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国家助学贷款在我国的推行存在总体规模小、结构不均衡、违约严重、配套政策缺失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承担更多的责任,构建更有效的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明确各助学贷款实施主体的职能与责任、采取更加有效的配套措施。同时,还应该注意到国家助学贷款也不是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唯一形式,需要将奖学金、助学金和勤工俭学等与助学贷款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国家助学贷款违约情况的实证研究基础上,通过引入计划行为理论,揭示了大学生还贷行为的选择机理,从而有助于预测与化解学生还贷的违约行为。进一步地,本文在计划行为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构建高校诚信教育体系的基本策略,实践表明,这一系列策略能够有效化解大学生助学贷款的违约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大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认知、态度,及认知偏差下的行为选择、探讨相应对策,笔者对武汉大学100名贷款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认知程度、态度看法、行为选择存在差异;贷款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细节了解程度偏低;不同认知程度会影响大学生对助学贷款政策的态度看法及相应的行为选择,对助学贷款政策认知程度越高,贷款的意愿越强,还款压力越小,还款计划更加明确;贷款学生违约还贷的行为按贷款学生主观意识主要分为有意违约和无意违约两种类型,要减少两类违约行为,前者可用诚信教育和健全信用体系的方式,后者则可通过早期干预并提供充分的信息咨询和重点宣传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大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认知、态度,及认知偏差下的行为选择、探讨相应对策,笔者对武汉大学100名贷款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认知程度、态度看法、行为选择存在差异;贷款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细节了解程度偏低;不同认知程度会影响大学生对助学贷款政策的态度看法及相应的行为选择,对助学贷款政策认知程度越高,贷款的意愿越强,还款压力越小,还款计划更加明确;贷款学生违约还贷的行为按贷款学生主观意识主要分为有意违约和无意违约两种类型,要减少两类违约行为,前者可用诚信教育和健全信用体系的方式,后者则可通过早期干预并提供充分的信息咨询和重点宣传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近年来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个人信用制度缺乏、风险补偿机制缺陷以及回收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为此,我们要从建立和完善信用的法律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大学生信用体系、改进和完善贷款偿还规则以及健全政府担保机制等途径不断完善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  相似文献   

6.
国家助学贷款是解决贫困生就学问题的重要资助措施,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有力保障,但随着助学贷款运行范围的不断扩大,该项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诸多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7.
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我国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重要步骤。文章分析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优势,拟提出进一步完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构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推进国家助学贷款事业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家助学贷款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大决策,助学贷款可使需要帮助的学子得以顺利完成学业.但是目前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却相对滞缓,远远无法满足贷款学生的需求.其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生贷款拖欠率高,诚信意识差.为了促进国家助学贷款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制度;加快诚信立法,严惩失信行为;加强对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9.
2007年8月,国家助学贷款再推新举措,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开发银行在湖北、重庆、江苏、陕西、甘肃五省市开始试点实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这意味着贫困大学生可以在“家门口”申请助学贷款了,每名大学生每年贷款上限为6000元。据悉,这一助学新举措有望从明年起逐步在全国铺开。据有关专家介绍,由于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具备诸多“人性化”的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国家助学贷款出现学生拖欠还贷和银行"惜贷"等问题,主要是因为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机制的不合理性。本文从现代企业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需求出发,在国家助学贷款的准公共物品的属性基础上,建立国家助学贷款的PPP项目,实现企业、政府、高校、银行和学生五方共赢。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特征分析及现状调查,提出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具有教育和激励功能;对如何挖掘和体现国家助学贷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了探讨,提出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发挥受助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实现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国家助学贷款出现学生拖欠还贷和银行“惜贷”等问题,主要是因为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机制的不合理性。本文从现代企业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需求出发,在国家助学贷款的准公共物品的属性基础上,建立国家助学贷款的PPP项目,实现企业、政府、高校、银行和学生五方共赢。  相似文献   

13.
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9年试点、2000年推行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在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助学贷款风险大,贷款毕业生还贷能力低,社会信用机制不完善,造成了学生贷款的供求矛盾。只有充分发挥政府的牵头作用,发挥高校的中介作用,加大失信惩罚力度,提高银行的积极性,才能使助学贷款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古边 《新湘评论》2005,(6):60-60
今年秋季,新的国家助学贷款规定开始在全国普通高校全面实施。较之原有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新规定新在何处?本刊根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谈话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5.
从贵刊中,我们了解了由工商银行独家承办的国家助学贷款的有关政策,深受启发。其中介绍国家助学贷款的条件中有句话为借款人应“提供符合贷款人要求的担保”。请问,这种担保是指什么?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结合问卷调查,客观地分析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的进展情况、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建议及措施,以期积累更多的可信数据,更好地推动资助政策体系的落实。  相似文献   

17.
拍案惊奇     
《廉政瞭望》2013,(16):46-47
助学贷款要跑26个章 湖北经济学院学生黄同学反映,助学贷款需要证明、申请等各种材料+几张,学校、村委会、镇民政办、县民政局,要逐个跑到,盖了26个公章。黄同学去年入学首次办助学贷款已经盖过一次,没想到续贷还是一样繁琐,明年不会再贷了。有部分同学办了一半就索性放弃:“有这个时间和精力,还不如去打工挣学费。”  相似文献   

18.
王颖 《世纪桥》2007,(4):133-134
本文从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入手,通过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提出加强诚信教育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着力从诚信教育的环境、制度和监督机制三个方面,探索高校建立诚信教育体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浅议国家助学贷款中的大学生诚信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分析国家助学贷款中的大学生诚信现状入手,探讨造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提出要在大学生中深入广泛地开展诚信教育,建立健全大学生征信制度。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诚信缺失已成为国家助学贷款有序运转的首要障碍。分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成因,结合当前学习和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背景,从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把握申请人资格、扮演好信用中介角色等几个方面,着手推动此项惠民工程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