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最近一段时间可谓是“多事之秋“.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政府相继四次出台政策干预房地产市场:3月16日,央行调整了房贷利率; 3月26日,国务院出台<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4月27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专门研究房地产市场,并出台<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文件;5月11日,国务院转发建设部等七部委关于调控房地产市场的通知.……  相似文献   

2.
2005年,注定成为中国房地产业难忘的一年。3月16日,中行率先调整了房贷利率;3月26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4月27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专门研究房地产市场,并出台了《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文件;5月11日,国务院转发七部委联合出文:《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5月27日,建设部出台稳定房价6项时间表。这一系列的“快速组合”,就是被时下民间俗称的中国“楼市新政”。它表明了中央政府坚决抑制房价快速上涨的态度,严禁房地产炒作,调整房地产市场住房结构,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及强化市场信息披露机制…  相似文献   

3.
唐捷 《思想工作》2005,(10):26-28
进入2004年,房价一路走高。过多的增速引起了政府高层的关注,2005年初以来,相关政策频频出台。3月17日央行调整个人住房贷款利率;3月26日“国八条”出台,国务院下发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4月27日,“国八点”又现;5月11日。七部委出台稳定房价新政策;5月27日,建设部出台稳定房价6项时间表;8月15日,央行出台《2004年中国房产金融报告》。建议取消现行的房屋预售制度。国土资源部也发布了《2005年第一季度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2005年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必然会作为一个样板写入改革开放史,作为第四代领导集体“情为民所系”的执政宗旨的体现。控制房价过快上涨已由经济现象上升到政治高度。那么,国家宏观调控能否规避房价的过快上涨呢?内蒙古地区的房价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4.
进入2004年,房价一路走高。过多的增速引起了政府高层的关注,2005年初以来,相关政策频频出台。3月17日央行调整个人住房贷款利率;3月26日“国八条”出台,国务院下发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4月27日,“国八点”又现;5月11日,七部委出台稳定房价新政策;5月27日,建设部出台稳定房价6项时间表;8月15日,央行出台《2004年中国房产金融报告》,建议取消现行的房屋预售制度。国土资源部也发布了《2005年第一季度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2005年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必然会作为一个样板写入改革开放史,作为第四代领导集体“情为民所系”的执政宗旨的体现,控制房价过快上涨已由经济现象上升到政治高度。那么,国家宏观调控能否规避房价的过快上涨呢?内蒙古地区的房价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5.
从2003年开始,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可以说是出台了一轮又一轮,除了个别年份之外,这些房地产宏观政策所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反之,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越是出台,市场则与政策目标越来越远。何也?一些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与经济生  相似文献   

6.
<正> 从央行2005年3月17日出台加息政策到银行的各项房贷政策目前还在持续不断出新,加上契税和营业税政策的悄悄酝酿以及原定于5月份召开的房交会延期等等,所有这一切动作的对象直指房地产市场,令杭州的二手房市场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井喷"下的尴尬在对杭城多家房产中介公司了解中记者得知,近段时间,由于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杭州二手房市场出现一个显著的变化——二手房源出现"井喷",挂牌持续放量,有的中介公司一周  相似文献   

7.
<正>2005年,对于中国房地产业,可以说是"宏观调控年",加息、"国八条"等,中央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是对房地产业形势认识的深化,表现了中央对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巨大决心和政策力度。马鞍山房地产市场在调控中呈现出理性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8.
唐茜 《今日广西》2007,(24):49-50
国务院召开会议听取北京市房地产市场调控隋况的汇报,曾培炎副总理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曾培炎副总理在讲话中指出,要继续贯彻国务院2005年“26号文”和2006年“37号文”部署,进一步落实调控措施,完善配套政策,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一是加大住房供应力度。落实好住房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9.
我国房地产市场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甚至出现了很严重的房地产泡沫,因此,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目前,对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进行历史性的总结为时尚早,但对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进行评估,并制定完善的房地产法律制度却很有必要.当前理论界关于房地产宏观调控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宏现调控政策的有效性、必要性和可行性方面.由于采用了不同的学术假定,因而这些讨论显得多少有些凌乱,学术界没有形成一致意见.笔者试图从历史的角度,对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进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正>回顾2005年的房地产市场,让人感受最深刻的还是政策的跌宕起伏。政策的调整一定会引起利益的调整,有人可能会因此而受到损失(甚至是重大损失)。为了看清房地产市场的总体走势,对房地产政策的把握是十分重要的。2005年国家对房地产的政策调控贯穿全年2005年3月5日,当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语气平和但坚定地宣布:  相似文献   

11.
《时事资料手册》2005,(3):59-60
为控制房地产市场投资规模过大、住房价格上涨过快、供应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中央去年实施了以“管严土地,看紧信贷”为主的宏观调控措施。进入2005年.中央各部门继续出台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抑制房价不正常上涨。  相似文献   

12.
<正>2006年国家继续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宏观调控,自"国六条"出台以后,以前所未有的密集方式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旨在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强化住房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3.
自国务院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出台具体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以来,各级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2011年2月北京市政府规定,“无法提供本市有效暂住证和连续五年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或者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  相似文献   

14.
在2005年宏观调控大形势下,中部三地武汉、长沙、郑州的房地产业也受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商品房价格涨幅趋于平稳,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趋缓,二手房市场成交增幅减速,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在中部地区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但促使中部三地甚至整个内地房价上涨的因素依然存在,房地产价格将在增速稳定中继续攀升,同时也会促使房地产投机资金逐渐活跃,因此,房地产宏观调控还需进一步加强和改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房价居高不下,新的"地王"不断涌现,房地产泡沫凸现。由于市场失灵和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弱化,直接反映出"高房价"与"买房难"的尖锐矛盾。虽然国家已采取了相应的宏观调控措施,也出台了"组合拳"式的政策法规,但并没有使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深层次和制度性问题得到合理解决。本文就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16.
徐爱华 《湖湘论坛》2008,21(5):24-25
2008年以来,在房地产宏观调控背景下,地处内陆中部的湖南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回落,房屋销售明显减慢,商业性房地产贷款增长下降较快;湖南房地产市场发展或将进一步趋缓。因此,应积极寻求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与支持湖南省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充分挖掘自身潜力,谋求政策支持,苦练内功,以保持湖南省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官员之争、官员与开发商之争、开发商与学者之争,如今的房地产市场真是一片嘈杂之声。面对高房价,我们来看看中央政府的立场。2004年以来,中央出台了许多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和必要的制度建设。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房价还是一路疯涨、高歌猛进。  相似文献   

18.
<正>2010年以来国家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出台了一系列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措施。我认为房贷新政出台应该是比较及时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强调在做好各项重点工作的同时,今年还要努力完成七大任务,“坚定不移贯彻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名列其中。  相似文献   

20.
欧阳林夕 《创造》2006,(9):110-113
自2003年以来,中央不断加强宏观调控力度,相继出台了央行上调个人购房贷款利率、国务院《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家税务总局等部委《关于加强房地产税收管理的通知》等一系列以经济手段为主的综合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