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白茹 《求索》2007,(7):173-175
侦探小说折射和呈现着一个民族的各种文化因素,全面地体现民族的文化特性和心理企盼。侦探小说的翻译与传播依赖着它本身所存在的文化氛围,而文化氛围又直接影响着它的翻译和传播。中华民族迈向“近代”的前奏曲就是西方侦探小说之所以能在中国风行一时的文化大氛围。西方侦探小说中,正义必定战胜邪恶的圆满结局满足了当时国人的心理要求,清朝末年的改革派们甚至把西方侦探小说的译作视为救国强民的工具,它之所以能在中国风行一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老百姓的清官情结。  相似文献   

2.
王国忠 《创造》2015,(10):47-49
熟人见面,我们中国人最喜欢问的是两个问题:一是吃饭了没有?二是最近忙吗?我自己经常这样与熟人打招呼,也经常有熟人这样跟我打招呼.我们这样问别人,当然很随意,也很轻松,因为只是随便问问,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也未必真要得到什么"吃了或没吃"、"忙还是不忙"等非常确切的答复.  相似文献   

3.
刘晓林 《观察与思考》2007,(7):20-21,23,25,27,29
<正>“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我爱你有儿分?我的情也真,我的爱也真,月亮代表我的心……”“我在仰望,月亮之上,有多少梦想在自由地飞翔!昨天遗忘,风干了忧伤,我要和你重逢在那苍茫的路上。生命已被牵引,潮落潮涨。有你的远方,就是天堂!”无论是邓丽君的《月亮代表我的  相似文献   

4.
胡玥 《人民公安》2011,(10):18-21
"社会的正义与罪恶的较量永在,人们探秘的欲望永存,生与死的思考永不会停止,这一切都为侦探小说的发展提供丰足的元素。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一个中国特色的侦探小说的丰收期总会来临。"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项万林,善于从案件的蛛丝马迹中捕捉到线索,熟悉他的人都说,看他破案好像在读一本侦探小说。面对赞誉他平静地说:“没啥,破案子嘛,是刑警的天职,也是我的工作。作为一名刑侦大队大队长,我就要以身作则否则你说我如何带好班子再说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要全力以赴,否则我如何向群众交待?”  相似文献   

6.
永远的搜寻     
许多年以前,我经历了一段床头屋角皆"侦探"的生活。那时,我与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黄泽新先生打算共同撰写一部文艺理论专著时,还不知道我们将要完成的是中国第一部《侦探小说学》,也没有意识到这部《侦  相似文献   

7.
关于影响,有个“蝴蝶效应”的说法。意思是一件看似微小无关的事情,影响却可能是非常巨大的。我们不必费心地探究身边有多少“蝴蝶”,倒可以静心下来,追忆一下那些曾经影响自己并深深印刻在心中的人和事。我想,这如同在疾步奔走中,偶尔站定一下,回头看看走过的路,从那些深深浅浅的脚印中,应该能够得到更多的东西吧。  相似文献   

8.
刘文平 《人民公安》2006,(21):60-60
星期天我收拾了一些破烂刚下楼,无意碰上了虎子,我兴奋地说:“虎子,你怎么又收起破烂来了?二毛回来了吗?”虎子低沉地说:“二毛腿撞断了,恐怕出不来了。”我心里不由得一跳,二毛这孩子真苦呀!二毛和虎子是去年春天认识的,他们来自河南平顶山的一个小山村,尤其是18岁的二毛,家里很穷,上面一个哥下边两个弟弟,初中没读完就由老乡介绍来油田打工,他老乡和我很要好,二毛喊他为叔叔。二毛借了一千多元买了辆旧三轮送纯净水,每月下来能挣千余元。一次老乡给我打电话,说二毛的车被扣了,让我给说说情。我到交警队问明了原因,是因为二毛没驾驶证才被…  相似文献   

9.
罗西 《人民公安》2006,(8):47-47
过去作文时,写好人好事经常要用到这句:我们都投去敬佩的目光。现在,终于也有人向我投来敬佩的目光。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胆子变大了,往上说是敢于见义勇为,说小了是喜欢管闲事。记得中学时,我们住集体宿舍,一天半夜醒来,迷糊中看见有人站在我床头摸同学挂在墙上的衣袋,但是,那  相似文献   

10.
我的统战缘     
大学同学聚会上,同学们都很诧异:“你怎么跑到统战部啦?”我笑答:“因为我与统战有缘!”缘份一:话说统战大学历史专业毕业的我,在中学做了10年的教书匠。回顾10年的教学生涯,最能让人回味的还是课堂上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那段内容的讲述。在讲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921年~1949年)历史时,我常常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作为整个历史发展的主线索,突出这一贯穿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四个历史时期的统一战线理论和实践,详细介绍统一战线在不同历史时期发展变化和所…  相似文献   

11.
石哥:各位聊友,本期的话题是“我的一篇日记”。在人的一生当中,总有几件难忘的事儿。很多朋友都把这些事写在了日记里,今天有这么一个难得的机会,大家请啦。  相似文献   

12.
1993年春天,在一次朋友们的聚会上,一位来自西北的作家张锐半开玩笑地问我:“如果你的生命一共还只有三个月,你打算用这三个月的时间干点什么?”我没太认真。我简单地想了想,跟他说:“我想在我酝酿时间比较长的几个剧本中挑两个最重要的,写出来。”他又问:“如果只有一个月了呢?”“那就挑一个。”“如果只有三天呢?”“那,那就对着录音机,把那一个最重要的剧本,叙述出来。”大伙谁也没再说话。  相似文献   

13.
金庸三题     
武侠小说和侦探小说,为高雅人士所不屑。我却小时候大读还珠楼主、柯南道尔,中年以后大读金庸、阿加莎,所以不能成器。金庸小说吸引我的是它的世故人情,那些匪夷所思的武功倒在其次。  相似文献   

14.
有谁会相信俺是一个农民?可能基本上是没有一个人这么认为,现在农民这个称谓,不再是职业的一种,而是专业骂人术语了吧?诸如,你也太农民了,连这个都不懂!很可惜,俺就是一个农民。不信?不信俺可以让你看我的户口本,农业户口,四个大字鲜明得很。俺至今在河北昌黎的某个小村庄里,还  相似文献   

15.
侦探小说特有的诸多类型表征,在1950-1970年代的中国小说中泯灭、变易,纯粹的侦探小说文类在这一时段内走向消亡。作为民国侦探小说的代表,程小青的后期创作从"侦探"变为"反特"。直至完全终止。  相似文献   

16.
扪心自问:忽隐忽现之间,歹徒行凶,色相揽客,传销拉人,我敢不敢出头制止?实说了,我不敢。不只我,恐怕很多人也是三思而后行。我总是想,我们怎么变得这般没血性、如此冷漠?不是吗?黄赌毒如堤坝渍口,艾滋病似旋风袭来,腐败现象如韭菜复发,我无损  相似文献   

17.
在买方市场的条件下,消费者引导着市场上商品和服务的供应。我们作为消费者,也明显感受到“顾客就是上帝”这一口号的实际意义。然而,我的一些亲身经历告诉我:对于消费者权利的重要性的认识仍然需要加强。在均安镇某商场开业那天,我和妈妈高高兴兴地去该商场参观选购。我进去之后,左一包,右一袋,感觉多了便将其中两包放回了原处。在我准备去结算时,一个不时跟着我的服务员小姐走过来,她用怀疑的眼光审视着我,并问道:“你刚才有些已经拿了的东西呢?为什么又放下?”经过我一番解释,虽然服务员小姐的疑虑消除了,但是我购物的感觉却大打折扣。从…  相似文献   

18.
多年前,当我被突如其来的灾祸击倒时,便命中注定我将一辈子与轮椅为伴。那时的我,腰椎骨折,从腰部起下半身完全瘫痪,并大小便失禁。当我一次次在痛苦绝望中度过生死关后,一个重大命题摆在我面前:今后的人生之路该怎样去走过?  相似文献   

19.
尹鸿涛 《前沿》2012,(8):168-169
19世纪40年代,美国作家爱伦·坡凭借《莫格街谋杀案》《失窃的信》等五个短篇故事首创了侦探小说这一文学体裁,并初步确立了包括介绍侦探、描述犯罪情况和线索、调查案件、宣布破案结果、解释破案经过、结局六个环节在内的侦探小说情节模式。40多年之后,英国的柯南·道尔在坡开创性努力的基础之上,通过一系列福尔摩斯探案故事,完善了这一情节模式并将其发扬光大。后世的侦探小说作家虽然努力推陈出新,但却万变不离其宗。由坡创立、道尔加以完善的侦探小说情节模式成了西方侦探小说发展史上一个不可逾越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彭祖贻 《治安》2003,(1):53-56
经常有热心读者给本刊来信来电,建议本刊开设一栏目,登载一些贴近现实、情节曲折、扣人心弦、令人回味的侦探小说或纪实文学。编者亦有意于此,只是受版面所限,一直水能如愿。现本刊进行改版扩容,为这一设想的付诸实施创造了条件。从本期起,开设《治安文苑》栏目,首先推出实力派作家彭祖贻的中篇侦探小说《假戏真做》,预计分6期刊完,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