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民文化与社会监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爱国 《长白学刊》2006,(1):107-110
目前,造成我国社会监督乏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还未生成成熟的公民文化。公民文化是社会监督优化的精神支撑。社会监督是公民文化发育的现实阶梯,二者是一个互动过程。培育公民文化和优化社会监督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大力加强公民教育和努力培育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2.
刘伟 《长江论坛》2009,(4):62-66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推进,公民社会在我国迅速崛起。公民的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法律意识的养成是构成公民社会的品质特征,是发展公民社会的主观条件。公民社会发展离不开公民意识的培育;同时伴随着公民社会的发展,公民意识也将得到孕育与提升。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加强对公民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已经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目前公民社会责任感的现状,着力培育和提高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4.
王文章 《长白学刊》2011,(5):133-137
1978年底以来,我国政府主导型现代化发展模式在带来巨大现代化成就的同时,也造成了影响现代化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没有一个健康和强大的公民社会以监督和平衡政府的作用.历史证明,市场经济在培育公民意识和推进体制改革方面作用显著,而我国公民社会发育的不充分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密切...  相似文献   

5.
黄志勇  符龙龙 《前沿》2014,(5):15-16
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不断深人,公民社会的构建日益成为我国社会建设中的热点话题。在当代西方公民社会理论对社会生活采取的“政治社会一经济社会一公民社会”三分模式之下,社会组织和民间公共领域被认为是公民社会的主体。培育和规范管理大量社会组织,能有效弥补公共服务及社会管理的“市场失灵”和政府“缺位”,建立社会组织和政府之间的互动合作关系,形成政府与民间“共同治理”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而培育公民社会 ,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因此必须注重培育公民意识 ,全面提高公民素质 ,这是建立公民社会的支撑点 ;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建设 ,这是公民社会得以发育的外部条件 ;还必须健全和完善法制 ,实行依法治国 ,这是建立公民社会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7.
李永杰 《桂海论丛》2011,27(2):22-26
公民社会的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方面,这需要理论予以自觉的研究与论证,唯其如此,才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民社会。公民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因为公民社会伴生于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公民社会也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公民社会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主义公民社会迅速崛起。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的发展也内在地契合了党实行民主执政的需要。一方面,党的民主执政方式的确立体现了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的民主要求;另一方面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党的民主执政方式,也需要一个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公民社会作为基础提供支撑。以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理论为研究视角,全面认识公民社会与民主执政的关系,对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使党成为民主执政的执政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陈玉林  马丽 《前沿》2008,(9):125-128
在社会利益主体多元、社会需求日益差异的时代,需要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多元化。政府、市场、社会的分工合作与协调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必然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推进,中国公民社会组织数量迅速增长。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正是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我国实施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拟对中国公民社会兴起的原因和对我国推进社会建设的意义进行分析,并对进一步发挥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在推进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论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之间存在双向互动关系。市场经济造就公民社会:市场经济加速同质性、整体性社会的解体,促进社会阶层的分化;为公民社会契约文化的生成提供土壤;激活人们的物质利益欲求,并为其提供空间和机会;强化公民社会的自主性品格;造就公民社会的主体。公民社会反作用于市场经济:公民社会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蕴藏巨大的就业潜力;规范行业行为和稳定经济秩序;推动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反对和规约"市场偶像化"。  相似文献   

11.
社会资本视阈中的公共精神:缺失与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斌 《前沿》2010,(11):175-178
公共精神是一项重要的认知型社会资本,是政治发展重要的心理基础。现阶段,公共精神在我国还比较欠缺,引起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我国社会结构的“特殊化”倾向、公民社团发展的滞后以及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因此,我们要通过深入开展多样化的公民教育、大力加强公民社会的建设和积极推进传统政治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来培育公共精神,为我国政治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性力量。  相似文献   

12.
西方公民社会理论的历史嬗变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远英 《前沿》2008,(11):22-27
公民社会是一个纯粹西方的话语,它与西方国家的政治、历史和文化传统紧密相连。当前,中国理论界正在兴起关于在国内培育公民社会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由于中国缺乏有关公民社会问题方面的理论资源,所以引用和借鉴西方丰富的公民社会理论资源来规范相关理论研究并指导在国内培育公民社会的实践活动,就成为我们理性的选择,因此,研究西方公民社会理论的历史演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描述了公民社会在西方的古典含义,近代含义以及现代以来的含义,并对他们进行了评析;希望能对我们准确全面把握西方公民社会理论有所帮助,能对我们在国内进行培育公民社会的实践活动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培育国民的公民意识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现代社会不仅要有高速发展的经济,还需要具备现代意识的公民;不仅需要经济的现代化,也需要文化意识的现代化。公民社会组织作为自主、自治、自愿、非政府、非营利性的民间组织,在其现实运作过程中有效地培育了包括独立人格意识,权利意识,责任义务意识,自由、平等、民主意识,公德意识等内容在内的现代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14.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和途径亦日益明确.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成功转轨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各领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公民社会逐步兴起.在此背景下,公民社会的核心问题即国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越显紧迫和重要.本文通过对公民社会内涵和特征及其与民主政治之间关系的分析,探究培育中国公民社会的路径,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公民社会是公民、社会和国家发展形成的动态系统。公民社会塑造着公民主体性,公民主体是构成公民社会的细胞单位;公民社会培育社会的自主性,社会自治是形成公民社会的存在基础;公民社会积累国家的有效性,国家主导是建构公民社会的基本条件。从社会管理创新的视域看,当代中国公民社会成长是和谐社会发展方向,是社会治理的新领域;公民社会成长不仅需要公民、社会和国家的良性互动,而且必须在公民社会实践中进行三者逻辑关系的现代性重构。  相似文献   

16.
从管制到多元治理:社会管理模式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义 《长白学刊》2012,(4):127-129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社会管理模式的转换:由管制走向多元治理。原因有四:一是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催生了多元利益主体,奠定了多元主体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二是社会组织的崛起,使政府有了新的可信赖的合作伙伴;三是政府管理社会能力遭遇瓶颈;四是公民意识高涨,为公民参与社会管理提供了条件。具体路径为:明确政府权力边界,防止权力扩张侵蚀社会;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鼓励公民参与社会治理,建立有利于发挥公民主体地位的机制与制度。  相似文献   

17.
国家自主性是我们认识转型期利益整合问题的一个非常有益但又常常被忽视的视角。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不同群体间的利益分化与冲突日益加剧。与此同时,其利益关系却处于严重失衡的状态且缺乏有效的整合机制。究其根源,在于当前我们的国家自主性陷入了一种双重困境,即国家自主性不足和国家自主性无限增长两种因素同时存在。而要实现转型社会的利益协调与整合,出路在于要由失衡走向均衡,在宏观上构建有限合理的国家自主性,培育健康能动的公民社会,以实现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微观上则要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均衡机制,实现不同群体间的互惠共生。  相似文献   

18.
吴恒波 《人民论坛》2014,(10):114-116
法治意识是现代法律有效运行的心理基础,是实现法治社会的精神条件。我们需要通过深入推进市场经济发展,强化法治教育,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在公民心中真正建构和培育现代法治意识,建设好法治文化,才能支撑法治实践,为最终实现法治中国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9.
高桂贤 《湖湘论坛》2008,21(4):120-121
公民社会的构成要素是公民社会里的公民都享有政治国家无权侵犯和剥夺的基本人权。培育公民社会意味着社会运行中的双性参与,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性别平等的正义理想不主张让女性生活在男人的世界里,简单地追求男性的理想。应以公民资格为基石建构一种性别平等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20.
市民社会在不同时期表现为"文明形态"、"政治形态"、"文化形态"。市民社会与市场经济紧密相联。培育与发展我国市民社会,需要发挥国家在建构市民社会中的主导作用,发挥市民社会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需要积极培养各类社会组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