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6 毫秒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组织法规定,县以上的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有14项职权,归纳起来就是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人事任免权;省级人大常委会、省级人民政府所在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大常委会以及民族自治地方的州、县人大还有立法权。党的十七大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相似文献   

2.
按照地方组织法和立法法的规定,较大的市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民族自治州、自治县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需报经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但是,相关的法律并没有规定批准的具体程序,这就使各地在立法工作中产生不同的理解和做法。较大的市和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权有一个]变过程。从建国初期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起民族自治地方就拥有立法权,只不过当时不叫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而叫单行法规,由民族自治机关制定,而不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但其中的关键词始终是自治和变通,这是体现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保证。至于较大市的立法权则…  相似文献   

3.
《辽宁人大》2010,(9):28-28
宪法赋予较大的市立法权 错误。宪法并未赋予较大的市地方立法权。宪法只赋予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相似文献   

4.
姚安县人大常委会于1980年12月中旬成立,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1980年12月15日~20日召开姚安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民主选举产生了姚安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为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相似文献   

5.
我国国情和政治制度与西方不同。我国实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依照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立法法的规定,对国家的立法权限作了划分: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制定法律;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制定行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但不得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民族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分别报上级人大常务委员会批准;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也可以制定本市需要的地方性法规,报请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  相似文献   

6.
王宜峻 《辽宁人大》2006,(11):32-32
上级人大常委会可否表彰下级人大常委会?回答这一问题首先得搞清楚上下级人大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国家权力机关,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地方组织法还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相似文献   

7.
1979年12月29日,上海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依照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选举产生了上海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的正、副主任和委员,同时将市革命委员会改为市人民政府,选举产生了上海市市长、副市长。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宪法规定,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这就是民族自治地方自治立法权的宪法渊源。2015年立法法修改后,地方立法主体扩容。修改后的立法法第七十二条第二款规定,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  相似文献   

9.
按照中共河南省委的部署和省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及宪法、选举法、地方组织法的有关规定,河南省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工作于2006年12月1日开始进行,2007年4月30日,该项工作全部结束。  相似文献   

10.
文川 《辽宁人大》2010,(9):25-25
31年前的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诞生58周年的日子。就在这一天,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决策:通过关于修正宪法若干规定的决议和修订后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从此,我国县级以上地方国家机关中增加了一个让众多国人颇感生疏而又新奇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设机关——地方人大常委会。  相似文献   

11.
地方人大常委会考评同级人大代表没有法律依据。我国宪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受原选举单位的监督。第一百零二条规定,省、直辖市、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原选举单位的监督;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选民的监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和地方组织法也作了相同的规定。  相似文献   

12.
俞远兵 《公民导刊》2013,(11):46-46
<正>根据宪法、地方组织法、选举法、代表法的有关规定,笔者认为,地方人大常委会考评同级人大代表没有法律依据,是不合适的。常委会的性质决定不可。地方组织法规定,常委会是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为代表履职服务的机关,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常委会的职权决定不可。地方组织法规定,常委会的职权包括立法权、监督权、选举任免权、重大事  相似文献   

13.
1979年7月,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正宪法若干规定的决议和地方组织法规定,地方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委会。根据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1979年12月27日,江西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选举产生了省五届人大常委会。30年来,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围绕省委重大决策部署,依法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在探索、开拓和创新中不断前进、发展、提高,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保障和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本刊将开设"地方人大常委会设立三十周年"专栏,以连载方式,系统地回顾总结省人大常委会设立三十年的工作历程,并陆续刊登全省各地人大工作者撰写的纪念文章。  相似文献   

14.
正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全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州和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地。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也是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工作内容。延边州人大常委会设立38年以来,在州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履行职权,积极推进民族自治地  相似文献   

15.
《公民导刊》2016,(6):16-16
正宪法第116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立法法第75条第2款规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但不得违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不得对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专门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  相似文献   

16.
根据立法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相似文献   

17.
宪法和法律明确授权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并目.可以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但应当理清思路的是,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与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其内涵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在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时,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通过制定和修改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笔者认为:当前制定和修改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主要是对国家法律作出具体实施性的规定较多,变通和补充规定的较少,制定和修改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工作尚未转向依法开展变通工作上来。  相似文献   

19.
1982年以来,全国民族自治地方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权力,积极慎重地开展民族立法工作,相继制定了许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这对于保障民族自治地方行使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自治权利,进一步发挥各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发展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祖国的统一,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坚持和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人大论坛》2012,(12):49-49
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贵州省设立贵阳市观山湖区的批复,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有关规定,为召开好贵阳市观山湖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贵州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确定观山湖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为169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