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是《邓小平文选》中论述最多的问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的基本方针,主要内容包括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两手抓”的理论,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是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小平同志多次提出“两手抓”的思想,并且多次强调两手抓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1985年,小平同志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曾经说过:“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1986年初,他又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说,精神文明搞不好,“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  相似文献   

2.
一、创见性地把法制建设列入了党的基本方针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要把加强法制作为党在新时期的一项基本方针,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1980年1月,他在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指出:“我们坚持发展民主和法制,这是我们党的坚定不移的方针。”同年12月,他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又说:“要继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这是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今后也决不允许有任何动摇。”小平同志把加强法制提到党的基本方针的高度,这在党的历史上,特别是建国以来四十多年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它从法制地位上体现了邓小平法制思想的创见性。  相似文献   

3.
在搞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小平同志一贯强调的这种“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是其“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体现。 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他说过:“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我们确定的“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永远不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是小平同志所说的“战略布局”中的一项战略任务。小平同志反复强调指出:我们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根据小平同志的指示,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问题。1992年小平同志进一步强调: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两个文明建设都搞…  相似文献   

5.
小平同志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小平同志关于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则是这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继承小平同志的遗志,就要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小平同志的重要思想,把新时期的干部工作做得更好。一、重视队伍建设,提出了“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的思想小平同志历来十分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在多次讲话中提出,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强调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早在1962年,小平同志就指出“党要管党,一管党员,二管干部。对执政党来说,党要管党…  相似文献   

6.
肖扬 《求是》1996,(12)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坚持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邓小平同志民主法制思想的精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反复强调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方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根据党中央的建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作为一条基本方针,明确地载入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相似文献   

7.
一 《邓选》三卷第一篇开宗明义提出了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问题,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第三篇,小平同志强调指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在后面的文章中,他又多次提到这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经验时提出。“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小平同志把法制提高到这样的战略高度,充分说明了法制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中,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一、宪法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相似文献   

9.
“一同国制”是我们党、是小平同志精心提出的政治设计。这个设计的构想,有其历史的渊源,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形成,逐步明确化和具体化。在最近出版的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书中,小平同志透辟地、反复地论述了这一构想。为解决收回香港主权的问题,这一构想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小平同志1982—1992年主要著作的汇编。这十年,是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后,中国人民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积累经验的十年;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十年。  相似文献   

11.
在学习《邓选》第三卷中,使我感受最深的是“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战略观点。小平同志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小平同志为什么反复强调“发展”这一战略观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的讲话中指出:“邓小平同志是无产阶级大政治家,他最善于从政治上判断形势、分析问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讲政治,注重思想政治建设不仅是小平同志自身所富有的高尚政治品德和深厚政治素养,也是他一贯强调和坚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1、坚定的政治方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路明灯。讲政治,第一位的是要讲政治方向。小平同志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问题上,从来…  相似文献   

13.
“发展才是硬道理”于光远小平同志的论述两年前,小平同志在南方几个城市视察,发表了重要的谈话,对我国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起了历史性作用。两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受到全世界普遍注意,中国人民更是欢欣鼓舞,对光辉前景信心倍增。邓小平南巡讲话中有一句名言“发...  相似文献   

14.
围绕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邓小平同志精辟地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方针。这是对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的科学总结,其中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首先,从党的基本路线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来看,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来看,“两手抓”的首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理论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其中的德育思想,是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 一 良好的社会道德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这是小平同志德育思想的政治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小平同志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有两个重大的突破。一是认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因此,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共同富裕;二是认为社会道德沦丧也不是社会主义,因此,要加  相似文献   

16.
一切为了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这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处处洋溢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处处体现着小平同志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对中华民族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真挚情感和“为中华民族之崛起”的执著追求。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科学理论。” 一、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是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首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  相似文献   

17.
南巡讲话是小平同志五年前留给我们党、我们人民和我们国家的最珍贵的精神财富,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无价之宝。在这个讲话中,小平同志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从理论上精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新的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关于计划与市场问题,是我们国家解放以来长期困扰我们的理论问题。党的十一后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究竟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经济体制,也曾争论不休。由于长时期“左”的影响,人们总认为只有  相似文献   

18.
维护稳定,是当前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小平同志特别强调国家的稳定问题,在《邓小平文选》中,就有许多精辟的论述.这些理论对于我们如何实现稳定,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的最高利益就是稳定”小平同志把稳定同我国的最高利益联系起来,明确指出:“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最大的目的是取得一个稳定的环境.我给美国人讲,中国的最高利益就是稳定.只要有利于中国稳定的就是好事.”小平同志深刻地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指出“没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就不能安下心来搞建设.”因此“我们坚定不移的原则是要有稳定的政治局面,以保证有秩序地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稳定是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重要特征.因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而不是为了剥削.由  相似文献   

19.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与“重点论”是什么关系?编辑同志: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方针。在《邓小平文选》第3卷中,努力把“两手抓”的指导思想真正落到实处,是小平同志多年来的殷切期望和具体要求。学习中,有的同志谈到...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病逝的消息传来,全国教育界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小平同志作为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对教育事业一贯高度重视,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倾注了毕生心血,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十年动乱以后百废待兴的困难时刻,是小平同志首先亲自指挥了教育界的拨乱反正,推翻了“两个估计”,恢复了包括“高考”在内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各项正常教学秩序,使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呈现出蓬勃转机。在这之后的十几年中,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长征中,小平同志总是从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考虑教育问题,从战略高度来筹划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