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华 《世纪行》2006,(12):31-33
于魁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1961年出生于辽宁沈阳,1982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2001年毕业于中国京剧研究生班。他嗓音高亢圆润,苍劲厚实,声情并茂,先后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梅兰芳金奖等,是中国京剧最具票房魅力的青年文武老生,第12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的代表剧目有《野猪林》、《满江红》等,近年排演了《梅兰芳》、《袁崇焕》等新编剧。  相似文献   

2.
十年以前我就认识溥杰先生了。当时他告诉很多人他正在写《自传》,他的《自传》的出版是大家普遍关心的。有位李老先生正在协助他整理,因为整理者也已年老,进度比较迟缓。不久李老先生不幸车祸丧生,整理《自传》的工作就搁置起来了,溥杰先生想亲自动手,他实在公务繁忙,抽不出空来。1990年溥杰先生回到日本探亲,一位日本作家知道溥杰先生的《自传》尚没有写成,提出要给他写《自传》。溥杰先生回答他:“我有我的祖国,这件事我要请示我的国家。”回国后  相似文献   

3.
天凉好个冬     
最初读到季羡林先生《我的心是一面镜子》时,心里就有一种触动,当时就想,年轻人写不出这样的文章,中年人(60岁左右)也不行,前几日看到《收获》杂志上有许明先生谈季羡老的文章,也说这文章好,我很欣慰,觉得自己没走眼。那几日我正在整理有关储安平和《观察》周刊的资料,因了季羡老的那篇文章,我从这些资料中检出一些有关季羡老的,写成一则短文:《季羡林与学生运动》,写成后投寄给一家报纸,终于没登出来。季羡老是1911年生  相似文献   

4.
潘大林 《当代广西》2014,(20):60-61
正"袁崇焕,字元素,东莞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邵武知县。"——这是《明史》对袁崇焕的记述,但现在广东东莞、广西平南和藤县三地都争说是袁崇焕的故乡。其实他们都没错,这充分体现了国人心中崇尚先贤、敬佩人杰、爱国爱乡的精神取向。而根据有关史料证明,比较切合实际的说法是:袁崇焕祖籍广东东莞,生于广西平南,参加科举考试时为避人攻讦而改籍藤县,成了最早的"高考移民",因而现在三地都可以看到有关他的遗迹。袁崇焕年轻时曾游平南的雁洲,写了《游雁洲诗》,诗末自注云:"余居平南,初应童子试,被人讦,今改籍藤县,故云。"平南县赤马乡的白马村,隔着滔滔的西江与藤县相望。西江在这里与原叫东濠河的白马河形成一个夹角,白马村就处在夹角上,恰如一支利箭,直指东方。这个不见经传的弹丸之地,却是个  相似文献   

5.
徐明庭 《世纪行》2008,(7):33-35
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长期流寓汉口的姚江f今浙江余姚市)名士叶调元,刊行了他花费10年心力写成的《汉口竹枝词》。这本诗集不但在清代的武汉、北京与上海等地受到好评,到了20世纪80年代,其影响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6.
在同辽海出版社签订出版《世相写真图》的合同时,我又想到了萧乾──这位长我二十九岁的老人。《世相写真图》是我同丁聪先生十七年合作作品的总集,而我们的合作长期得到了萧乾先生的关注与鼓励。在他生命的最后对分写下的为数不多的文章中,有一篇就是对我们创作的评论──《珠联璧合》。这是他在医院里背着医生护士偷偷写成的。当然,这篇文章的内容,早已超出了对具体作品的分析,而是提出了社会应当怎样对待讽刺文学的大问题。他之所以关注我们的创作,我想,也正是为此。 由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中国历来的文学传统是压制讽刺的…  相似文献   

7.
艺术资讯     
“灵魂之舞”——大型弗拉明戈舞剧《卡门》 1845年,法国文豪普罗斯柏·梅里美写成《卡门》。1875年法国作曲大师乔治·比才将这部以西班牙为背景小说改编为歌剧搬上舞台,成了百余年来人们耳熟能详的《卡门》。  相似文献   

8.
最近读了本马国亮先生的《良友忆旧》,《良友》是中国现代化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画报,作1929年6月进入《良友》,1933年8月接替梁得所担任编辑部主任,到1939年良友图书印刷公司破产时退出,经历了《良友》从发展到兴盛的全过程。此书是作移居美国后以九十高龄的回忆,不仅用散  相似文献   

9.
彭斌武 《世纪行》2009,(4):42-44,48
2008年《世纪行》12期发表了周厚强先生的《秦始皇两到孝感始末》一文,笔者以浓厚的兴趣拜读了周先生的大作,感慨良多,愿与周先生商榷,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共党史的主体应该是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怎样编写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我认为,写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不能把党史写成党内斗争史,而应当写成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奋斗史,为人民服务史。换言之,我们要认真考虑中共党史的主体应该是什么?这几年我研究人权,发现当年江西中央苏区颁布的《宪法大纲》、《劳动法》、《婚姻法》在尊重人权、维护人权方面非常先进,规定得非常细。不仅三十年代西方国家的法律没达到中央苏区法律的水平,就是到九十年代,西方许多国家也还没达到。可是,我国出版的党史著作对此不着一字。我在中、加两国联合举办的人权学术会议上拿出来,加拿大学者大吃一…  相似文献   

11.
翻开《公民导刊》2012年第12期,洪丰、林墨撰写的题为《从“不满意”到“满意”》的文章深深吸引了我,这与我6年前在巫山人大工作时老朋友陈庸俊先生写的《从“高票否决”到“高票通过”》文章何其相似。  相似文献   

12.
在1980年代,高尔泰先生绝对是一个人物。 他是江苏高淳人,1935年出生。1955年大学毕业后,因为“思想落后”,被发配到甘肃支边。苦闷之中,写了一篇12000字的《论美》,投给北京的《新建设》杂志。  相似文献   

13.
自从唐人先生在海外发表其著作《金陵春梦》以后,时有传闻「蒋氏随母改嫁」之说,广大读者对蒋母身世亦多表关心。浙江奉化毛炳岳先生所撰《蒋母王采玉正传》,系作者在溪口一带进行长期调查后写成的。作者在撰写本文时曾赋有「七绝」一首,现录于下:蒋母世家剡水滨,《金陵春梦》谬无因。史求事信从头述,为免后人讹作真。  相似文献   

14.
姚衍琛  刘毛毛 《春秋》2012,(3):44-46
山东大学西校区的前身——齐鲁大学.始建于1904年.为基督教会在中国创办的13所教会大学之一。当时的齐鲁大学号称“华北第一学府”,和燕京大学并称“南齐北燕”。老舍先生于1930年到1934年在齐大任教,《大明湖》、《猫城记》、《离婚》、《赶集》等作品就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  相似文献   

15.
见到柳崇禧时,他的房间弥漫着浓浓的香烟气味,写字台的台灯下摆放着他熬了一个通宵写成的《关于大力发展和加快推进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建议》的提案,烟灰缸里堆满了烟蒂。  相似文献   

16.
张我军 《台声》2013,(2):95-99
2012年,为纪念台湾文学家张我军先生110周年诞辰,北京台海出版社增订出版《张我军全集》。在增订编辑过程中,张我军先生长子张光正先生(何标)收到台湾文学研究学者秦贤次先生,发来的两篇张我军佚文。一篇是1949年7月刊登在台湾《台旅月刊》的散文《关西镇上看采茶》;另一篇是1928年9月发表在北京《新晨报》文艺副刊的小说《老北京》。遗憾的是,这两篇佚文发来时,新版《张我军全集》己付印,而未能收入。现将这两篇佚文分别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北京大学举办了一场“诗与海峡——余光中、朱炳仁诗会系列交流活动”,大家浅吟低唱,从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到大陆著名铜艺大师朱炳仁先生的《云彩》,一时间“诗人兴会更无前”。  相似文献   

18.
大河彼岸     
1960年,一位美国人踏上了中国的土地。他就是埃德加·斯诺。他曾经于1936年在中国陕北之行后写成了震动世界的《西行漫记》一书,对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根据地的真相,展示中国革命未来和希望所在,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而在新中国成立初始,斯诺便希望到中国看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社会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钟瑜 《今日海南》2016,(5):60-61
阎崇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清史、满学兼北京史,现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历史学家。主要著作有:两卷本、120万字的《清朝开国史》,6卷本、210万字的学术论文集,25卷本、800万字的《阎崇年集》,最近出版50万字《阎崇年自选集》、《袁崇焕传》(修订本)、《康熙帝大传》,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并出版《正说清朝十二帝》《明亡清兴六十年》《康熙大帝》和《大故宫》,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被誉为"百家讲坛"开坛元勋。  相似文献   

20.
马杰 《乡音》2013,(3):36-37
1983年5月,时年69岁的著名作家梁斌的长篇小说《烽烟图》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至此,梁斌的《红旗谱》"三部曲"全部面世。三巨著的陆续出版,从1957年到1983年,时间跨度26年。这其中,《烽烟图》的出版最为坎坷,梁斌也经受了非人的磨难。梁斌的《烽烟图》何时写成,为何延至1983年才出版?根本原因是手稿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抄走,寻找丢失的手稿经历了漫漫之路我参与了寻找手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