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族是一个有着古老悠久的文明史的民族。在水族民间文学艺术宝库中,丰富多彩的水族民歌历来引人注目,不少广为流传的优秀作品被收入了各种民歌选集之中。特别是水族双歌已为从事水族民间文学艺术的搜集、整理、研究工作的同志早进行研究,俱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水族双歌,尤其是寓言性双歌,在各兄弟民族的民歌中有它自己的特殊性”;有的说:“双歌,是水族寓言性的说唱文学”;也有的认为“水族双歌是由水族民歌向说唱  相似文献   

2.
当我们怀念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而死的著名散文家、诗人李广田同志的时候,不但会想到他写下的许多优秀作品,而且会想到他对发展我省民族民间文学所作出的贡献。今天,迅速抢救被林彪,“四人帮”摧残而濒于灭绝的民族民间文学,已经成了一项迫切的工作,因此,回顾李广田同志对发掘、整理民族民间文学的许多见解,学习他在这方面所取得的宝贵经验,无疑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前半叶的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立耘 《思想战线》2003,29(1):98-102
云南有着得天独厚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资源 ,系统全面地对这些资源的发掘、整理与研究已经历了近百年历程。从 2 0世纪初开始发现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文学价值与学术价值 ,到 2 0世纪 5 0年代~ 60年代民间文学的大规模搜集与整理、 70年代末及 80年代的系统研究 ,直到 90年代以来的多维研究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形成了一定的特色 ,但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刊编辑部收到甘肃天水师专范三畏同志来信说:“我喜欢《思想战线》,因贵刊关于西南民族民间文学的介绍文章很吸引我。我喜欢诗歌,自然也关心新诗形式的探讨,而贵刊这类文章中关于民歌的介绍,又颇能给人在这个问题上以很大的启发和帮助”。范三畏同志在读了本刊一九七八年第一期载的《历史悠久、绚丽多姿的白族民间文学》后,提出“我想知道白族民歌是否也像旧诗词一样,句子要求平仄的交互,它们与汉族五七言诗歌的渊源影响是何种情况”等。现请该文作者张文勋同志答复如下:  相似文献   

5.
三十年来贵州民间文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年来.贵州不仅搜集和出版了大量民间文学资料,相关学者还从不同角度对之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其成果形式体现为各民族的"文学史"或"民间文学概况"、民间文学论文集、单篇研究文章、科研项目等,所涉及的体裁包括神话(舍史诗或古歌)、传说、故事、民歌、谚语、戏剧等.其中有关神话的研究文章数量最多,又以苗族民间文学的研究成果居首位.总体来看,贵州民间文学文本的研究相当薄弱.研究方法陈旧,理论创新不足.  相似文献   

6.
民间文学与版权纠纷郭语桥民间文学界的版权纠纷最多。为什么会发生这个问题,我想就我的所见和经验谈一点看法。民间文学的“四性”及著作权保护的“四难”民间文学既是“文学”,就有一般文学共有的特点,一但采录编译为书籍出版,就跟一般的文学著作一样受版权保护。但...  相似文献   

7.
自1976年10月,企图全面篡夺国家权力的“四人帮”被打倒后,我国文化学术的正常活动迅速恢复了。民间文学方面也没有例外。过去短短三年中,这方面的机构组织、干部培养、搜集研究及书刊出版等,都在极积进行,表现出一种葱茏气象。现在且把1979年的活动情形,约略叙述于下。  相似文献   

8.
杨光楣同志在《思想战线》1979年第5期发表的《〈哀牢夷雄列传〉质疑》(以下简称“列传”),引用地方志书,对“列传”述及的历史人物、事件进行辨析,对“列传”的真伪提出看法,有助于深入探讨李文学起义。我个人多次到哀牢山区及附近十余个县调查李文学起义,虽谈不上有什么研究,但搜集了一些资料,觉得杨同志的看法值得商榷。现写出管见,就教于杨同志和读者。杨同志根据方志指出“列传”不少记载之失实,是可以的。但是,仅仅根据方志的记载就否认“列传”真实却可能失之偏颇。  相似文献   

9.
陆卫明 《人民论坛》2023,(11):35-39
毛泽东同志在做调查研究、写调研报告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在调研前做好准备工作、调研时深入搜集材料、调研后详细分析总结材料;调查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开调查会、解剖麻雀、做到胸中有“数”、使用阶级分析方法等;调查研究时坚持的基本原则包括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问题导向以及领导干部需要“亲身出马”;撰写调研报告时,侧重使用第一手材料、突出分门别类的叙事逻辑、语言注重准确性与生动性相结合。毛泽东同志做调查研究与写调研报告的宝贵经验,为当前全党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学习与实践》2007,(5):1-1
段宝林:男.1934年生于江苏扬州。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民俗、民间文学的研究与教学。曾讲授“中国民间文学”、“民俗学”、“民间文化学名著选读”、“歌谣学”、“故事学”、“民间长诗研究”等课程十余门。现为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俗文学学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推动和促进云南省各民族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发展,更好地为边疆各族人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云南省将举办民族民间文学评奖活动。评奖范围是指省民族民间文学工作者、爱好者、歌手、诗人、作家,从一九七七年一月至一九八一年十二月所搜集、翻译、整理的在全国各地公开发行的报刊杂志上发表或出版的我省各民族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包括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史诗、叙事诗、谚语、谜语)以及民族民间文学的研究论文和著作等,也包括用少数民族文字整理发表、出版的民间文学作品和论著。但创作及文人文学,根据民族民间文学改编或创作的故事、诗歌等不在评奖之列。评奖标准强调作品的真实性、思想性和艺术性,论文要求结合实际,有独到见解。评奖采用群众与专家结合的办法,自下而上,由群众推荐,专家鉴定,最后由评奖委员会评定。得奖作品按一、二、三等发给奖金及奖状,有的授予荣誉奖。  相似文献   

12.
贵州是苗、布依、侗、水、仡佬等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各个少数民族都有其独具特色、丰富多采的文学、音乐、舞蹈及工艺美术。解放后,贵州省作协为抢救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成立了民间文学工作组,做了大量的民间文学资料搜集,整理和编印工作,编印了大批贵州各民族文学资料及出版了《苗族民间故事先》一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文革”期间,资料遭到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族文艺事业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1980年5月贵州民间文艺家协会成立,并创办了民间文学期刊《南风》。协会广泛吸收民间文学、民间工艺美术、民间戏剧、民间音乐等方面的专业工作者及业余爱好者参加。对主省开展民族民间文艺的搜集整理、丛书的编辑出版以及民族文艺的理论研究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使全省民族文化艺术收集、整理,研究工作出现了繁荣景象。发表出版了如苏晓星的《民间文学散论》、杨昌国的《苗族舞蹈与巫文化》、李瑞歧的《贵州侗戏》、潘朝霖的《傩文化论文集》等论著。据不完全统计,从1949年至1993年,全省有50余人在省内外各级报刊上发表民族文化艺术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和资料约310篇。出版民族文学,音乐、戏剧、舞蹈、工艺美术方面的专著、论文集、资料巢等各类图书共116种。全省民族文比艺术研  相似文献   

13.
小县大文化     
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山区小县,用什么来吸引世界的眼球?天台提出了"小县大文化"的概念。在建设特色文化强县的实践中,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早在20世纪80年代,天台就开始了民间文化搜集挖掘工作,开展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俗称三套集成)的普查整理工作。目前,搜集和挖掘的范围涉及民族语言、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18个大类。  相似文献   

14.
80年前,钟敬文先生在《民间文艺学的建设》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民间文艺学”的学科名称,指出民间文艺学的学科内容,“就是关于民间文学的一般特点、起源、发展以及功能等重要方面的叙述与说明”.简言之,民间文艺学是一门研究民间文学的学科,在现行学科目录中,该学科就被称为民间文学.  相似文献   

15.
朱国良 《青年论坛》2014,(6):108-112
用法律手段保护民间文学艺术是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化”进程的需要,也是保护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问题首先是由发展中国家提出来的,发达国家中对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相对较弱.比较法视阈下,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尽可能既要与现行国内国际立法实现有效对接,又要坚持立法重构,以有效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传承、记录、整理和汇编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白秀娥诉国家邮政局、国家邮政局邮票印制局侵害其剪纸作品著作权纠纷案件,经人民法院依法审理,终于有了结果。纠纷发生之后,当事人双方对白秀娥的剪纸作品“是否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应当适用何种法律”存在重大分歧,引起舆论界和法学理论界的关注,加上《乌苏里船歌》著作权纠纷案件、我国的民间文学作品被外国人改编用于商业等案例,在全国范围内激发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7.
民族民间文学中存不存在帝王将相?如何对待民族民间文学作品中的帝王将相?这个问题早在文化大革命前就已有了争论。在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却利用这个问题,把所有民族民间文学作品都打成反社会主义的“毒草”,一大批包括各民族歌手在内的党的民间文学工作者,被诬蔑为“搞封建文化”、“全盘继承”、推销“旧礼教、旧思想、旧文化”的“复辟派”,是“配合民族头人实行复辟的现行反革命”,也是“帝国主义的别动队”,等等。一时乌云滚滚、百花凋零,许多善良的同志被批斗、被开除公职、被投入监牢,有的竟被逼至死,含冤九泉。粉碎“四人帮”以后,全国各地的报刊  相似文献   

18.
侗族,分布在贵州、湖南和广西三省毗邻的广大地区,人口约一百余万。他们在开发和缔造我们的伟大祖国的漫长岁月中,创造和发展我们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有不可磨灭的功绩。 侗族民间文学就是侗族人民为充实我国各族人民的文学艺术宝藏,为发展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而作出的重要贡献之一,很值得我们搜集、整理和研究。由于侗族还没有文字,侗族民间文学是靠那些著名的歌师、歌手和一般群众一代一代地口头相传下来的。主要形式有传说、故事、诗歌、礼俗歌、童谣等,生动具体地反映了侗族人民的生活、思想、感情、劳动、愿望,很受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19.
1952年冬,中央民族学院马学良教授率领一个调查组去贵州省台江县调查苗语并搜集苗族民间文学资料。亡友邰昌厚君(苗族)参与了该次调查,于11月26日在台江县城关区的台拱寨记录了一则《关于“吃鼓藏”的传说》。这份资料1954年曾由我译成汉文,虽经三十多年风风雨雨,幸喜没有散失。  相似文献   

20.
谭达先博士是澳大利亚籍华裔、中国民间文学杰出的理论家,载誉与我国钟敬文教授,俄罗斯李福清教授并列为研究中国民间文学三大巨人之一。已出版著作42种,可谓著作等身,其中尤为著名的有《民间文学与元杂剧》、《中国评书评话研究》、《中国民间文学概论》、《中国二千年民间故事史》、《中国的解释性传说》、《论港、澳、台民间文学》等。正在撰著的有《中国三千年笑话史》、《再论中国民间文学》、《论海外华侨华人民间文学》(暂名)等三种。有的书用英文向欧洲介绍,有的书有葡萄牙文版本,不少书被列为台湾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