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丽华 《求贤》2006,(4):39-39
讲“大道理”就是围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和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进行理论灌输和先进思想教育。当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虽然也开始重视了理直气壮讲“大道理”,但有的却未能做到善于讲“大道理”,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教育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把“大道理”讲得不实,离现实太远,使职工群众听了缺乏亲近感;把“大道理”讲得太空,使受教育者感到如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工作要理直气壮地讲大道理,这一点丝毫不能含糊。但是要不要讲大道理是一回事,怎么讲大道理又是一回事。当前,讲大道理存在一种虚实脱节的现象。有些政治教育,务虚性太强,不切实际,上下一般粗地往下灌;有的做思想政治工作,说教味太浓,不看对象,有病没病都吃药。大道理成了空泛、生硬、僵化的教条,导致一些人的逆反心理和排斥心理。因此,思想政治工作的虚功实做,关键是把大道理讲实,坚持大道理与小道理的统一。用大道理统揽小道理。讲小道理必须体现鲜明的党性和政治性,贯穿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灌输,贯穿党的路线、方针…  相似文献   

3.
王连第 《奋斗》2005,(3):55-56
庸者,见识浅陋,胸中乏术,无所作为是也。庸官。是平庸无能者为官。在其位而不谋其政.为官一任不能造福一方。老百姓管庸官叫做:草包头顶个鸟纱帽。但庸官其人.绝非草包;他在保鸟纱帽官位时,却比谁都精明。他自认为比贪官精明.他说:“因贪污受贿把鸟纱帽弄掉了。那都是傻蛋:没了官便什么都没了,保住了官便什么都保住了。”  相似文献   

4.
『别讲大道理,谁听』!这是一些人在对政治教育持抵触情绪时常说的一句话,也是许多领导同志和政工干部苦于政治思想工作不受欢迎的『教训之谈』。于是,说理性的政治宣传和思想教育,在为数不少的单位里处于被取消状态,连中国现在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国家,很多人都不知道。大道理究竟还要不要讲?回答是肯定的。所谓『大道理』,就是指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多年来我们党用以指导  相似文献   

5.
一、正确处理讲大道理与讲小道理的关系。我们所说的讲道理,包括讲大道理和小道理。所谓大道理,指的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大道理揭示的是社会发展的规律,规范着人们的基本行为,是我们工作的指南和行动的导向,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大道理制约、支配着小道理,讲小道理要在大道理的指导下进行。要通过讲群众容易接受的深入浅出的小道理,去深化、诠释大道理,让受教育的群众理解、接受科学理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们做人的思想工作,有时要去讲大道理,经过大道理的开…  相似文献   

6.
讲道理是一门学问,是做思想工作的方法,是统一思想的重要途径。在我们的工作中,任何忽视讲道理,或把讲道理简单化的行为,都是难以达到做好工作目的的。要做好思想工作,必须掌握说理的艺术。一、讲大道理,讲小道理,要因人而异讲道理既包括讲大道理,又包括讲小道理...  相似文献   

7.
郭庆晨 《奋斗》2007,(7):58-58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教授方永刚的政治课讲得好是出了名的。一次,他在大连旅顺口区铁山镇讲“WTO对农业农民的影响”,来听课的都是农民和农村干部。讲着讲着,不知台下是谁喊了一声:“咱种的粮食都不好卖,外国粮食进来更完了!”方永刚就问:“大家知道为什么我们的小麦做面包掉渣吗?”在讲述了我国的小麦品种目前质量还不过关的实际情况之后,他把话锋一转,  相似文献   

8.
方圆 《党建文汇》2002,(9):33-33
贪官们有时会碰到一些意外,这些意外对于这些贪官来说可真不是好事,本来自己贪婪的面目被掩饰得天衣无缝,谁知道会被一些毫无准备的事情给抖了出来。  相似文献   

9.
“升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这是“红包书记”丁仰宁的一句名言,说得直白坦率,一点都不虚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贪官的性格倒是很可爱的。其实,将升(当)官作为捞钱、发财的途径,又何止是丁仰宁一人呢?可以说,这几乎是所有贪官的共同特征。那么,丁仰宁的这句话说得对不对?只说对了一半。前半句“升官不发财”说得很对,因为这应当是一人当官动机的真实写照;而后半句的“请我都不来”,则就荒谬得很了。为什么?因为谁都清楚,共产党员的宗旨只有五个字:那就是为人民服务,而且半心半意不行,还一定要全心全意。所以,当官不…  相似文献   

10.
我是黑龙江省纪委《明鉴》杂志社副总编辑。《党建》杂志开展“‘八小时之外’怎样保持党员形象”的讨论非常及时和必要。近几年来,全国各地查处了一批又一批大小贪官,而且每个贪官背后的故事,都那么“生动鲜活”、“丰富多彩”。这些贪官们还有一个共性,就是具有双重人格。他们在八小时之内是正人君子,在主席台上更是冠冕堂皇地要求部下要不断加强道德修养,真心实意搞好“三讲”,“四项基本原则”、“三个代表”说起来头头是道,反腐倡廉、清正廉洁也讲得云山雾罩。然而,下了班,离开了领导、同事的目光,他们便视“八小时之外”为…  相似文献   

11.
小道理服从大道理”本来是老生常谈、但是近年来,思想政治工作被削弱了,大道理讲得不多了,小道理千姿百态地发展起来,特别是歪真道理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廉政风暴揭出了一批贪官,人们在翻阅他们的犯罪记录时,发现了一个带有共性的现象:差不多每一个贪官,都与“美女”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些“美女”或者是贪官们享受的工具,或者是把贪官拉下水的诱饵,或者是与贪官沆瀣一气成为贪官鲸吞国家财产的帮凶。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之为“美色伴贪官”现象。产生“美色伴贪官”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试从社会学的视角做一点透视。从社会背景来看,我国已进入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也是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型期。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和个人财富急剧增加,“利润效应”…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呼声不谓不高,不谓不多,但是,认真总结一些行之有效又便于推广的经验却不多见。这些年,有一种坏风气,就是谁要一谈理想、讲前途、摆社会主义优越性,谁就是说“大道理”,好象“大道理”人人  相似文献   

14.
贪官的胃口     
人吃饱了饭,肚子就不会饿。这不是废话吗?可话还得说。因为在当今社会,有些事把人们弄得越来越糊涂了。我的一位朋友就曾这样对我说,肚子吃得太饱,就撑得慌。而那些贪官们的胃口,咋就没个饱呢?是啊,如果贪官们的胃口和平民百姓的胃口一样,不就不叫贪官了吗?依我之见,凡称得上贪官者,大都是手中握有一定的实权,在单位里是绝对的“大哥大”。无职无权的平民百姓,即使你有贪心,可谁会给你送呢?这就应验了人们常说的“行贿要有钱,受贿要有权”。贪官权有多大,胃口就有多大,此话一点不假。当然,贪官们的胃口也不是一开始就像…  相似文献   

15.
我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都说清朝的和坤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其实和坤只能算得上是清朝最大的贪官。那么,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该是谁呢?这顶帽子,应戴在明代的严嵩父子头上。严嵩父子被抄家,其中纯金银、金银镶珠宝器皿、首饰1.3万件,这些金、银器皿,至少有一...  相似文献   

16.
先管住自己     
时下,常听有人抱怨,我们的政治生活中大道理讲多了。有些人甚至认为随着历史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大道理已经不合时宜,可以不讲或是少讲。  相似文献   

17.
姬建民 《党建》2009,(9):51-51
朋友发来一则短信说:“贪官是谁给他送钱记不住,谁没有给他送钱记住了;谁奉承巴结他记不住,谁没有奉承巴结他记住了……”  相似文献   

18.
"别跟我讲大道理!"时下,有不少未成年人把思想道德教育说成是"唱高调"、"哄骗人"的脱离实际的空谈。而部分老师、家长在教育时也时常说:"大道理大家都明白,用不着我多讲。"因此,对大道理有的学生不听,有的老师不讲,许多家长不说。思想道德教育的大道理就这么被敬而远之,不敢理直气壮地讲。其结果是未成年人做人的基本准则和信仰在一步一步被遗  相似文献   

19.
刘新 《党风与廉政》2000,(11):34-34
就像天下的小人从来不承认自己是小人一样,天下的贪官亦从来不会自己承认自己是贪官,除非你揪住其狐狸尾巴,抖出其所犯的罪恶,否则,你甭想让贪官自己站出来陈述自己的劣迹。有些即使已被查出,人证物证摆在面前,仍然背着牛头不认赃,多方表白自己,言这个是谁干的,那个是谁让办的,惟独自己,啥都没有;有也是下面搞的,上面同意的,说自己拿来、贪来,屎盆都往自己头上倒,实在是冤枉了自己,显得很委屈。   仔细想想,做个贪官也很累。尽管贪官有自己贪后的兴奋和受用,以及获得的种种好处,但亦有自己的苦衷,其烦恼亦是够多的…  相似文献   

20.
分析近年贪官"出事"的轨迹,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大多数贪官,都是被"咬"出来的.本来干得好好的,该开会开会,该讲话讲话,该考察考察.可突然有一天,"进去"的人撑不住了,于是开"咬",说给谁送过钱,谁也受了贿.专案组总不能不查吧.结果,"咬"上谁,谁就"倒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