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口老龄化在中国的农村逐渐蔓延,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年轻劳动力的流动和其养老观念的转变、家庭收入的变化等使完善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具有了必要性。在国家政策的感召下,一些农村推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但中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许多问题:法律法规不健全;覆盖面小,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化程度低、保险功能差等。因此应从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积极性,转变政府轻视农村社会保障的观念;构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系统体系等方面来努力,建立一个多层化的、高保障水平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2.
<正> 近年,在深入开展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的同时,青岛市针对农村治安需要,大力开展农村技防建设,农村技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青岛市农村治安现状目前,青岛市农村总的形势  相似文献   

3.
农村环境保护法治建设的成就、问题和改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总结了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法治建设,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如下改进意见:明确农村环境保护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各级人民政府对所辖农村的环境质量负责,国家环境保护部是对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发挥和依靠乡级人民政府和集镇管理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合理确定农村环境保护法的适用范围和规制的主要领域;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法律制度和法律措施。  相似文献   

4.
杨辉解 《政法学刊》2007,24(3):68-72
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形势下党赋予公安机关的新的重大历史使命。但是,当前农村治安形势不容乐观:重大刑事案件时有发生;“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开始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群体性突发事件还将持续上升;农村封建迷信沉渣泛起,邪教组织屡禁不绝等等。对此,公安机关要充分发挥基石作用,把维护农村社会政治稳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首要任务;充分发挥打击违法犯罪的尖刀作用,严厉打击涉农犯罪;充分发挥在社会治安防范中的骨干作用,构筑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充分发挥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5.
周晓 《行政与法》2012,(10):44-47
目前,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困难就是资金不足。资金不足主要体现在财政转移支付投入面宽量少,执行上存在制度漏洞;农村乡镇以及村屯自身能力不足,无法通过自身收入充分行使建设农村社区并保障其正常运行的职能;村民自筹困难重重等方面。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设立农村社区建设专项资金,建立监督体制;采取不同形式,培养并提高乡镇和村屯自身建设能力;组建专门的农村社区管理委员会,对农村社区建设进行系统规划;以税收优惠等手段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投入农村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6.
李健美  李雪 《法制与社会》2011,(30):224-224
自从建国以来,基督教在我国得到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在农村,基督教发展成为了我国社会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本文主要分为几个部分:一是我国农村基督教发展的特点和原因;二是基督教发展对农村社会的积极影响;三是基督教发展对农村社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创新社会管理的框架下,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一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农民在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二要贯彻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确保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公平性;三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可接受度。  相似文献   

8.
郑才城 《政法学刊》2010,27(5):106-111
当前农村交通秩序混乱、恶性事故频发,其根源在于农村交通参与人普遍存在着交通法律和安全意识缺失,车况差且无牌无证普遍,农村道路通行条件差存在安全隐患,农村非法营运、非法载客等现象泛滥,在人力物力的投入上严重不足,警务管理覆盖范围有限,制度建设缺位。解决的措施是加强农村公共客运交通体系建设;完善农村道路维护的责任主体,解决维护经费来源;以村组织为依托,实现村级组织交通的自我管理;实行交通管理警区制,构造全面控制网络和服务平台;实行农村机动车税费优惠制度。  相似文献   

9.
发展农村社区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农村社区文化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农村社区文化存在的认识不够、设施落后、人才缺乏、活动单调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要采取以下措施加快农村社区文化发展以促进新农村建设:转变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丰富农民文化活动等。  相似文献   

10.
建始县位于鄂西南山区北部长江中上游清江流域,地跨东经109&#176;33’-110&#176;13’,北纬30&#176;6’-30&#176;54’。国土面积2659平方公里,人口51万,耕地面积3.8万公顷,粮食总产量20万吨,人均有粮食461kg。纵观近几年全县农村生活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些显著变化与农村产业结构的状况息息相关,农民收入的增长与否是检验农村工作好坏的标准和尺度,而农村产业结构又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从我县农村结构调整及其发展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法治与社会》2004,(11):58-58
编者按:最近<陕西电视台><西安电视台><陕西日报><西安日报>等各大媒体相继报道了西安市雁塔区鱼化寨"农村后备干部党校"的消息后,在社会上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为了更详细的向读者介绍有关"农村后备干部党校"的情况,我刊特派记者前去采访,并将作出深入细致的系列报道.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农业地理学,以农业生产布局和农业地域类型为研究的主要内容,这已不能概括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部内容。为了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就要开展全面的、综合的农村地理研究,它的内容大致包括:1.农村地域类型的研究;2.土地利用和农业规模经营的研究;3.农村工业化及工业布局的研究;4.农村城镇化和农村聚落合理布局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政法学刊》2016,(3):70-75
不同农村地区所担负的不同功能决定生态在该地区的地位,进而决定环保行政执法主体在不同农村地区的差异。秦岭北麓西安段是典型的生态功能优先型农村,这表明环保行政执法主体在该段与在一般农村的不同。秦岭北麓西安段现行环保行政执法主体存在多头领导和职责交叉问题;执法人员素质亟待提高;对执法主体缺乏有效监督。应当科学设置环保行政执法主体,建立秦岭北麓管理区;建立高素质的环保行政执法队伍;建立统一的行政执法主体监督体制,加强对行政执法主体的监督。  相似文献   

14.
试论农村精英与农村社会发展——以吉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超英  王惠 《行政与法》2013,(11):49-53
随着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农民阶层的日益分化,农村精英群体不断涌现;他们依靠自身拥有的经济和社会资源优势,对于农村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是实现农村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本文基于吉林省农村的实际,阐释了农村精英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从农村精英的自我完善、组织培养、身份认同、政府支持体系建构等角度探讨了有效发挥农村精英带动作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构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立法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法律(政策)的制定和适用城乡分立;以传统保障机制为依托;统筹层次逐步提高;以救济性保障为基础;保障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可主要包括以下基本项目:医疗保障;灾害救济;"五保"供养;最低生活保障;职业培训保障;特殊群体养老保险。农村社会保障应选择现收现付筹资模式;基金主要由财政拨款、农村集体资源收益、村民缴费、慈善捐赠等构成。农村社会保障应采取统筹领导分别管理的管理体制,具体事务可由相应的经办机构负责;可选择农业银行作为农村社会保障基金托管人,符合条件并取得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资格的金融机构可作为农村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人,而农村信用合作社、符合条件的医院、取得资格的职业培训教育机构可以作为农村社会保障待遇的发放和提供机构。  相似文献   

16.
<正> 保护农村承包经营户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很重要一环是要有一部《农村承包经营合同条例》。我国《民法通则》对农村承包经营户的定义及其债务处理作了规定,但未涉及农村承包经营合同问题。我国《经济合同法》对农村承包经营合同亦未作  相似文献   

17.
随着湖北省人口老龄化的加深、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迁移,更多独居老人与空巢老人的出现,使得湖北省农村养老保障问题日益突出.湖北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促进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政策,但调研发现:受传统文化影响,农村目前主要以居家养老为主,物质相对匮乏;社会对养老问题认识不足,尚停留在物质生活层面而忽略老年人精神生活;养老保险覆盖面广但保障水平较低,医疗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农村子女养老思想有待转变,政府养老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 一、我国为什么要制定农业基本法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业的稳定增长是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进入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农村改革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这种巨大成就不仅仅体现在农村,还有力地支持了城市的改革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团结。实践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与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  相似文献   

19.
和谐农村是我国农村建设的目标,农村法治建设,对于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农村基层民主、实现农村生态和谐,具有基础性意义;建设和谐农村,需完善涉农立法,改善农村执法,提高民众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20.
农村集体资产作为农村集体所有,其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理权理应归农村集体所有,处置应由广大村民决定。然而在实际执行中,一些地方对农村集体资产处置较为随意、混乱,有的不经村民代表讨论决定,仅由村两委拍板一卖了之;有的放任不管,闲置多年,不发挥效益;有的权责不清,相互扯皮,引发矛盾;有的寅吃卯粮,对房产、地产一租多年,只顾眼前利益。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部分农村集体资产不仅不能对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反而引发广大村民的不满,影响干群关系和农村的稳定发展。因此,笔者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