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讯问工作是讯问人员与犯罪嫌疑人面对面进行的侦查活动,具有直接对抗性。讯问过程中,犯罪嫌疑人通常会使用反讯问手法阻碍讯问工作,妨碍查明案件事实,甚至导致讯问工作陷入僵局。反讯问手法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切断言语信息交流渠道、传递虚假信息、传递部分信息和公然采取暴力动作进行抵抗。讯问人员要熟悉各种反讯问手法,以掌握的案件事实和有力证据为基础,利用犯罪嫌疑人反讯问供述中的矛盾和弱点,采取适当的对策,迫使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其罪行。  相似文献   

2.
绑架案件是一种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性犯罪案件。该类案件呈现出案前多有预谋、案中留有相关线索和证据、时空跨度大、结伙作案多、犯罪嫌疑人讯问中畏罪心理比较突出等特点。对绑架案件嫌疑人的讯问要遵循熟悉研究案情、采取恰当的突破方式、查清犯罪嫌疑人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深挖犯罪的基本思路。同时,还应从犯罪事实和犯罪证据两个方面宏观把握对绑架案件嫌疑人的讯问。  相似文献   

3.
侦查讯问是由侦查人员依照法定程序以言词方式向犯罪嫌疑人查问案件事实和其他与案件有关情况的一种侦查行为,由双方面对面进行,具有直接的对抗性。在讯问中,犯罪嫌疑人通常会使用反讯问的手段,想方设法的阻碍讯问工作向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方向发展。因此,对犯罪分子的反讯问行为进行研究,分析其中的原因,得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对我国的侦查讯问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离间”,即在具有敌对性质的社会活动中,一方对另一方采用的“合者使离,亲者使疏”的斗争策略。讯问中的“离间”,是审讯人员为查清共同犯罪中的每一成员的全部犯罪事实,所采用的一切可使其分化瓦解,互相揭发,交代共同犯罪罪行及所知犯罪线索的讯问技巧。 共同犯罪者被抓获隔离后,大都在趋利避害的心理支配下权衡着交代还是不交代  相似文献   

5.
审查逮捕阶段提审犯罪嫌疑人制度是指侦查监督部门在审查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阶段作出是否批准逮捕决定之前,对涉案的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的制度。对此制度,《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九十七条有所提及:在审查批捕中如果认为报请批准逮捕的证据存有疑问的,可以复核有关证据,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该规定赋予检察机关对存疑的报捕案件有提审犯罪嫌疑人的权限,但是并未将此列为必经程序。审查逮捕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它关乎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这一刑事诉讼根本任务的实现。因此对于审查逮捕阶段提审、讯问犯罪嫌疑人具有相当程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在讯问实践中,侦查人员所使用的各种讯问方法中,情感感化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而且实际功效也是非常明显的。情感感化作为一种重要的讯问方法,有其自身特有的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效地运用情感感化方法,能够获取犯罪嫌疑人的真实口供,挖掘出新的线索,查清案件事实。然而,已有文献资料对情感感化的论述比较粗略,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剖析,多是一些经验性的总结,尤其是在情感感化具体方法这块比较空白,对该方法的实用价值评估过低。  相似文献   

7.
侦查讯问是侦查人员和犯罪嫌疑人之间面对面的较量,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处理好侦讯双方的人际关系,取得犯罪嫌疑人的尊重和信任,才有可能获取犯罪嫌疑人真实的口供。可见,侦查讯问中侦查人员对犯罪嫌疑人的人际吸引是讯问的关键,是获得讯问成功的重要因素。讯问中的人际吸引要拆除侦讯关系中的心理栅栏,要建立侦讯双方的“相容”关系。人际吸引还受到邻近吸引、权威效应、仪表吸引和特质吸引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侦查讯问是获取犯罪嫌疑人口供,查明案件事实的一种重要侦查手段。完善我国的刑事侦查讯问制度必须坚持从国情出发,从价值观上借鉴两大法系的合理因素,一是要借鉴当事人主义的正当程序原则,突出侦查讯问的程序价值,以公正的程序获取公正的事实,二是要注重讯问过程自身的价值,即实体价值(结果价值),在两大价值之间追求平衡,实现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以推进诉讼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侦查讯问是侦查人员和犯罪嫌疑人之间面对面的较量,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处理好侦讯双方的人际关系,取得犯罪嫌疑人的尊重和信任,才有可能获取犯罪嫌疑人真实的口供。可见,侦查讯问中侦查人员对犯罪嫌疑人的人际吸引是讯问的关键,是获得讯问成功的重要因素。讯问中的人际吸引要拆除侦讯关系中的心理栅栏,要建立侦讯双方的“相容”关系。人际吸引还受到邻近吸引、权威效应、仪表吸引和特质吸引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参照适用指导性案例是案例指导制度运行的核心环节,但是在现有的裁判文书中,指导性案例的援引率较低,相关规定亟待改进。就参照适用的前提条件——案件事实相似性的比较来说,现有规定中“基本案情”的表述过于宽泛,而相关研究成果使用的“实质事实”“关键事实”等表述在一定程度上过于强调案例指导对判例制度的借鉴。作为相似性比较点,指导性案例中的“案件事实”更适合用“重要事实”来表述,其含义是体现创新规则的事实。这种界定更符合案例指导在中国司法语境中的准确定位。作为相似性比较的基本方面,案件事实决定着法律适用,应当成为法官参照指导性案例时主要考察的对象。这一结论可以从司法运行的一般原理、判例法的历史经验、裁判文书的现状等方面得到支持。具体到案件事实相似性的确定方式而言,在程序方面主要存在着法官主动检索和庭审中回应诉求这两种程序性方式:前者需要以裁判要点和规范目的为指引,并结合裁判理由部分的论述;后者则需要更多地引入英美法系中普通法运行的经验总结。而确定案件事实相似性的实体方式,则需要借助于法律适用方面的相似性进行对比和检验,特别是在考察体现创新规则的重要事实是否相似时,还需要结合方法论的因素。以案件事实相似性的分析为开端,案例指导制度还需要在更多方面继续完善。  相似文献   

11.
侦查讯问是获取犯罪嫌疑人口供,查明案件事实的一种重要侦查手段.完善我国的刑事侦查讯问制度必须坚持从国情出发,从价值观上借鉴两大法系的合理因素,一是要借鉴当事人主义的正当程序原则,突出侦查讯问的程序价值,以公正的程序获取公正的事实,二是要注重讯问过程自身的价值,即实体价值(结果价值),在两大价值之间追求平衡,实现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以推进诉讼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诉讼中的证明对象,是指案件中必须由司法机关或当事人依法运用证据予以证明的案件事实。明确诉讼证明对象,河以使办案人员始终目标阴确,注意力集。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工作,既不疏漏案件中必须查明的事实,也不为与案件无关或枝节的事实所纠缠。但诉讼证明对象的内容及其分类,是~个比较复杂又有争议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当抓住“案件事实”这个中心,从实体法和诉讼法两个方面所涉及的问题大展开。实体法方面的事实是直接决定案件的根本所在,而诉讼方面的事实则是解决实体法事实的保障,两方面缺一不可。这在三种诉讼。-Zj都是一样…  相似文献   

13.
在大多数案件中,侦查人员的讯问与犯罪嫌疑人说谎是相互伴随的,也就是说犯罪嫌疑人说谎有着其必然性。谎供作为犯罪嫌疑人最常用的一种反讯问手法,其实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谎供可以被分为三个类型。一定的心理形成机制促使谎供的出现。谎供是可以被识别和应对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检察机关审查起诉中按“自报”处理的犯罪嫌疑人总量一直呈上升态势。自报身份刑事案件频发损害了司法的严肃性与公信力,同时,在犯罪嫌疑人主体身份上“当查未查”更有可能导致错诉漏诉.伤及无辜。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案件实体因素和办案程序缺胳均有可能导致自报身份案件增多.但“真性”自报身份案件与“假性”自报身份案件存在本质区别。要减少“真性”自报身份案件,应以公诉引导侦查,督促公安强化侦查力度,并采用“多讯问、四比对”措施强化公诉审查力度;要消除“假性”自报身份案件,应对犯罪嫌疑人身份认定标准进行相应的修正,提高对于网调常住人口信息的认可度,对于有前科记录的犯罪嫌疑人可不做自报处理.同时运用网络传输电子身份信息。  相似文献   

15.
试论“突审”的定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突审就是刑事诉讼法的“讯问犯罪嫌疑人”,是依法采用的突击讯问,是最后拿下案件的有效措施;必须强调它的突然性、战机性,在犯罪嫌疑人没准备好对付审讯人员对策之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审出真实供述;它是在获取部分证据,又难以获取全部证据的条件下实施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刑事立法是直接将共同犯罪限定于故意犯罪范围 ,而台湾刑法、澳门刑法没有规定共同犯罪概念 ,理论上认为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某个特定犯罪。大陆法系国家一般在狭义上使用共犯术语 ,因此 ,往往没有规定共同犯罪的概念。尽管存在上述差别 ,但不同国家和地区刑法规定与刑法理论都注意到了罪刑相适应原则在共同犯罪中的体现 ,并且在共同犯罪内涵认识上 ,都体现了主客观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毒品案件审理过程中各类言词证据的收集,既要反对“口供是证据之王”的观点,更不能片面地理解“零口供”,只有全面的掌握案件事实,运用辩证的逻辑推理,才能使言词证据成为认定毒品案件的可靠手段。即:做好毒品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口供)的讯问笔录;全面收集证人证言;对查获的毒品交专门机构做出定性鉴定结论;言词证据应由实物证据来检验;严禁刑讯逼供和其他非法方式收集言词证据。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侦查阶段的律师地位辩护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是其他各项诉讼权利得以充分行使的基础和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除自己行使外,还需借助辩护人的有效帮助,才能真正发挥辩护作用。刑事诉讼法第33条规定;“公诉案件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同法第96条规定:“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斥、控告。”由此可以看出,辩护人参加诉讼的时间是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但是犯罪嫌疑人聘请的律师又可以于侦…  相似文献   

19.
一、犯罪案件中只有被告人的口供可否定案“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这一口供使用规则除了适用于单一被告案件外,是否还适用于共同犯罪案件?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存在三种不同看法: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在交代自己罪行的同时,检举揭发同案被告人的共同犯罪事实,仍然属于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一部分,不能看作证人证言;第二种意见认为,同案被告人的攀供,其内容既然是检举揭发他人犯罪行为,实际上他也是就自  相似文献   

20.
面对犯罪嫌疑人翻供,侦查人员在思想观念上,要充分认识到翻供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积极行使辩护权的一种方式,既不能简单地认为翻供毫无根据,又不能片面强调翻供的可信性,而是要在这二者之间寻求平衡,以积极理性的心态来认识和看待翻供。在此基础上,侦查人员还要从厘清翻供机理、辨别翻供真伪,强化证据意识、客观全面收集证据,提高讯问水平、规范取证行为,根据案件性质、围绕细节讯问,加强工作衔接,防止串供、翻供等方面,结合案件客观证据材料,运用多种方法,预防和应对犯罪嫌疑人翻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