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真腊原为扶南属国,在扶南之北,六世纪以后,真腊逐渐兴盛,摆脱了扶南的控制,并于七世纪上半叶最后兼并了扶南。 关于真腊兼并扶南之事,在中国史书中以《隋书》的记载最早。《隋书·真腊传》载道:“其王姓刹利氏,名质多斯那,自其祖渐已强盛,至质多斯那,遂兼扶南而有之。死,子伊奢那先代立。”成书稍晚的《北史》也有《真腊传》,所记与《隋书》同。《旧唐书》和《新唐书》则有不同于《隋书》的记载。《新唐书·真腊传》载道:“真腊……  相似文献   

2.
柬埔寨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东南亚国家。据我国史籍记载,公元一世纪,已以“扶南”的国号而出现。七世纪,扶南为其北部属国真腊所取代,建立了真腊王国。八世纪初,分裂为北部的陆真腊和南部的水真腊。八世纪后期,为爪哇的夏连特拉(Sailendra)王朝所征服。802年,阇耶跋摩二世(Jayavarman Ⅱ,802—850年)重建了真腊王国,开始了柬埔寨历史上存在六百余年的吴哥王朝时期,并以光辉灿烂  相似文献   

3.
柬埔寨是东南亚地区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中国和柬埔寨是亲密友好的近邻,有着传统的友谊,在将近两千年的漫长岁月里,两国使者屡次往来,通商贸易不断,文化交流频繁,载入了中柬和平友好关系的光辉史册!而中柬两国文化的交流是这光辉史册中的动人篇章。扶南时期早在公元1世纪后期,中国同扶南的友好交往便开始了。扶南是柬埔寨建国时的国名。它建立于公元68年,到7世纪上半叶,被真腊所取代,扶南时期存在近6个世纪。据我国史书记载,公元84年(东汉章帝  相似文献   

4.
要想确切地指出婆罗门教是何时和如何传入老挝是不可能的。然而我们知道,公元6世纪扶南为其北部的属国真腊所征服,后来真腊又分为两部,即上真腊(安南西部的老挝)和下真腊,因而婆罗门教在老挝广为传播,为大多数民众所信奉。在公元8或9世纪,老挝成为柬埔寨帝国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老挝尤其是万象和琅勃拉邦,间接地接受了印度婆罗门教的宗教思想。结果婆罗门教(湿婆教、毗湿奴教)在这些地区得到了繁荣。婆罗门教在老挝的盛行,可以由该国的碑铭和文物得到证明。拉孔山(老挝)的梵文碑刻由六行诗组成,包括三个诗节,用赞歌的韵律写成,刻在拉孔山顶部沙岩石柱的东北  相似文献   

5.
柬埔寨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公元一世纪时,当地就已建立了国家,中国史籍称之为扶南国。六世纪中叶后,逐渐为其属国真腊所取代,存在约五百年。关于“扶南”国名的来源,众说纷纭,但一般认为:“扶南”系古代孟——高棉语汇bnam,即现代柬语词汇 phnom 的音译。我国有些史籍也将其译为“夫南”或“跋南”。  相似文献   

6.
在概述古代柬埔寨的历史时,作者们显然大都喜欢采用“扶南”、“真腊”这样的中文名称来称呼该国“先吴哥时期”(公元802年以前),而不使用“柬埔寨”或其他的当地名称(更确切地说,是转化为当地名称的梵文名字),虽然其中的一些名字,诸如婆拔补罗(Bhavapura)等,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了,这可能纯系语汇问题,然而,如果有可能,譬如能在高棉语汇中找到解释这些中文名称的根据,从而有助于弄清这个国家的历史的话,是会具有一定意义的。但是,迄今为止,人们尚未对“真腊”这个名字作为合乎情理的解释,至于现行关于“扶南”一词的解释,从语音学角度看大概还算说得过去,但并不那么有把握。我们在下文中将谈到这一点。而且我们很容易看出,给这个国家命名的这  相似文献   

7.
柬埔寨考古专家认为,柬埔寨货币的历史是从扶南王国开始的。吴哥时期(9至15世纪):柬埔寨扩大了本土疆域,在全国修建了很多辉煌壮观的寺庙,与此同时,商业也有了发展。但是,在1296年至1297年间随当时中国使节出使柬埔寨的周达观在其所著《真腊风土记》一书中并没有说到发行和使用货币一事,其原因  相似文献   

8.
在柬埔寨史研究者中,长期以来存在着一种看法:经过约两个世纪水、陆真腊的分裂之后,公元802年阁耶跋摩二世结束了水、陆真腊的分裂,完成了真腊的统一,宣布了国家的独立,从而宣告了一个新的王朝——吴哥王朝的建立和开始。因而,公元802年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年份而被载入史册。公元802年在柬埔寨古代史上的意义是无容置疑的。但上述意见中关于这一年结束了水、陆真腊的分裂,完成了真腊的统一的说法却有着可商讨之处。在这一年,阁耶跋摩二世在摩诃因陀罗山(即荔枝山)选建新都,并在这里宣布了国家的独立,他本人正式登位为王,这些人们不存在疑义和争执。  相似文献   

9.
公元七世纪至十六世纪,在柬埔寨历史上称为“真腊王国”时期。公元八世纪初叶至九世纪,真腊王国分裂为两部分:北部多山,称“陆真腊”,又称“文单国”;南部临海,称“水真腊”。该国虽然一分为二,但仍各自多次派遣使节访华,与我国交好。特别是在公元771年(唐朝大历六年),陆真腊副王婆弥来华访问,可以列为中柬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关于这次访华,史书记载简略,我们研究也不够,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有待解决。为了“抛砖引玉”,笔者不揣冒昧,想就“婆弥访华”一事提出几个问题,进行初步考证,浅谈几点看法,以求教于专家、学者、读者。  相似文献   

10.
扶南,是柬埔寨最古老的王国,也是东南亚最早兴起的最强盛的国家。它存在了六百余年,不仅对柬埔寨本国以后的历史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而且作为当时东南亚的强国,在促进东西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试就其兴起和发展的情况进行论述,并初步探讨其原因。“扶南”这名称,源出于我国史籍。清代曾钊所编的《岭南遗书》,书中所搜集的东汉初章帝时(公元76—88年)广东南海人杨孚的《异物志》,便已提到“扶南”:  相似文献   

11.
婆罗门教(8—9世纪改革以后称为印度教)产生于古印度,至今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根据历史记载和考古及碑铭材料,史家们断定,婆罗门教曾超越印度国界,于古代传入东南亚地区,成为爪哇、扶南、真腊、占婆、暹罗等古王国的主要宗教,对这里人们的政治、思想意识、建筑艺术、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产生过重大影响。这些地区的人民后来虽然以小乘佛教或伊斯兰教为主要信仰,但婆罗门教的影响在人民生活中至今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译自英文刊物《东南亚研究》,新加坡大学出版社出版,1982年3月号。作者肯尼思·阿·霍尔系图弗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比较经济历史学助理教授。文章阐述了扶南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联系所谓“印度化”问题,着重论述了海上贸易对扶南发展的深刻影响,反映了西方学者扶南研究的动态和观点,可供参考和借鉴。全文分《扶南的起源》、《扶南霸权的扩张》、《扶南在五世纪的变化》、《结论》等四部分,篇幅较长,谨依次陆续译出。  相似文献   

13.
明命帝,名阮胆,字日,1791年出生,阮朝开国皇帝嘉隆帝之四子,其母陈氏。1820年即皇帝位,改元明命.成为越南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阮朝的第二代皇帝。明命帝在位二十一年,到1840年去世,终年50岁,庙号圣祖仁皇帝。明命帝在位期间勤于政务,崇尚孔盂之道,完善了吏制官秩,整饬武备,重新厘定丁田赋税,镇压农民起义,战暹罗,征哀牢,南攻真腊,开疆拓土,最终奠定了阮朝疆域。明命是阮朝思想和制度的缔造者,他的主要哲学思想如天人感应、无为与有为的辩证、历史观、尊崇儒学、为帝王之道等是对越南封建思想的继承和发…  相似文献   

14.
元人周达观所写的《真腊风土记》,因为文献珍贵、价值连城,早已为中外学者所注重,有关译本、论著也较多。周氏是1296年随元朝政府使团出访柬埔寨(时称真腊)的,同年3月从浙江温州乘船出发,4月抵占城,7月到达真腊首都吴哥,使团在真腊停留了将近一年,1297年6月乘船回国,8月底到达浙江宁波。关于这次出访,除《真腊风土记》以外,其他史籍均没有记载;就是《真腊风土记》的记载,在“总叙”条也只有那么几句。因  相似文献   

15.
公元五世纪的转变根据传说,扶南新王朝世系被认为是起源于更加印度化的半岛国家盘盘,范师蔓在位期间这个国家已经处于扶南统治之下。在关于范师蔓征服的记载里,强调盘盘统治者是印度婆罗门的保护者,这似乎与扶南统治者的习惯很不相同。中国史籍《梁书》对扶南王位的继承作了这样的记载:“扶南人闻之(盘盘统治者),举国欣戴,迎而立焉。复改制度,用天竺  相似文献   

16.
《东南亚》1986,(4)
堂明国是老挝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国家。“堂明国应建于公元一至二世纪,即与扶南、林邑的建国时间大致相同”。“真腊……北与道明(即堂明)接”。所以,堂明国的位置“大概是在现在老挝川圹。川圹,老挝名为Tran Nink(镇宁),声音颇近于道明”。关于堂明国的族属,申旭同志认为:“堂明国是吉蔑人建立的国家。……堂明国的主体民族是吉蔑族。”笔者认为堂明国是僚人建立的国家,其主体民族亦为僚族,而不是吉蔑族。  相似文献   

17.
研究元代的中柬关系,还得从《真腊风土记》谈起。一二九六年,浙江温州人周达观随元朝使团访问柬埔寨(当时被称为真腊),回国后写成《真腊风土记》一书。周达观在该书的“总叙”中,对当时的中柬关系下了“遂得臣服”的结论。一九○二年,法国学者伯希和年《远东法国学校校刊》第二期上发表了《真腊风土记笺注》一文,伯氏在该文的“绪言”  相似文献   

18.
结论我认为,扶南五世纪的印度化同下列情况有关,那就是它丧失了中国国际贸易的东南亚主要中间站的地位。扶南政策的转变基本上是因为国际海上航线向马六甲海峡的转移,也由于内部的政治改组。面对着贸易收入的丧失,扶南统治者被迫改变政策,把注意力转向国  相似文献   

19.
《真腊风土记》柬文本及其译者李添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柬埔寨作家李添丁,曾读过于越南西贡出版的中文本《真腊风土记》,在他翻译的第一部《真腊风土记》柬文本序言中,对周达观所著的《真腊风土记》给予高度评价。他写道:“这本书是一部研究柬埔寨历史的宝贵资料。迄今为止,有关柬埔寨的任何历史书籍和教科书都没有超过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李添丁本人爱好历史,他阅读过许多法国学者和其他西方学者撰写的有关柬埔寨历史的著作。他认为,这些著作和论文大多写的不完整,  相似文献   

20.
自发表了《扶南封建论》(载《东南亚》1987年第3期)一文后,料定会有回应。果见陈显泗同志发表有《史学问题之争首先是研究方法之争——对(扶南封建论)的答辩》(载《东南亚纵横》1995年第1期,以下简称《答辩》),马上仔细拜读了。然而,拜读之后,却感到很有些遗憾。 我的《扶南封建论》一文的副标题是“——与陈显泗同志商榷并兼论东南亚古代社会历史发展的特点”。该文是想从与陈显泗同志关于扶南社会是奴隶社会的观点进行商榷入手,说明扶南的社会性质不是奴隶社会,而是封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