
《党课》2010,(6):122-122
加拿大生物学家法利·莫厄特曾经专门研究过狼的习性,他发现北方冻土地带的狼会以不同声音传递信息——狼的叫声变化很多,音域很宽,远远超过其他野兽。狼会嚎叫、啼叫、嗽叫、狂吠,也会发出颤声与哼声,  相似文献   

14.
“浮躁”,辞海上解释为轻率,急躁。浮躁不仅表现在做事上,思想、生活、做人等许多方面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浮躁”显现。比如,做人不诚实讲实惠,处世无原则讲圆滑,生活不节俭乱攀比,学习不扎实摆架子,工作不投入搐应付,等等。这些“浮躁”带给个人、家庭、社会的负面效应绝不可小视,尤其是领导干部,更应尽力戒之。  相似文献   

15.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兵团企业不可避免地。要在国内外市场上与众多强手展开激烈的竞争。有人把这种竞争形象地比喻为“与‘狼’共舞”,仔细思之,不无道理。 与“狼”共舞,首先看你有没有与之“共舞”的胆识。其实,竞争是客观的、必然的,由不得你的主观选择。如果连“舞”都不敢,那你只好自动退出“舞台”。 其次是看你有没有与之“共舞”的条件,即要有强健的筋骨,扎实的内功。因为竞争是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没有强健的筋骨,没有扎实的内功,没有坚韧的耐力,你就不可能长久地“舞”下去,结果只能被淘汰出局。 再次是看你有没有与之“共舞”的“舞技”。竞争虽然是无情的、残酷的,但又必须讲究章法,遵循“游戏规则”,你才能“舞”得精彩,“舞”出水平,以变应变,高人一筹,进而赢得对手。 愿兵团有更多的企业在与“狼”共舞中锻炼得更加成熟。  相似文献   

16.
一项调查表明,相信算命的人有点上升,对迷信活动感到无所谓甚至持纵容态度的,也不是极少数。迷信活动不但乡村有,城市也不少。不是吗?有些地方新项目开工仪式,要烧香拜佛;不少餐馆商店供上观音菩萨,来“保佑”生意兴隆;有人出差旅行要择“黄道吉日”;不坐车号有“4”的出租车……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迷信作祟,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在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很多人内心浮躁,想发家致富,但又不想付出劳动,于是就试图借助于神秘手段来把握自己的命运。近几年来,一些媒体不适当地炒作,对迷信、伪科学的活动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把企业推向了竞争激烈、变幻莫测的市场。企业处在社会经济急剧变化的风口浪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股份制改造、结构调整、职工下岗分流以及“破产法”的实施,不仅使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且对企业职工的思想行为、经济生活、精神状态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时下,一些基层领导干部浮华躁动,缺乏吴金印式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的革命精神,不仅制约一个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领导干部的形象,影响了干群关系,这种“浮躁病”必须引起人们的警惕。心浮气躁哗众取宠“浮躁病”的明显特征是轻浮急躁、华而不实,“临床”症状为:理论上浅尝辄止。“浮躁病”患者平时不愿看文件、学习有关材料,一遇学习或如坐针毡,摇摇晃晃;或一知半解,夸夸其谈,如墙上芦苇、山间竹笋,却俨然一副学富五车的样子,傲视下级,动辄以教训的口吻说话。政治上官欲熏心。求官心切,专谋个人晋升,不问事业兴衰、百姓冷…  相似文献   

19.
对于“艰苦奋斗”问题,可以说,人们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它是我们党的传家宝;说陌生,是因为近几年渐渐不大有人讲这个东西了,即使有人讲讲,也往往被认为是过时的滥调。这几年,一些人似乎通过观念更新,把它给更新掉了。似乎在实行改革开放,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不需要艰苦奋斗了。那么,在新形势下,我们真的不需要倡导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了吗?  相似文献   

20.
力戒浮躁     
浮躁,就是心浮气躁,不冷静,不沉着,是工作学习的大敌。君不见:商人为了最大限度地聚敛财富,大兴“假”、“冒”、“伪”、“劣”之风;明星为了能一曲走红、一剧打响,不惜动用一切关系资源;一些党政领导干部甚至是高级领导干部身上也有了一股浮躁之气,为了能尽快出“政绩”,捞取更大的功名利禄,大搞一些不讲科学规律,不顾实际情况,不惜劳命伤财的“形象工程”、“景点工程”,危害极烈。为什么浮躁之风愈演愈烈,因为浮躁的背后是名、利、权的速成。最典型的莫过于跑官要官和制假贩劣现象的泛滥与猖獗。尽管随着中央反腐倡廉力度的加大,不断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