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习过程中,在明确了主要问题之后,应抓住重点问题,联系司法实际,着重提高应用逻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应明确:思维形式;思维形式的规律;形式逻辑是怎样研究思维形  相似文献   

2.
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思维形式主要表现为概念、判断和推理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形式逻辑不研究思维的具体内容,只研究思维形式的规律和规则。它是我们司法工作者在审判实践中应该掌握的必要工具。形式逻辑虽然不能解决思维在具体内容上是否正确的问题,而只能解决思维在形式的结构上正确与否的问题,但这并不能否认形式逻辑作为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辅助工具的作用。这也如同语法科学能使遣词造句合乎规范一样,形式逻辑可以帮助人们严密地进行思维,以达到概念明确,判断  相似文献   

3.
关于法的阶级性和社会性的讨论,无疑是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为了使讨论真正集中在一些理论原则问题上,而不致由于使用概念的不同陷入无谓之争,我建议我们应首先明确什么是法的阶级性?什么是法的社会性? 什么是法的阶级性?法的阶级性可以有多种表述,但最集中概括的表述就是指:任  相似文献   

4.
张千帆 《行政法学研究》2007,(3):114-119,130
考虑欧洲联盟的司法审查机制,主要涉及到两个层次的问题。首先,司法审查可以依靠什么法律依据——更明确地说,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运用什么法律基本原则?其次,司法审查应该采取什么标准、严格到什么程度?欧洲经验表明,这些问题的妥善处理对于共同体法治的建构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论证据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所说的证据,是专指刑事诉讼中的证据而言的。应该如何分析证据这一概念?证据究竟是什么?证据是否就是客观事实?证据有没有主观性?这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和任何概念一样,证据这个概念也有它的内涵和外延。明确概念内涵的主要方法是下定义,明确概念外延的主要方法是分类。  相似文献   

6.
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有两种: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这两种思维形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不能互相代替又不能截然分开。形象思维的逻辑形式是什么呢?形象思维的逻辑形式和抽象思维的逻辑形式,有着紧密的联系,存在着某种对应的关系。狄德罗说过:“诗人善于想象,哲学家长于推理,但在同一意义下,他们的作为都可能是合乎逻辑的或不合逻辑的。”狄德罗这里所说的逻辑也就是  相似文献   

7.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明确规定,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此即为我国的“口供补强规则”。正确理解和适用该规则,必须明确以下几个问题:补强证据的直接证明对象是什么,是口供的真实性还是犯罪事实的真实性?补强证据的范围是什么,或者说哪些证据可以作为口供的补强证据?对口供的补强应达到什么样的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8.
人究竟要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法律与人又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法律的最终价值何在?法律对人需求的满足应到怎样的程度?当人偏离其本质时,法律应不应核、能不能够进行干预和匡正?这些是本文所要讨论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论语言描述与形象思维的关系及其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曾经肯定黑格尔老人的一句名言:“一切事物都是推理。”思维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推理的过程。各种形态的思维都应是有规律可循的。关于形象思维反映客观事物的形式和规律,拙作《论形象思维的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提出了粗浅的看法。这里再就语言描述与形象思维的关系及其规律性谈一些不成熟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宪政观念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大学生的宪政观念应怎样培养 ?诸如此类的问题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本文作者在法律系二年级大学生中组织了一场关于“良性违宪”问题的辩论和讨论。通过讨论 ,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关于宪政的某些观念和观点。讨论中大学生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问题主要有 :“良性违宪”的“宪”指的是什么 ?“良性违宪”的主体是谁 ?“良性”与“恶性”的界线是什么 ?应怎样评价“良性违宪”的实际效果 ?应怎样看待宪法与改革的关系 ?等等。同时 ,大学生们还分析了“良性违宪”在我国产生的原因 ,提出了加强和保障宪法实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法学》1985,(1)
一、西周宗法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简要说明它对我国古代法律的影响。二、成文法的公布有何历史意义?我国第一部封建成文法是什么?它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三、我国法制史上唯一的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献是什么?它以什么学说作为指导思想?请简要说明这部文献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四、我国人民调解制度创立于何时?当时人民调解的主要形式有哪几种?这种人民调解制度的优点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按照国家要求,国办律师所到 2000年 10月底整体改制完毕,县区以上全部改为合伙所或合作所,而多数律师所可能要走合伙建所的道路。由国办所向合伙所转变具体怎么操作 ?律师合伙发起人的条件是什么 ?如何认识优势互补 ?什么是最佳组合 ?合伙律师所的发展应经历哪些阶段 ?合伙人之间的地位怎样确定 ?合伙负责人与一般合伙人之间权利义务应否有区别 ?合伙所的管理应遵循哪些规律 ?这些都是亟需认真研究并解决的问题。尽管各地的合伙律师所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合伙律师所的发展仍处在初期阶段,在摸着石头过河。   律…  相似文献   

13.
法律思维及其对法治的意义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法律思维即法律思维方式 ,主要包括思维定势 (法律观念、价值等 )和思维方法 (法律推理、解释、论证以及思维程序 )等要素。作为一种专业思维 ,法律思维是法治社会法律最基本的思维形式。运用法律处理问题首先应实现由日常思维向法律思维的转变 ,加强对法律思维方式的研究有助于法治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李政 《法制与社会》2014,(10):83-84
注销税务登记是否需要清理资产负债表中剩余存货,存货应如何清理,清理时应按什么价格作为基准申报增值税?由于现行的税收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税收执法标准和纳税人的在实务中处理法方有所出入,是两者在存货问题上存在较大的分歧。本文从法理与实务的角度探讨注销时存货处理中的增值税缴纳问题。  相似文献   

15.
坚持尊重科学规律原则,就是要适时地调整审判人员的知识结构。科学规律就是知识。尊重科学规律,就是尊重知识。尊重知识需要有知识的人。法院审判人员是有知识的,这个知识是关于法律及其运用的知识。但是在技术合同案件的审判中,为保证案件审理的质量和效率,还必须注意科学规律的作用,具备尊重科学规律所应有的知识。这个知识是什么呢?一个是知道科学规律是什么的知识,第二个是知道科学规律导致怎样一种现象的知识,第三个是知道怎样利用科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第四个是知道怎样将实践经验归结为理论的知识。这是一组关于怎样坚持尊重科…  相似文献   

16.
未成年人无行为能力应定在什么年龄?这不仅是关系到未成年人本人利益的问题,而且还关系到他人利益以及社会经济在活秩序问题。我国最近颁布的民法通则,汲取各国立法经验,总结本国司法实践,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对此作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规定。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武装警察到底有哪些权责?什么情况下可调用武警?武警车辆是否享有特权?8月27日,中国最高立法机关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武装警察法>,首次对武装警察的任务、职责、义务和权利等,通过法律形式予以明确和规范.  相似文献   

18.
授权、分权、控权——平衡行政法生存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黑格尔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命题:“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现实性在其展开过程中表明为必然性”(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行政法为什么产生、存在?其生存合的是什么“理”?有什么必要性、必然性?行政法追求的目的是什么?它实际有什么功能?怎样发挥其功能?这是行政法基本理论要回答的问题。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的学说即构成行政法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1988年《中国地方志》第4期发表了我的《检察专业志编纂工作刍议》一文。该文曾简要提及检察专业志应隐喻检察工作的基本规律于检察事业的记述之中,即隐“纲”于文的问题。为此,全国检察战线一些同志曾多次来信要求介绍具体做法,询问隐“纲”于文的“诀窍”,并提出“检察专业志是否有承担体现检察事业规律的任务?”如果说有,那么检察事业本身又有些什么规律?如何体现这些规律?等等。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一探讨,并就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20.
正长期以来,在很多海内外学者的视野中,官当主要被看做是中国古代特权法的一个例证,是一个重要但却简单和清楚的制度,因而鲜有对其作深入的研究,尤其是没有很好地从法学和法律史自身发展的角度对其考察和分析。实际上,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官当的性质究竟是什么?官当为什么出现在刑律中而又在刑律中消失?官当存废与中国古代法律发展之间有什么关系?对官当存废应如何作出法律史的解释?探讨这些问题,有助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