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国有企业发展现状表明,行政垄断仍然是国有企业垄断的主要形式。行政垄断规制改革的措施是:采用激励性规制措施,提高规制效率;引入竞争前提下的民营化;完善管制法律体系,建立独立规制机构;正确选择管制与民营化的顺序;改进反垄断法立法观念。  相似文献   

2.
行政垄断是当代中国社会体制转型时期的产物,它的存在严重扭曲了市场竞争,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损害了社会公众利益。规制行政垄断应建立统一的可竞争市场,构建合法、高效、科学、稳健的行政权力运作机制,建立和健全反行政垄断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3.
行政垄断行为是阻碍和破坏我国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顽疾之一。该问题屡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的主要原因便是相关法律责任制度的不甚健全。因此,构建合理的行政垄断法律体系,对于规制行政垄断行为无疑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广东省某市政府强制交易案例出发,探讨行政垄断相关法律问题,以期为其责任体系构建提出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由于计划经济、利益分配多元化、法制建设滞后等原因,现今我国经济中存在浓厚的行政垄断色彩。严重的行政垄断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降低了经济效率,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甚至加重了社会腐败与两极分化。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彻底的政企分开,注重程序控制与实体审查相结合,完善与强化监督体系,应是有效规制行政垄断的重要手段与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5.
简论行政垄断构成要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垄断的主体是行政主体或行政人;行政垄断的客体具有多重性;行政垄断的主观方面包括目的和动机,目的是限制或排除其他经营者的竞争行为,动机是取得非法利益;行政垄断的客观方面是滥用行政权的行为.行政垄断是行政主体或者行政人,为使本地经营者攫取或维护垄断地位而实施的限制及排除市场竞争的滥用职权行为.  相似文献   

6.
行政垄断是指行政机关(包括享有行政权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干预市场竞争的行为。在我国当前的市场垄断行为中,行政垄断无疑是首当其冲的。行政垄断根深蒂固,危害严重,治理难度极大。但是,行政垄断不能根除,市场经济体制就无法建立。本文笔者想讨论行政垄断的表现形式和形成原因及其危害,从而探讨反行政垄断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7.
政府滥用行政权力形成的行政垄断是阻碍正常经济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当前对于行政垄断的学术研究与相关立法颇为不足.作者从法律角度对行政垄断作了较为周全的理论思考,在行政垄断的界定及其归责等问题上提出一些独立见解,并对反行政垄断问题作了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8.
垄断就是指在市场交易中,少数当事人或经济组织,凭借自身的经济优势或超经济势力,对商品生产、商品价格、商品数量及市场供求状态,实行排它性控制,以牟取长期稳定超额利润的经济行为。作为垄断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自然垄断、技术垄断和行政垄断等,各种垄断形式显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特别是行政垄断。这里所讲的行政垄断就是指国家经济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以行政权力来排除、限制或妨碍企业之间的合法竞争而引发的经营性垄断,它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9.
浅析行政垄断与中国反垄断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杰  易正春 《理论学刊》2003,(5):125-126
我国的市场经济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轨而来 ,由于并未经历过西方发达国家充分发展的自由市场经济阶段 ,政府干预经济的现象普遍存在 ,在市场竞争运行领域主要表现为国家行政权力对自由竞争的干预和破坏 ,使得当前市场经济中的行政垄断现象层出不穷。行政垄断不能根除 ,市场经济体制就不能建立。因此 ,必须采取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特别是法律的手段对行政垄断予以综合治理。从长远来看 ,制止行政垄断应主要依靠法律手段。因此 ,将行政垄断纳入反垄断立法范畴是中国反垄断立法的必然选择。一、反对行政垄断是中国反垄断立法以及实践的…  相似文献   

10.
分析政治与行政二分理论的基本内容,以及在该理论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影响,即政治视野下的过度规制,行政视野下的过度滥用,可以提出:应该在政治与行政双重视野下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在避免过度规制的同时加强行政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专家参与行政决策的目标是实现决策理性,其功能是实现权力制约,其定位是表达中立利益。专家参与行政决策有两种错误倾向。在充分考虑国外完全市场化的专家参与模式基础上,应改革我国政府主导的官方咨询机构垄断的专家参与模式,构建以官方和民间咨询机构合作的专家参与模式;此外,还应当建立和完善专家选择机制、专家回避机制和同行制约机制,对专家参与行政决策的不当行为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和加入WTO后的要求 ,我国行政规制改革应着重于全面清理规制项目 ,制定全国统一的《行政规制项目表》 ;改革许可认可、资格认证、标准检查等制度 ;建立健全行政规制的各项制度。  相似文献   

13.
一 (一)行政垄断的本质特征 行政垄断是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的行政违法行为。行政垄断所凭借的不是一种经济优势,而是一种行政权力优势,即所谓超经济力量。这种优势是通过对行政权力的滥用表现出来的。这里所说的“滥用”主要包括“不合法”和“不合理”两类。“不合法”包括没有法律授权、超越法律授权、违反法定标准等等;而“不合理”则主要是指违反市场规律和政府理性目标。可见,所谓对行政权力的滥用是指“政府  相似文献   

14.
行政垄断对中国社会的危害贯穿于现代市场体系的建立、企业的生产效率与生产机制、公众的合法权益、社会公平与公正、政府威信以及对WTO的承诺等方面.其形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为此,中国在未来的反垄断立法中,应当反行政垄断:既要反行政垄断结构又要反行政垄断行为;行政垄断执法机构既要有行政机关又要有司法机关;既要追究行政垄断的行政责任,还要追求其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5.
中国体育产业的行政垄断主要包括三种形式:行业性垄断、地区性垄断和行政性公司。体育产业行政垄断体制改革有助于提高体育产业的总体效率,推动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国家在转轨期选择了对体育资源进行控制是体育产业行政垄断体制形成的主要原因,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残存、渐进式改革的制度诱致、封建文化传统的根深蒂固是体育产业行政垄断体制形成和延续的路径依赖原因。未来体育产业体制改革可从三方面着手:政府主管部门逐步退出体育市场,并负责对体育产业进行有效监管;弱化体育产业中的垄断因素,控制体育市场垄断行为;继续扩大体育市场的开放程度,引入新的体育市场竞争主体。  相似文献   

16.
一、行政垄断——渐进转型经济中最严重的腐败形式之一行政垄断即政府部门为保护本部门或本地区所属企业利益,通过法律、行政法规或规定的形式,维护这些企业的市场垄断地位,阻止竞争市场形成的行为,也称法定垄断。行政垄断是政府通过法律、行政法规或规定的形式取得的,主要是为了维护本部门、本地区所属企业的利益,这在渐进改革的国家比较容易出现。在中国这样的渐进转型经济中,一些政府部门通过行政垄断的方式来阻止市场竞争,维护本部门、本地区所属企业的利益,属于典型的腐败行为。1.行政垄断是经济渐进转型的结果行政垄断是从…  相似文献   

17.
行业性行政垄断在中国铁路运输业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对中国铁路运输业的生产效率进行评估发现,其生产效率并不理想.为了提高我国铁路运输业的生产效率,必须打破行政垄断体制,进行市场化改革.西方发达国家对铁路运输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给我国铁路运输业的市场化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我国铁路运输业的市场化改革,必须在适度拆分的基础上引入新的竞争主体,实行政企分开,进行非对称规制,并避免过度竞争.  相似文献   

18.
日本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本自20世纪80年代初进行规制缓和的行政改革,经过多年的发展,行政审批项目大幅度减少,改革的社会成效显著。分析日本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历程及其特征,并比较我国正在进行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借鉴其成功的经验,是很有意义的。一、日本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背景日本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主要体现在规制缓和的改革中。在日本,行政审批制度以特许、许可、认可等多种形式存在,是社会性规制与经济性规制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政府主导型国家,日本在五六十年代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市场经济尚不成熟的时候采取政府全面干预的模式,有…  相似文献   

19.
行政垄断——中国经济转型中最严重的腐败形式之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行政垄断——渐进转型经济中最严重的腐败形式之一行政垄断即政府部门为保护本部门或本地区所属企业的利益,通过法律、行政法规或规定的形式,维护这些企业的市场垄断地位,阻止竞争市场形成的行为,也称法定垄断。行政垄断是政府通过法律、行政法规或规定的形式取得的,主要是为了维护本部门、本地区所属企业的利益,这在渐进改革的国家比较容易出现。在中国这样的渐进转型经济中,一些政府部门通过行政垄断的方式来阻止市场竞争,维护本部门、本地区所属企业的利益,属于典型的腐败行为。1.行为垄断是经济渐进转型的结果行政垄断是从计划经济向市…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性经济 ,而行政垄断是一种限制竞争或破坏竞争秩序的行为。为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 ,应通过反垄断法的外部强制及行政体制、财政体制和公务员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来遏制行政垄断 ,建立一个全国统一和竞争性的市场环境 ,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