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后     
《美国研究》2003,17(1)
“9·11”已经过去一年多了 ,但它给美国社会及国际局势带来的影响是长期而深远的。箭在弦上的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朝鲜核问题、俄法德等国在对伊动武问题上与美国的分歧 ,以及发生在世界许多地方的反战游行和反美示威 ,使国际局势变得日趋错综复杂。而在美国国内 ,保守主义的重新崛起、布什政府的“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的新国家安全战略、反恐怖法对公民权利的侵害 ,……凡此种种 ,引发了学者们对大国关系、文化冲突、富国与穷国的关系、种族关系、保守主义理念等一系列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如何看待当今纷纭复杂的世界 ,“9·11”之后…  相似文献   

2.
苏联解体是战后世界政治与经济最为重大的事件。对这一事件的主要原因,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苏解体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主要原因是经济问题及其对策错误。一、问题的提出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到苏联解体,其经济模式主要有四,即军事共产主义、新经济政  相似文献   

3.
文章考察了“9·1 1”事件后德国在全球反恐运动中的立场、角色和主要表现 ,分析了德国反恐怖主义政策的特点、缘由及其产生的作用和国际影响。文章认为 ,德国的特殊历史和它在国际体系中尤其是欧洲举足轻重的地位使其在后“ 9·1 1”时代的反恐怖主义运动中分外引人注目 ,它的各项反恐怖主义措施和行动必将对德国、欧洲乃至世界反恐运动的发展和国际局势的演变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强调 ,德国在反恐运动中折射出的外交与安全战略为我们认识大国关系和国际体系的变迁提供了参照 ,值得进一步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4.
作为法国前总理,米歇尔·罗卡尔先生在这篇文章中阐述了法国在欧盟和世界格局中的协调作用,认为从法国和欧盟的经验来看,当今世界的许多问题和矛盾都可以且应该用对话的方式解决。文章批评美国在反恐斗争中的单边主义立场,并且对美国的伊朗问题政策提出警告。文章还对中国建设“和谐社会”表示赞赏,认为和谐的、非军事的对话对于亚洲和世界都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新春寄语     
人们常说全球化把世界变“小”了。但是 ,我们看到 ,世界并没有因为变“小”而变得单一化或简单化。当今世界是一个多样化的世界 ,是一个变化万千的世界。如果要对当今世界的特征做一个最简单的概括 ,那莫过于一个“变”字。经济在变 ,政治在变 ,社会在变 ,文化在变 ,人也在变。变的含义是多重的 ,既有变好 ,也有变坏 ;既有主动之变 ,也有被动之变。变是运动 ,变是过程 ,变是挑战 ,变是机遇 ,变还蕴育着进步。生活在一个多变、快变的世界和地区 ,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挑战 ,也必须以进取的姿态抓住机遇。“与时俱进”的核心是抓住机遇 ,…  相似文献   

6.
华人的认同在东南亚是相当复杂和敏感的问题。本文将以菲律宾为例,探讨海外华人认同的变迁。菲律宾华人认同的变迁与其从“移民社会”向“定居社会”的转变有着密切的联系。衡量华人认同变迁的因素很多,本文认为主要包括:其一是民族的认同;其二是政治的认同,即国籍的认同与在移居地对参政议政的态度;其三是叶落归根或落地生根。这既可作为菲律宾华人认同的指标,也可以作为华人从“移民社会”向“定居社会”转变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正>本次大会所提出关于"观念与社会形态间的张力"的主题是完全有理可循的。当今,国际关系中各国的观念与社会形态间的张力对国际局势发展的影响并不亚于经济实力或军事力量。首先谈谈几点总体的看法。第一,想当然地认为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对政治、区域和全球范围内的实力竞争,以及对整个国际关系的影响也随之消逝,是不正确的。只是这种影响的性质与形式发生了改变,但并不是不复存在。更何况,意识形态的对  相似文献   

8.
制毒、贩毒和吸毒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公害之一。它跟艾滋病、恐怖主义一样,是人类的大敌。目前全世界毒品的种植、生产和消费仍呈蔓延和发展的趋势,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能幸免于难。地处世界著名毒源“金三角”的泰国,更是在劫难逃,长期受到毒品的危害和困扰,可以说,毒品已成为泰国国家安全与稳定的主要威胁之一。他信政府自2001年2月上台执政以来,把禁毒作为与脱贫、治贪并列的三大施政目标之一。他信认为,毒品是泰国当前的大敌,防毒反毒是政府的当务之急,提出了向“毒品宣战”的口号。近三年,由于措施得力,行动果断,所以扫毒工作战果累累。泰国政府禁毒的成功将不仅造福于全体泰国人民,也将为整个亚洲乃至全世界的禁毒斗争做出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9.
苏联与东欧国家的控制反控制斗争,时紧时松,持续未已。最近,他们之间矛盾突出,关系紧张,成为世界舆论十分瞩目的议题。当前国际形势紧张动荡,世界经济日益趋向多边化、多样化,东欧国家从维护自身民族利益出发,希望国际局势缓和,积极同西方国家发展关系,在内外事务中表现出更多自主性。而苏联基于加紧与美国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的全球战略目的,认为东欧国家对西方实行某种松动的缓和方针,是对其采取的对西方的强硬政策的一种对抗,也是这些国家力图摆脱苏联霸权控制的具体表现。因此,“大家庭”内部加强霸权控制与发展独立自主倾向之间的斗争,变得更加表面化、尖锐化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简述了“法语世界”这一概念的起源与发展过程,认为“法语世界”首先是一个文化概念而非曾一度有过的政治概念。所谓“法语文化”也将像戴高乐内阁文化部长、法国著名作家和学者安德烈·马尔罗认为的那样,逐步地被“人类博爱”文化所涵盖。  相似文献   

11.
姜浩峰 《新民周刊》2023,(40):46-51
<正>本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提出的最宏伟愿景是携手实现世界现代化。实现现代化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期待,也是应有权利。从2013年9月、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到2023年10月17日、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行,整整10年光阴。十年来,国际局势、地缘政治格局有着巨大变化。在地球的许多地方,和平被打破,发展被停滞。  相似文献   

12.
2018年的国际局势,依然起伏动荡。既有新的历史被缔造,也有旧势力的风雨飘摇,战争与和平的主题,串联着全球的各个热点,世界继续见证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乱象丛生的国际舞台上,美欧国家充当主角,频频上演“黑天鹅”事件;中东局势依旧复杂严峻;美俄土伊沙等域内外大国竞相角逐;东北亚朝鲜半岛和风尽吹,朝韩之间的坚冰正在消融;欧洲...  相似文献   

13.
引子 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认为:“资本主义替代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全新的经历”。人们认为转轨和再生这一巨大任务中涉及多方面学科的工作。但是,在诸多问题中肯定有一个问题,历史学家与许多社会学家、苏联问题和马克思主义专家有不同看法,那就是民族主义在共产主义崩溃中的作用。引用某一政治学专家的话便可见其一斑:“我的主要观点是人们不应从民族主义反对派兴起的角度来看苏联的解体,而应把民族主义反对的兴起看作是对苏联国家崩溃的反应。……1991年8月政变失败迅速导致苏联崩溃。在这一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法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吕西安·戈德曼(Lucien Goldmann,1901—1970)在其文学批评论著《隐匿的上帝》中创造了一个词:“世界观“Vision du monde),但在法文中还有一个词也译作“世界观”(Conception du monde),不过后者指的仅是认识世界的方法,而vision du monde还包含着人对世界的所感、所思和所为。所谓“所感所思”,是指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而“所为”则包含着人类对外部世界进行改造的愿望和构想。此外,Vision一词的本意有两层:一层是“观看”、“看法”,另一  相似文献   

15.
编后     
《美国研究》2004,18(2)
近来发生的一些事件颇为引人关注:阿布格莱布监狱美军士兵虐待伊拉克战俘丑闻的披露,加剧了穆斯林世界对美国的仇恨,也引起国际社会包括很多美国人对伊拉克战争的合法性及美国人权标准的质疑;台湾“大选”后所出现的宪政危机、陈水扁的“5·2 0”“就职演说”,引发了人们关于美国对台政策和未来两岸关系走向的思考;美国总统大选中关于同性恋婚姻、反恐战争、移民政策、《爱国法》与对公民权利的限制、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的关系等问题的争论,触及了美国的基本价值观,它促使人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9·11”事件是否分裂了美国社会?我们期待更…  相似文献   

16.
储昭根  任东来 《美国研究》2005,19(2):152-158
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不外乎美欧关系了。这对盟友一个是昔日的世界霸主,另一个是当今世界的盟主。它们同是世界最发达国家和地区,发源于共同的西方文明,又都是“启蒙运动的孩子”,有着共同的价值观、相同的宗教、相似的文化背景和相近的生活方式。在处理世界事务、制订外交政策时,似乎有着“共同的理念与理想”。至少从表面上看,它们都倡导立宪民主,主张多党政治,强调个体人权,赞成自由贸易,反对恐怖主义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然而,这么多表面上的相似,却无法掩盖双方越来越多的分歧,这一分歧最终在对伊拉克战争问题上,形成了水…  相似文献   

17.
美国苏联东欧问题学者、宾州狄更森大学政治系主任,罗素·鲍瓦教授应华东师大苏联东欧研究所邀请,来华进行学术交流。在座谈中鲍瓦谈了他对俄罗斯十月事件及东欧等问题的看法,现将其部份观点整理如下,以供参考。鲍瓦教授认为对93年“9·21”和“10·4”事件可从多角度进行分析。一是把它放到国际政治的大背景中去看,二是从国内政治、经济、外交的发展来看。从前者的比较中可以发现  相似文献   

18.
2005年是萨特诞辰一百周年,想写点关于萨特的东西。偶然看到《书屋》杂志1998年第2期有柳鸣九先生的一篇文章《萨特的永恒价值何在》(下称柳文),我正好也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看了柳文后,觉得可以商榷的地方还不少,愿意结合该文,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柳先生是外国文学研究专家,对萨特的评价主要从文学角度出发,这是可以理解的。他认为,“从萨特所留下的精神遗产来说,他对我们的价值今天看来还在于,他主要是作为一个文学家,而不是哲学家,更不是政治家。”在将萨特的文学与哲学作这种比较时,柳先生的论据是:“与他在20世纪文学史上所占有的…  相似文献   

19.
一、新加坡文明建设的成功表现对新加坡文化建设成果,在新加坡国内外有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它是“文化沙漠”;一种认为它很成功,也很有特色。文化沙漠论者认为新加坡建国后的前20年只注重经济建设,对文化关注太少,以致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创作甚差,社会流行的作品几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西方分析家纷纷研究“东方的危机”,他们认为,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已无力遏制经济危机的蔓延。我以为这种看法并不确切。当然,否认世界经济危机对欧洲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是愚蠢的,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在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