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日,因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被指对妻子实施暴力,人们对反家庭暴力立法进程更为关注,一些法律业界人士呼吁反家庭暴力法能尽早出台,但也有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现有法律足以解决类似案件,家庭暴力事件成因复杂,是并非一部法律能够彻底解决的问题。据了解,2008年8月6日,我国第一道"人身保护令"由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法院根据受害人陈某的申请签发。该裁定禁止作  相似文献   

2.
《政府法制》2011,(31):46-46
全国妇联关于反家庭暴力法立法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反家庭暴力法纳入预备立法项目。这标志着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这部法律的研究论证工作正式开始。  相似文献   

3.
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并于2016年3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对家庭暴力进行系统性规制的法律,其重要意义毋庸置疑。该法不仅明确了"家庭暴力"的定义,还确立了人身保护令制度。自此,反家暴诉讼有了更为完善的法律保障和多元的诉讼环境。"家庭暴力"中的"暴力"一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刑法中的"暴力"行为。《辞海》对"暴力"的解释是"侵犯他人人身、财产权利的强暴行为"。我国《刑法》中  相似文献   

4.
反家庭暴力法立法和反家庭暴力工作,并不能全然画上等号。不管有没有立法,反家庭暴力应该是全社会共同的认识,也是各相关部门的分内之事。反家庭暴力要落到实处,执法恐怕比立法更重要。首先,家庭暴力早已为法律所禁止。《妇女权益保障法》第四十六条明确规定:"禁止对妇女实施家庭暴力。国家采取措施,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公安、  相似文献   

5.
罗茜 《政府法制》2011,(31):46-46
尽快制定一部专门的《反家庭暴力法》是十分必要的。家庭暴力作为一个社会问题,越来越需要通过立法的方式来进行规范和约束。  相似文献   

6.
罗杰 《河北法学》2012,(1):78-79,80,81,82
社会性别主流化是联合国推动性别平等、性别公正的主要战略,强调国家立法和政府决策应遵循社会性别平等理念;社会性别主流化追求"性别平等"是对传统"男女平等"的提升,是男女平等的实现保障;社会性别主流化理念在我国反家暴立法中已有初步尝试,并面临诸多障碍;应继续坚持社会性别主流化理念,立足社会性别平等立场,检视现行反家暴法律规范,正视女性的弱势地位,推动我国反家暴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7.
孙瑞灼 《江淮法治》2012,(11):47-47
全国妇联公布的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显示,在婚姻生活中,遭受不同形式家庭暴力的女性,占24.7%。此外,家庭暴力成为离婚率上升的最重要原因。由于反家暴法律规定的欠缺。使很多家庭暴力受害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助和保护。在这种情况下,反家暴立法可谓十分必要而且迫切。可喜的是。反家暴立法已纳入今年全国人大立法工作计划。  相似文献   

8.
一位法学博士因家暴获罪。他缘何对妻子施暴?暴力后面,隐藏着深刻内因。2015年2月,毕业于名牌大学的法学博士张离因为家庭琐事致妻子轻伤,被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定罪。这位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学者缘何数度对自己的妻子进行家庭暴力?或许,张离自小的经历是他成为家庭暴力施暴者的诱因。  相似文献   

9.
“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因“家暴事件”被媒体关注,也引出《反家庭暴力法》于2011年10月立项论证,年底前完成的消息。一贯推崇“家和万事兴”的中国家庭约3成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此类单项立法能否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隐患,造成夫妻之间拳脚相对的深层原因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饶俊华 《法治纵横》2013,(24):19-20
2013年11月25日,是第十五个“国际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在这个日子前夕,记者在乌鲁木齐部分法院获悉,眼下,80%的离婚诉讼案件中涉及家庭暴力的存在。家庭暴力一直是个沉重的话题,它打着爱的旗号,实施着最亲密的伤害,比如“疯狂英语”创办人李阳的家庭暴力事件。据全国妇联曾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家庭暴力发生率在29.7%到35.7%之间,其中90%以上的受害人是女性。  相似文献   

11.
张洪林 《法学》2012,(2):43-52
中国反家庭暴力立法历经15年的变迁,主体范围不断扩大,暴力类型也日趋多样。反家庭暴力的"去家庭化"基本理念已逐步确立,救济手段也从当初的单一化、抽象化向多元化、具体化发展。并初步形成了全国性立法与地方性立法互动的基本格局,为我国制定统一的反家庭暴力法提供了观念基础和制度框架,制定全国性的反家庭暴力法条件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12.
网络暴力问题是新时代国家治理过程中的重大性、交叉性、领域性难题。当前我国治理网络暴力的相关法律规定内容分散且缺乏协调配合,在权责主体、制裁措施、救济方式等方面存在制度疏漏,无法有效回应对于网络暴力问题的治理需求。积极推进网络暴力治理的法治化转型及立法体系建构,是纾解我国网络暴力治理困局之关键。推动网络暴力治理的法治化转型,既要树立协同共治理念,实现多元治理主体的协同以及法律与技术的协同,也要确立系统性法治模式,充分发挥部门法的协同共治功能。在协同共治理念与系统性法治模式的指引下,应遵循领域性立法思维,制定反网络暴力法,搭建网络暴力治理的基本法律制度框架,完善网络暴力治理配套法律法规制度,构建起网络暴力治理领域的专门性立法体系,全面实现我国网络暴力治理的法治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3.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元素,本应是温馨和睦的空间。然而,时光的隧道已经进入了21世纪,当社会对于男女平等的呼声将要成为不证自明的公理时,我们惊奇的发现,“家庭暴力”这个字眼并没有远去,在家庭维护失控的同时,很多被迫面临暴力恐惧的“妻子”正在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相似文献   

14.
图为广东省深圳市一女子身着染红的婚纱,装扮成受伤的新娘,手举着“反家暴,不要伤害”的宣传牌出现在闹市街头,用这种行为艺术方式呼吁大家关注家暴问题. 近年来,家庭暴力事件屡屡见诸报端,当事人的不幸遭遇让人同情,而一些部门却存在家庭暴力属于“家务事”的认识误区,介入和干预不够积极,使当事人求助无门.用法治手段治理家暴,须把握以下三方面的界限:  相似文献   

15.
《法庭内外》2016,(4):62
2016年3月下旬,应朝阳区垡头街道司法所及妇联的邀请,北京市朝阳法院王四营法庭青年法官吴玲赴该街道下辖的翠城社区,为妇联干部及社区居民开展了一堂针对刚刚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知识讲座。吴玲法官从反家暴法制定的社会背景及法律依托入手,以反家暴法条文规定为主线,结合婚姻法及司法解释、妇女权益保  相似文献   

16.
责任的追问     
共筑反家暴防线 与其它暴力相比,发生在家庭内部的暴力更具隐蔽性、频发性、周期性等特点,家暴一旦进入暴力周期,往往会陷入不断升级的恶性循环.正因此,反家暴需要国家和社会的介入,尤其是需要加强预防,从源头阻断暴力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国际社会反有组织犯罪立法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社会反有组织犯罪立法概况莫洪宪当今有组织犯罪活动的加剧,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利益。有组织犯罪集团通过巨额非法收益巩固自己的势力,并向民主程序渗透和腐蚀,削弱各国国民经济体系的稳定性,威胁合法投资者和竞争企业的利益;通过暴力恐怖活动严重破坏民主法制与...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法制办网站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意见稿首次明确家庭暴力的范围。  相似文献   

19.
3月1日,全国两会开幕前两天,云南省昆明市火车站发生严重暴力恐怖事件,恐怖分子持刀疯狂砍杀无辜群众,造成大量人员伤亡。"3·01"严重暴力恐怖事件激起公众的强烈义愤,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汉民,全国人大代表、公安部边防管理局局长武冬立,全国政协委员、军事专家尹卓等人建议,尽快推动反恐怖立法进程,进一步提高国家反恐能力。全国人大代表朱列玉起草《关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法〉的议案》,建议制定专门法律法规,有力打击暴力恐怖行为。  相似文献   

20.
人身保护令在反家暴中的法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暴力一直是一个全世界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我国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明确了人身保护令制度为我国反家庭暴力提供了一个相对有效的解决方案。但由于新的民诉法中没有对人身保护令的操作程序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所以人身保护令不能得到很好的施行。本文通过介绍人身保护令制度的意义以及在我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该项制度的构想,以期望人身保护令制度能够在反家庭暴力的司法实践中发挥其独特的制度功能,最终达到减少家暴,维护家庭和睦乃至整体社会和谐的立法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