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约见权”是《代表法》赋予人大代表的法定权利。某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杨某在视察时发现自己提了两年的建议仍没有办理落实,遂要求紧急约见交通部门负责人以问个究竟。对此,有人认为,这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表现;但也有人认为,人大代表个人不得随时行使约见权,应依法有序提出,由人大常委会统一安排。人大代表可随时行使约见权吗?请看本期争鸣。  相似文献   

2.
人大代表约见有关国家机关负责人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必须依法有序进行,不可随时行使约见权。代表法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根据本级人大常委会的统一安排,对本级或者下级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的工作进行视察。代表按前款规定进行视察,可以提出约见本级或者下级有关国家机关负责人。”这一规定表明,人大代表行使约见权具有法定前提,必须依法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3.
"约见权"是《代表法》赋予人大代表的法定权利,具有法律性、权威性、严肃性。但"约见权"应依法行使,而非随时可行使的权力。人大代表应依法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自觉维护法律的威严,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增强监督的有效性,为经济社会和民生事业的发展服好务。人大代表依法行使"约见权"有三个方面的益处:一是有利于规范人大代表的履职行为。《代表法》第二十二条对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4.
张永 《公民导刊》2013,(1):43-43
人大代表行使"约见权"是有前提的,不能随时行使"约见权"。笔者认为,代表随时行使"约见权"不妥,应依法有序进行。代表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根据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统一安排,对本级或者下级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的工作进行视察"。  相似文献   

5.
约见权既是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的一项权利,也是执行代表职务的一种手段。代表法第二十二条对这一权利的行使有明确规定,人大代表行使约见权必须依法有序进行,否则就是监督权滥用。一是约见的组织规定。代表约见应由"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根据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统一安排"。约见须经本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同意和统筹安排,代表不能自行其是,直接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约见要求。  相似文献   

6.
人大代表约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闭会期间人大代表在视察或调研活动中就为民代言的重大问题,约定会见各级人大常委会和一府两院组成人员,提出意见、要求,听取说明和解答的专项活动。笔者认为,人大代表可以随时按照程序行使约见权,原N~,-F:  相似文献   

7.
约见权是人大代表的法定权利,代表个人依法提出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是代表依法履职的具体表现,值得肯定。但约见权的行使应合法有序,不可滥用。人大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是闭会期间人大代表参与视察活动的一种法定形式,约见权是人大代表的法定权利。然而,人大代表行使约见权具有法定前提,即“根据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统一安排”。也就是说,代表视察要由本级人大常委会“统一安排”,其间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也应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提出”。  相似文献   

8.
《公民导刊》2012,(12):19
某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杨某到其选区视察,发现自己提了两年的—件关于公路建设的建议仍没有办理落实,遂要求紧急约见交通部门负责人,并要求当地人大立即安排。有人认为,这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表现;也有人认为,人大代表个  相似文献   

9.
四川某地出台了《人大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暂行办法》,规定人大代表可单独持证到基层调查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后,可随时约见相关部门负责人,被约见的负责人不得拖延、推诿和回避。有人认为,这一规定,从制度上进一步强化了人大代表的监督职能,增加了现场办公和及时问责的几率,有利于增强监督力度。也有人认为,现实中,官员平时都很忙,如果个个人大代表都要求约见,会不会因为约见过多而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这一规定在现实中能否行得通,还需进一步探讨并接受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10.
四川某地出台了《人大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暂行办法》,规定人大代表可单独持证到基层调查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后,可随时约见相关部门负责人,被约见的负责人不得拖延、推诿和回避。有人认为,这一规定,从制度上进一步强化了人大代表的监督职能,增加了现场办公和及时问责的几率,有利于增强监督力度。也有人认为,现实中,官员平时都很忙,如果个个人大代表都要求约见,会不会因为约见过多而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这一规定在现实中能否行得通,还需进一步探讨并接受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11.
四川某地出台了《人大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暂行办法》,规定人大代表可单独持证到基层调查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后,可随时约见相关部门负责人,被约见的负责人不得拖延、推诿和回避。有人认为,这一规定,从制度上进一步强化了人大代表的监督职能,增加了现场办公和及时问责的几率,有利于增强监督力度。也有人认为,现实中,官员平时都很忙,如果个个人大代表都要求约见,会不会因为约见过多而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这一规定在现实中能否行得通,还需进一步探讨并接受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12.
四川某地出台了《人大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暂行办法》,规定人大代表可单独持证到基层调查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后,可随时约见相关部门负责人,被约见的负责人不得拖延、推诿和回避。有人认为,这一规定,从制度上进一步强化了人大代表的监督职能,增加了现场办公和及时问责的几率,有利于增强监督力度。也有人认为,现实中,官员平时都很忙,如果个个人大代表都要求约见,会不会因为约见过多而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这一规定在现实中能否行得通,还需进一步探讨并接受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13.
四川某地出台了《人大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暂行办法》,规定人大代表可单独持证到基层调查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后,可随时约见相关部门负责人,被约见的负责人不得拖延、推诿和回避。有人认为,这一规定,从制度上进一步强化了人大代表的监督职能,增加了现场办公和及时问责的几率,有利于增强监督力度。也有人认为,现实中,官员平时都很忙,如果个个人大代表都要求约见,会不会因为约见过多而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这一规定在现实中能否行得通,还需进一步探讨并接受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14.
《公民导刊》2009,(6):15-15
四川某地出台了《人大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暂行办法》,规定人大代表可单独持证到基层调查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后,可随时约见相关部门负责人,被约见的负责人不得拖延、推诿和回避。有人认为,这一规定,从制度上进一步强化了人大代表的监督职能。增加了现场办公和及时问责的几率,有利于增强监督力度。也有人认为,现实中,官员平时都很忙。如果个个人大代表都要求约见,会不会因为约见过多而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这一规定在现实中能否行得通,还需进一步探讨并接受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15.
正如何让人大代表的法定约见权落到实处?浙江省东阳市人大常委会在约见制度建设、实践操作、跟踪见效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浙江省东阳市李宅镇正在创建"花灯小镇",但李宅村口的粮站因年久失修破旧不堪,被鉴定为D级危房,不仅严重影响古建筑的保护开发利用,而且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通过人大代表约见,群众反映多年的这一问题终于在2018年4月圆满解决。自2013年开始,东阳市人大常委会推行代表约见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基层人大代表的履职积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证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做好我区的全国人大代表、自治区人大代表约见自治区和下级人大常委会负责人、"一府两院"组成人员的工作,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厅7月16日发出通知,向有关部门提出具体要求。通知说,全国人大代表、自治区人大代表可就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执行宪法、法律、法规中存在的问题和各族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持代表证约见自治区和下级人大常委会负责人、"一府两院"组成人员。各个机关  相似文献   

17.
《人大研究》2009,(7):37-38
四川省宜宾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宜宾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暂行办法》规定:人大代表可单独持证到基层调查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后可约见相关部门负责人;被约见的负责人不得拖延、推诿和回避。那么人大代表约见政府官员随叫随到是不是现实?是否有法律依据?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人大常委会刘家华撰文认为。代表约见政府官员随叫随到合理合法。他认为,人大代表约见政府官员随叫随到,这是人大代表应当享有的一项“民意特权”,它符合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体制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8.
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视察,是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责、了解"一府两院"工作情况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代表执行职务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9.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法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如何履好职,行好权,不辜负人民的重托和时代的使命,笔者认为,关键要做到"五勤"。一要勤"看"。视察调查、执法检查是人大代表履职的主要方式,无论是视察  相似文献   

20.
正人大代表审议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是代表人民行使管理的权力,是行使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决定权和监督权的重要环节,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责的重要体现。切实加强认识和理解人大代表对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审议,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认识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