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论公共管理中的利益平衡——公共政策角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平衡是公共政策的重要职能。本文分析了公共政策平衡利益的四种类型,指出了公共政策在平衡利益过程中存在的五个方面问题。为了充分发挥公共政策在平衡利益中的作用,应该注意六点;提高政策执行者的素质,准确执行政策;科学的制定补偿性的政策,对利益受损者进行必要的补偿;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政府要有一定的超脱性;民主决策,提高政策质量;做好政策宣传工作,避免吃力不讨好的政策;合理兼顾各方面利益,保证大多数人特别是弱势群体长远利益不受损害。  相似文献   

2.
公共政策执行是整个政策过程中的关键,它不仅是将政策目标转化为实际效果的一个动态过程,而且还是一个协调、综合和落实各方面利益,实现政策公正性和价值性的重要环节。但是公共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各种现实因素,常常会流变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和地方保护主义,导致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缺失,使公共政策的价值性遭遇流失性风险。为了防止公共政策在执行中流变,要加强协调、综合各个方面的利益,增强执行主体的政策认同,同时优化政策执行流程和建立健全有效的政策执行机制,从而保障公共政策的正义性和价值理性。  相似文献   

3.
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公共政策执行的好坏决定着公共政策实施的程度和范围。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政府在施政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主体单一化、利益矛盾化、权威柔弱化的偏误,这些偏误不可避免地引致了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无序和混乱。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关键问题就是行政机关、利益集团、公民等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问题,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就是不同群体之间不断协调利益冲突从而在利益层面实现纳什均衡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利益博弈是研究公共政策问题极为重要的视角之一。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实际上就是多元利益的博弈过程,本文以房价调控政策为例,分析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多元影响因素,并从利益博弈的角度探讨了导致公共政策执行失灵的原因,试图研究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公共政策作为一种制度类公共产品。是政府等公共机构制定、实施的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与准则.是政府进行社会性利益分配的主要形式。公共政策的制定,从政策需求到政策形式的表达,经历了一个从需求知识、专业知识、技术知识到政策知识的转换过程。而公共政策的制定。则是公共政策网络中政策需求者、政策倡议者、政策设计者、政策制定者、政策执行者、政策评估者的利益均衡与合作收益。只有实现公共政策当事人各方的利益均衡与合作收益。这一公共政策才会得以持续。  相似文献   

6.
地方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利益主体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多元利益主体相互竞争和博弈的情形下,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实际上就是各个利益主体的博弈过程。将地方政府置于核心地位,通过建立上级政府、其他地方政府、非政府组织机构、受益群体、目标群体这五方利益群体的“钻石”模型,全面分析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各主体的利益博弈,有助于深入探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利益取向偏差现象,最大程度地实现合作博弈,维护社会利益均衡,推动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政策执行是达到政策目的关键步骤,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与政策有关的利益主体围绕政策进行的利益博弈往往影响政策的有效执行。本文从前我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困境的现象透视,从地方利益、政府利益、集团利益等多个角度分析导致公共政策执行陷入困境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悖论现象充斥于农村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并极大地影响了其政策绩效。这些悖论既包括政策决策的国家视角与政策执行的社会路径之间的矛盾、体制性冲突引发的政策梗阻现象,也有政策执行主体自身目标与价值观的冲突。农村公共政策悖论的存在,本质上是利益和文化多元性的客观反映。因此,减少政府层级、合理界定多元主体的利益边界,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包容性文化,是有效缓解农村公共政策悖论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9.
公共政策对社会影响深刻而广泛,目标群体的利益格局一般都要受到影响。当代中国公共政策的目标群体主要是社会各阶层成员,社会阶层之间在政策制定、执行、评估与反馈等诸多环节作用迥异,基于这种差异形成的政策利益分配机制会导致政策失灵。为防止或消除"政策失灵",政府应当健全和完善政策利益分配机制,调整政策过程相关利益主体的结构,以保证政策目标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社会,公共政策作为一种正式的制度安排,日益成为政府实施公共管理、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主要手段。但是,在公共政策的运行过程中,客观存在着政府自利性的动机和失常利益的扩张,致使政府利益结构失衡,大大折损了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因此,必须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度建设、公共政策参与机制的完善及其利益调控机制的健全,以便有效地抑制政府失常利益的扩张,有效地调整不合理、失衡的政府利益结构,增强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和有效性,更好地维护和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1.
公共利益的实现有赖于政策的有效执行,但政策执行过程中却发生众多公共利益与集团利益、公民个人利益冲突的事件,致使政策执行陷入困境,公共利益难以实现。只有通过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解决这一困境。  相似文献   

12.
利益分析是公共政策分析的主要方法。作为分析客体的利益资源必然会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及后果产生一定影响。依据利益资源在资源所有者和受益者之间的流动关系中呈现的不同特点和它们在政策过程中担当的不同角色,利益资源被划分为垄断性资源、市场性资源和非常资源。  相似文献   

13.
政策执行是政策循环中的关键阶段,是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基本途径。而政策执行的核心就在于如何选择和设计有效的政策工具。作为政府政策工具和政策执行环节的政策宣传,直接影响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关系到公共政策能否实现预期的政策目标和政策效果。政策宣传不仅是一种信息工具。而且也是一种引导性工具和劝诫性政策工具,是公共政策执行的重要工具、手段和方法,具有政策信息传播功能、政策行动引导功能和政策行为劝诫功能。同时,政策宣传作为一种非强制性的政策工具,其对于目标群体的影响力又有着现实限度。因此,新时期我国的政策宣传应随着其政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创新,包括:更新宣传理念、改进宣传方式、创新宣传体制、优化宣传环境以及提升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三个代表”思想的核心和归宿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即公共利益。为实现这个目标,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通过公共财政、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等一系列公共机构的公共服务,政府行为是公共服务的载体,去实现公共利益。最大程度地表达和实现公共利益,是政府行政伦理的根本问题,而完成这个行政伦理的关键,是保证政府行为与公共利益的互动关系。政府改革正是建立和调整这一互动机制的动态变革过程。  相似文献   

15.
公共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政策问题、政策本身、人的因素及政策以外因素都会对政策的执行造成影响,导致政策执行出现偏差。为此,必须对复杂政策问题进行分解,分步实施;科学合理制定公共政策;加强对公共政策执行的监管;提高政策执行水平等。  相似文献   

16.
新公共服务是关于公共行政在将公共服务、民主治理和公民参与置于中心地位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角色的一系列思想和理论,借助此理论中的公共价值、公共责任、公民参与等理念,解释昆明市家庭服务业立法政策议题从产生形成、反复论证到被暂缓实施这一过程的原因,凸显政府公共服务精神与战略决策能力在发展民生工程、体现民主与公民权、促进公共利益实现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公民政策参与是公民通过合法途径,以政策参与者的身份直接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行为。公民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实质上是利益关系,根据这种利益关系可以对参与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公民做出界分。公民政策参与实践中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政治现实的反映,只有将公共政策体制和制度作为重要变量纳入分析视野,才能推动公民政策参与研究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8.
公安政策研究机构是公安政策科学的教育工作者、研究工作者、实践工作者和政治与社会公安活动者共同合作的场所,是融科学、知识和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安政策研究和公安政策咨询组织形式。公安政策研究机构研究目的与自身利益的关系主要是指公安政策研究机构自身利益与公安政策过程的关系。公安政策研究机构利益偏好主要类型包括:官方公安政策研究机构的利益偏好、非官方公安政策研究机构的利益偏好以及半官方公安政策研究机构的利益偏好。多元化的公安政策研究机构有利于公安利益的均衡,有利于公安政策经济、效率和效益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论政策有效执行的合法性基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为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政策的作用能否有效的发挥,从根本上取决于政策执行的效率。政策的有效执行是以社会公众对所推行政策的认同和接受为前提条件的,而政策能否被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作为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的政府在民众心目中是否具有合法性。因此,要提高政策执行效率,就必须通过提高政府行政绩效和搞好政府公共关系来夯实政府权威的合法性基础,进而增强社会公众对政策的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