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的政治解放思想首先是为了批判青年黑格尔派代表人物鲍威尔关于犹太人解放的观点而提出的。与鲍威尔的思路不同,马克思认为,宗教解放与政治国家的完成并不矛盾,政治解放的前提是先将宗教问题化为世俗问题。政治解放就是指国家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市民社会从政治国家中解放出来。马克思用批判的眼光审视已经实现了政治解放的国家、市民社会和人权的本质,不仅从理论上指出要超越政治解放、实现人的解放,而且找到了实现这一变革的头脑和心脏即哲学和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2.
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第一次从理论上直接阐述了人权理论,并提出了其人权理想的最高价值目标——人类解放。本文试图揭示马克思在《论》中所体现的主要批判原则和价值立场,包括:批判宗教神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批判政治、市民社会二元化中所体现的对个体与类和谐统一的追求及以人为基本价值取向的人类解放理想,对我们今天的马克思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类解放"是马克思理论的主题与核心。马克思对人权及其本质内涵的阐发与批判,均以人类解放为理论主旨和视野。人类不断获得解放的过程也是"人的普遍权利"实现的过程。马克思通过对"政治解放"本质的阐释以及"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之差异性的批判,最终在人的解放的宏观视域中,科学地揭示了人权的现代性困境的表征、根源及其克服路径,展示出人类解放与实现人的普遍权利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背景下,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实现人类解放的价值目标仍在历史生成之中。实现人类解放是马克思及其后继者毕生的价值追求,它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从根本上说,人类的生存状态是由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关系的性质所决定的,实现人类解放的根本路径在于对现存的社会关系实行革命性变革。鉴于此,马克思深入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剥削和压迫现象的深层动因,试图引导无产阶级认清阶级压迫的社会现实,旨在引导无产阶级从种种异化状态中解放出来,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和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人权思想的逻辑进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的马克思深受法国革命和德国古典法哲学的影响,形成了以人类自由理性为核心的理性批判主义的人权现.但是,理性批判主义的人权观不断受到物质利益问题的纠缠,促使马克思对近代资产阶级人权观进行法哲学批判,最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得到了完成.<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开始对资产阶级人权进行政治批判,集中体现在欧洲1848年革命后针对资产阶级政治统治所发表的文章中;尔后,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对"天赋人权"进行了政治经济学剖析.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强调,只有以人类解放超越政治解放,才能促进每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乔翔 《唯实》2007,1(4):29-32
人的解放是马克思全部理论的出发点。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的国家和市民社会理论的批判,得出了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的结论。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体现了对真正的“以人为本”价值理想的承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认真梳理这一思想,对于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思想贡献之一,就在于"政治解放"与"人的解放"既紧密联系又相对区分。在马克思的语境中,"政治解放"主要是反对封建专制,首要问题是享有公民权和人权;人的解放的任务则是使人从资本主义市民社会的物化、物役与自私自利的利己主义中解放出来,真正实现人的类本质,进而确立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人的解放的实质就是批判资本主义市民社会把人变成孤立的且相互敌对的利己主义个人,消解"人对物的依赖",从"我"走向"我们"。  相似文献   

8.
瞿磊 《求实》2005,2(5):4-6
对市民社会的批判性审视,是黑格尔和马克思政治思考的共同生长点.黑格尔主张以理性国家克服古典经济学的市场自发和谐论.通过对黑格尔理性国家的批判,马克思纠正了黑格尔在国家与社会关系上的"头足倒置",以人在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双重存在的异化,揭示了政治解放的限度,得出了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的结论.马克思的人类解放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梳理这一早期思想,为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历史的启迪.  相似文献   

9.
刘同舫 《探索》2012,(3):61-68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具有核心意义的地位。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作为一种科学的社会历史理论体系包含一个从"逻辑起点→逻辑展开→逻辑归宿"完整而严密的内在逻辑演进过程,还包含支撑其理论叙事与理论论证的结构框架及结构元素。其理论价值与理论力量在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度把握;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运用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中国发展道路体现了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中国意义与实现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生动而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实践进程,赋予人类解放在新阶段的价值意蕴、历史任务与奋斗目标;科学发展观昭示着人类解放的新途径,展现人类解放理论的新视野;面对时代赋予的历史任务,需要我们坚持人类解放的基本立场,增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自觉与使命意识。  相似文献   

10.
苗贵山 《求实》2007,3(11):13-15
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人的解放必然要经历政治解放、社会解放和人类解放三个依次递进的阶段。政治解放固然具有历史进步性,但它还只是资产阶级的解放,因此,政治解放必然要被人类解放所超越,以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社会解放是实现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的过渡阶段,它通过建立无产阶级民主和生产资料公有制,为最终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奠定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