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城市青少年犯罪中,犯罪青少年对其实施犯罪过程的难易程度有不同的主观评价。评价的差异一方面受到犯罪人主体特征的影响,如犯罪人的年龄、性别及犯罪经历等,另一方面也受到犯罪实施过程的条件因素影响,如犯罪的组织形式、犯罪手段的运用、犯罪工具的使用等。以上分析从多个侧面描述和揭示了青少年在犯罪进程中所特有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2.
“暴力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少年生理心理的特殊性,决定了暴力文化对青少年暴力犯罪心理塑造的极大倾向性。暴力文化通过大众传媒这一主导传播方式形成特定的文化氛围,置身于该效应场中的青少年通过对暴力文化的选择加工、角色扮演、自我强化等环节形成暴力犯罪行为发生机理。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对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互联网的普及应用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互联网上的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就是其中之一。文章主要分析了互联网上的色情信息、暴力信息以及互联网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对青少年形成性犯罪心理、暴力犯罪心理和诈骗犯罪心理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防范措施,以期对解决这一现实严重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实施犯罪有一鲜明的特点,就是使用暴力,这是由于在其成长和生活过程中倾向于采用暴力方式解决矛盾,形成了稳定的暴力犯罪发生机制。因此,预防青少年暴力犯罪,有必要从罪前、罪中、罪后三个阶段展开干预。  相似文献   

5.
未成年人暴力犯罪与早期教育及其心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成年人犯罪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社区、学校、家庭等的共同参与,综合治理。但是在家庭的早期教育环境中,哪些方面对未成年人暴力犯罪有更直接的影响,暴力犯罪的未成年人有什么样的心理特质,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了解家庭的早期教育方式与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关系, 以便改善儿童的早期教育环境,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为预防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筑起第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在青少年犯罪者背后到底是什么动力使其形成犯罪需求。犯罪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实施犯罪的内部动力。犯罪人的需要与犯罪诱因是青少年犯罪动机形成的主要来源。同时,青少年的个体心理因素,家庭教育以及当前的学校应试教育都影响着青少年犯罪动机的形成与实施。  相似文献   

7.
据美国联邦调查局最新统计资料表明,青少年暴力犯罪在美国有很大比例的增长:1.在所有的暴力犯罪案件中,有近一半的是25岁以下的青少年;2.从1987年到1992年,由于用武器进行的暴力犯罪而被逮捕的青少年增长了75%  相似文献   

8.
激情犯罪是犯罪嫌疑人在情绪极不稳定的情况下实施的一种突发性的暴力犯罪。在当前青少年刑事犯罪中激情犯罪所占比例大,造成的后果严重,本文分析了激情犯罪发生的心理原因、主体特点及预防对策,目的是强调对于青少年激情犯罪,从根源上预防比发案后单纯打击更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帮派是指由25岁以下青少年参与的,三人以上固定成员、有组织和活动规则的从事犯罪与非行的青少年犯罪团伙。青少年帮派犯罪不同于成年人的有组织犯罪,其犯罪人具有特殊性,而且所谓的“帮派”也是与成人的犯罪组织有明显的区别。但是,青少年帮派也有可能为成人犯罪组织所利用甚至发展成为黑社会(性质)组织,因此,有必要针对青少年帮派的特征和形成因素进行探讨,进而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和矫正的措施。最终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维护社会的有序和稳定。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网婚”源于好奇心理的驱动;宣泄压力来获得交往的需要;对与异性交往的渴求;社会其他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青少年“网婚”将会导致曲解婚姻家庭观、缺失责任感;出现早恋;形成不良性格;贻误学业;引发超前消费。应加强传统伦理道德教育,增强青少年的道德自律意识;组织开发适合青少年的绿色网络游戏;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功能;规范网络婚姻网站的经营和管理。  相似文献   

11.
美国总统克林顿在1月25日一年一度国情咨文中声称,要下大力气解决国内社会问题,减少暴力犯罪,降低犯罪率。在过去的5年里,美国的暴力犯罪——谋杀、强奸、杀害等犯罪活动增长了18%左右,青少年犯罪率增长了49%以上,青少年因为杀人而被  相似文献   

12.
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指导是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心理品质,顽强的意志和改善适应环境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一定条件下,由心理性原因引起的行为问题可以导致品德性问题,而品德性行为中也含有情绪性格异常等心理因素,两者互相交错、渗透,有时难以严格区分。如果学校德育工作中忽视了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忽视对青少年人格素质的整体培养,把思想品德教育同心理健康指导割裂开来,那么就会影响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使之流于形式。 据报道,某市5万名学生中18%以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缺陷和心理疾病。某地大、中学生中有16.7%的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问题。部分青少年的不健康心理具体表现在性格,情绪和行为上的偏异,导致社会适应不良,严重影响学习,影响身体,甚至成为学生逃学、出走、死亡、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如果仅仅依靠通常意义上的思想品德教育,收效是不大的。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体的违法犯罪行为是违法犯罪机遇与违法犯罪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违法犯罪心理起决定性作用。而违法犯罪人员违法犯罪心理的形成,与其性格中的缺陷,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而这些性格中的缺陷,又是违法犯罪人的不良习性的重要表现。研究违法犯罪人的性格特征,对于查明具体违法犯罪的原因,正确研究违法犯罪人主观方面的各种因素,对于违法犯罪人的教育改造,以及在刑事侦查过程中选择正确的策略方法等方面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我国出现了并非由生活、经济所迫,而是贪图享受而卖淫的一些女性,使得女性性罪错人员的性格特征研究具有意义。本研究以女性性罪错人员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该类人群在性格上的一些特征,以期对该类人群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原因的探究,以及女性性罪错人员的教育改造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预防机制之构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社区对预防青少年犯罪有着重要的预防功能、教育功能、塑造功能、感化功能、治疗功能、控制功能等特殊优势,可以为青少年提供其生存的优良环境,其成长的肥沃土壤,其身心健康的道德驯化的益友和心理矫治的良师。可以说,社区环境的优劣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从组织机构、教育管理、环境治理、矫正等四个方面论述了社区在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教育矫正青少年犯罪人方面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遇到"心理挫折"现象在现代社会各种矛盾交汇和沉积的时期是难以避免的.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也是当代青少年对社会适应性反应的一种结果.只是这种心理现象在当代青少年的各种社会生活中日趋多发且恶化,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对形成当代青少年"心理挫折"的诸多主客观因素及其恶性反映,有分析、有例证地充分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犯罪动机是指推动犯罪人进行犯罪行为的内部动力。作为最重要的犯罪心理成分,犯罪动机的形成有不同的模式。了解这些模式,对于研究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根据已经进行的研究,笔者认为,可以将犯罪动机的形成模式归纳为如下几种:一、犯罪入的需要→犯罚动机模式这个模式意味着,犯罪动机是由犯罪人的需要直接转化而来的。大量的犯罪动机是犯罪人需要的直接体现。犯罪人的需要是犯罪人对其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条件的依赖状态。在犯罪人的需要中,有许多内容是和普通人相一致的,例如,对财物的需要,对性的需要等,与…  相似文献   

17.
据上海有关部门报告,十年间,被查获的青少年作案人员增涨了2.28倍。调查表明:在这些青少年作案人员中,都普遍存在着个性缺陷或人格不健全的异常情况。 个性缺陷又称人格缺陷,它介于正常个性与变态个性之间,有不健康或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特征。而个性缺陷中,偏执型人群最具有典型性。这主要由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因素所造成。其特点表现为固执刻板,敏感多疑等。我们认为,青少年时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教育转化,培养其自我意识,重塑健康人格,是完全能改变其性格的。用美育重塑健康的人格,通过诱发活动,寓…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已成为社会亟为关注的问题,而对聋哑青少年的违法犯罪,仍没有引起整个社会的足够重视,处于被人遗忘的角落。构成聋哑青少年失足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与健全青少年犯罪的共同方面,又有聋哑人的特殊因素。从共性来看,他们也和健全失足青少年一样,道德品质差,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不劳而获、损人利已等不良思想日积月累,这是构成他们违法犯罪的内在原因,而社会大气候的影响,则是构成聋哑青少年犯罪的外部诱发因素。从特殊性来看,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聋哑青少年心理和生理发展的不平衡,是…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2017年各省市中级以上人民法院判决的25岁以下青少年犯罪相关判决书的研究,分析出青少年犯罪案件分布规律,即罪名主要集中在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盗窃罪、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影响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因素为教育因素、经济因素和重点犯罪的治理因素;预防治理青少年犯罪的措施应当是提高义务教育率、加强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脱离学校和家庭;严格控制娱乐场所,减少青少年与毒品接触;重视对青少年犯罪人的教育、感化与改造。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除家庭、学校、社会等不良因素影响外,其不成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不良的人格特征是他们走向犯罪的内在原因,了解特征和掌握青少年的犯罪心理、犯罪动机和不良人格特征及矫治的内容方法,对我们在少年审判工作中寓教于审,教育、感化、挽救少年犯有很大的帮助和极其重要的意义。一、少年犯罪心理矫治的概念少年犯罪心理矫治,就是对已形成犯罪动机和犯罪意识的个体,或已实施了违法犯罪行为的少年,通过深入分析和诊断他们犯罪心理原因和特征,确定矫治改造方案,纠正和消除犯罪动机,矫正其特有的人格障碍和缺陷,从而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