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君强 《学习月刊》2014,(6):105-105
一、民族预科教育科研概况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特殊层次,是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和管理有自身规律。这些规律是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根基和生命力,研究它就是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蓬勃发展内在驱动力的积极探寻。除了这些理论问题,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教学和管理中不断出现的实际问题也是有意义的研究客体。  相似文献   

2.
党的正确领导是促进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各族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保证,而全面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对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少数民族专门人才,促进边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确保民族团结、社会政治稳定大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实现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目标,就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切实重视和加强高素质少数民族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民汉学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配置;全面推行少数民族学校双语教学,普及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推进对外教育交流与合作,为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引入更多的人流物流财流智流信息流;加强少数民族学校管理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为少数民族教育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3.
在少数民族地区贯彻“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的关键是提高少数民族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的主渠道是办好各类、各级民族学校,要充分发挥民族教育在提高劳动者素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民汉双语教育一直是我国建国以来的重要举措.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双语教育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国家稳定、民族融合,有利于提高民族教育质量,提高少数民族个体文化素质,增加升学就业率,增强少数民族生存技能,促进社会流动,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缩短少数民族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的差别,使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现代化的过程中跟上时代步伐.  相似文献   

5.
同德县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园)67所,在校学生7088名。近年来,全县各级党政组织认真贯彻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方针,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教育“三制”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使全县的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民族高校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是新时期高等院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党的十六大所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任务的关键环节。如何依据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规律性和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特殊性,加强和改善民族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是我们每一个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应当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民族院校在培养少数民族高等人才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着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的理解和认同不足、课堂主渠道作用发挥不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重视不够等问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的认同和理解,注重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充分挖掘"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等,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社会主义民族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工作,在继承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民族干部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提出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管根本管长远的大事、围绕“两个共同”民族工作主题培养民族干部等新观点,丰富了党的民族干部教育理论,对提升我国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素质和推进民族地区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晓东  田超 《世纪桥》2014,(4):37-38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思想素质教育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浅析了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刍析了在新媒体下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马亚平 《党史文苑》2012,(16):74-75
加强和改进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工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国家的团结与稳定。因此,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是中央提出的新世纪的伟大战略目标。目前民族地区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还有一段差距。要实现这一目标 ,关键在人才的培养 ,即依赖于民族教育的发展。要发展民族教育应该考虑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 ;必须遵循因地制宜和特殊政策相结合原则 ;发展民族教育应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以实现与全国教育协调发展 ,进而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与进步。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民族教育也只有主动适应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才能解决民族地区知识贫困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做更大的贡献.因此,必须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特别是要加快发展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邵春亮同志是大连理工大学电信学院教授,少数民族预科班班主任,中共党员。邵春亮同志1960年从大连工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86年起担任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班主任。退休后被学校聘为礼聘教授,继续担任少数民族预科班班主任和专业课教学工作。从教近50年来,特别是从事民族教育工作23年来,他身在三尺讲台,心系祖国边疆,  相似文献   

14.
民族院校肩负着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巩固民族团结的重任,做好党建工作意义重大。当前,民族院校党建工作的开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应从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组织建设、领导班子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加强改进,提升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5.
准确把握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重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这一指导思想,对确保民族地区同全国其他地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保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协调民族关系,保持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与繁荣的重要条件。本文就我国在保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方面取得的成就,针对存在的问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如何保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建设和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对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素质提出新要求,创新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模式和培训策略成为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实践》2011,(9):F0003-F0003
内蒙古师范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学校之一,自治区重点大学,是培养基础教育、民族教育师资和蒙汉兼通少数民族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是自治区中学教师培养中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基础教育与民族教育改革发展研究中心,被誉为“民族教育的摇篮”。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已培养输送各类毕业生16万余人。  相似文献   

19.
推动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培养和造就优秀的民族干部队伍尤为重要。近年来,我省立足省情和发展实际,突出民族特色,探索民族干部教育培训新模式,使民族地区的执政骨干队伍不断壮大,素质不断提升,开创了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孙懿 《实践》2006,(4):19-21
构建和谐社会,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应该引起广泛关注和重视,这是由我国多民族的国情、民族之间发展差距的存在以及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等因素决定的从社会群体层面看,我国有56个民族,人口超过1 亿,占总人口的8.41%,分布上呈现“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西部12省区少数民族人口为7600多万人,占西部总人口的21.54%,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92%。除陕西省外,其他省区少数民族人口都占有相当比例,有的高达95%以上,并设有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地方。改革开放以来,许多的少数民族人口向中部及东部地区流动,使民族杂居的深度和广度呈现更复杂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