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军 《法人》2014,(3):92-94
正历史上有谁竟敢关掉皇帝私设的小金库?还真有人敢这么做,他就是唐代的陆贽看罢这个题目,也许有人会犯迷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城"。全天下都是皇帝家的,他还需要设立个人的"小金库"?再说,皇权至高无上,他就是想建个"小金库"什么的,谁还能让他关了撤了?确实,按寻常道理,是可以这么理解的,但历代天子为了标举"与民共治"的圣训,往往不是一个人霸着天下的财富而独享独用的,他们总是通过设立度支或者户部的什么机构来支配那些钱财的,比如用于军  相似文献   

2.
刘继兴 《政府法制》2010,(12):26-27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无奇不有,居然出过两位曾向臣子行贿的皇帝,他们是宋真宗赵恒和明代宗朱祁钰。 在古代,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行贿”是指下对上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采取的一种示好行为。集天下权力和财富于一身的皇帝向部下行贿,这种做法无疑是历史的怪胎。他们为何要这么做呢?  相似文献   

3.
代连华 《政府法制》2013,(35):38-39
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取得了皇帝宝座.他虽然贵为天子,却生活节俭,不肯浪费钱财,是十足的“守财”皇帝。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实行的是君主专政制度,高高在上的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皇太子作为皇帝的继承人,即将取得皇帝之位,也应该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荣耀。然而,我国历史上有很多皇太子,不仅没有这种地位,甚至连自己的性命都难以保全,更不要说其他了。风雨飘摇中的皇太子朱见深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一战中,身陷敌营,成了蒙古骑兵的俘虏。为使朝政有人主持,明英宗之母孙太后不得已将英宗之弟成(阝王)朱祁钰任为监国。但同时,孙太后深知,如果朱祁钰被立为君王,他的生母吴氏就将立  相似文献   

5.
肖明舒 《政府法制》2010,(22):16-16
说来也奇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拥有全天下财富的皇帝,却有热衷于做买卖赚钱的,你相信吗? 中国的历史上,确实就有这样的皇帝。南朝萧齐时代的皇帝萧宝卷就曾在宫苑之内建了一个集市,命令宫女、太监们扮作小摊小贩和往来的客人,让他最宠爱的贵妃潘玉奴做市场主管,自己则担任一名抄写文件的小吏。  相似文献   

6.
于成治病不收取任何钱财,本应该是造福他人的好事。但是,这种看似治病救人的行为实际上扰乱了我国医疗行业的执业标准,使他人的生命安全处于无法保障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刘杰 《政府法制》2014,(14):4-5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中国古代,高高在上的皇帝们处于权力链的顶端,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然而,他们于悠然自得发号施令的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在体会着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为了驱散寒意,巩固其专制统治,皇帝们殚精竭虑地想出了两种“取暖”方法.一种是教化,通过国家宣传机器24小时节假日不休式的思想灌输,让小民们发自内心的相信,皇帝其实不是人,而是真龙天子,并且绝对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另一种方法就是刑罚,如果有个别执迷不悟的人胆敢以身试法,得罪皇帝,甚至威胁皇权,那么他将作为不可多得的“人才”,成为酷吏们苦心孤诣研究出来的残忍刑罚的临床试验品.那么,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几种酷刑和它们的“代言人”吧.  相似文献   

8.
商道     
卢旺财发了,发得是一塌糊涂,钱财不知其数.说来可笑,前几年卢旺财还是一个开着破三轮卖菜的,短短几年就发大财了,莫非是中了彩票?还是捡了一张支票?让人不得其解.  相似文献   

9.
《旧唐书·李朝隐传》卷一百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武强令裴景仙因为犯索取钱财之罪,累计获赃价值达五千匹,事发后畏罪潜逃。玄宗皇帝大怒,明令召集百官,将其当众处斩。李朝隐进奏道:“裴景仙因为索取贿赂,罪不至死。而且裴景仙曾祖父司空裴寂(唐代开国功臣,高祖旧臣)为开国元勋。武则天初年,家中被陷害,兄弟都被株连,只剩下裴景仙独存。根据法律,其索取钱财依律不应判处死刑,而且因其身份可以适用有关‘请’的规定。鉴于裴景仙祖辈忠贤;而且一门绝祀,于情可怜。希望能够免除死刑,对其投之荒远,方为公平。”皇帝下诏不允许。李朝隐于是又进奏…  相似文献   

10.
龙谈 《政府法制》2012,(8):30-31
皇帝这份职业.看上去尊崇无限很有前途,但在其位的人未必就适合、或喜欢这份优差。历史中,确有几位皂帝(或虽没有皇帝的名分但实际上行使皇帝职权的人物)是应该改行的。  相似文献   

11.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藏“私房钱”一说。时至今日,集体、单位也纷纷藏起“私房钱”来,君不见,大量的国家资金、集体收入通过各种隐形渠道悄悄地敛聚进了一座座“小金库”内。据某市审计机关最新的一份材料透露,不仅厂矿企业有,行政机关也有,有财政收入的单位有,无财政收入的单位同样有。某县14户国营企业竟无一不有“小金库”。人们不禁要问,那些“小金库”财源来自何处?又是怎样去支配这些“私房钱”的呢?笔者从大量查获的“小金库”资料中发现了他们的一些共同点。  收入来源──“假”、“截”、“瞒”、“钻”  翻开一摞摞…  相似文献   

12.
从办案实践中看,许多贪污、贿赂犯罪的发生,与 “小金库”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所谓的“小金库” 就是属性国有单位,违反财会管理制度,将一些资金不 入财会帐户,擅自私存滥用。使这笔资金失去有效控 制。近些年来,小金库的泛滥呈普遍性状态,值得研 究。 一、“小全库”的产生和蔓延不是偶然的,有其产生 和存在的客观条件 1、客观需要 实行市场经济以来,为了发展各自的经济,而要搞 活各种渠道,进百进行感情投资,贿赂有关人士,必用 一定资金,正式帐面不能支出核销,“小金库”应运而 生。虽为了抵制“小金库”的产生,以后…  相似文献   

13.
“小金库”是滋生腐败和不廉政行为的温床。在多年办案工作中,我们针对“小金库”资金的一些特点,总结探索了10种清理方法。1.银行账户关联法即对工作对象单位所开立的全部银行存款账户进行清查,对有关的银行存款对账单和收支传票进行核对,发现“小金库”行为在银行划转结算时留下的痕迹。如在银行账目中出现收付等额过账,而收付单位名称不一或收入以转账支票形式、支出是以现金提取的现象都可能形成“小金库”。2.往来账户核对法有些单位惯用往来账户过渡,以形成“小金库”。通常此种手法是把单位的正常收入先记入往来账户,虚…  相似文献   

14.
何为“小金库”?现在通常认为,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隐瞒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均属“小金库”。“小金库”资金大多采取化公为私、公款私存、转移收入、截留利润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并以套取现金的办法用于不合理支出。“小金库”的问题由来以久。党中央、国务院曾三令五申不准私设“小金库”,有关部门多次进行过专项治理,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媒体曝光和目前查处的一些单位“小金库”看,私设“小金库”之风还远远没有刹住。应当引起特别关…  相似文献   

15.
赵我欢 《政府法制》2013,(17):28-28
北宋皇帝宋神宗刚登基不久,身边缺一个称心的宰相。一天夜里,宋神宗做了个梦。梦中,宋神宗在一座金碧辉煌的衙门里看到一块金字牌匾,上书“宰相项安节”。莫非是上天的旨意,让项安节来辅佐自己?宋神宗兴奋了一夜,翌日便派人到全国各地去寻找梦中人——项安节。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中央三令五申禁止"小金库",但"小金库"仍然存在并花样翻新.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公共组织,更应该加强财务管理,规范使用资金,遏制"小金库"泛滥之风.为此,必须在透析设"小金库"的手法及根源的基础上,出重拳下猛药,严教严管严惩,才能从根本上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7.
荆剑 《法律与生活》2009,(14):18-19
有的大型国有企业一家的“小金库”金额就有几十亿元之巨。有法律专家建议,把“小金库”问责上升到法律高度,将这种“集体腐败”行为纳入刑法制裁范围。  相似文献   

18.
刘典 《法律与生活》2012,(14):44-45
在漫长的中华历史中,皇帝这一特殊的角色总是吸引了太多的眼球。皇帝管理宇内群臣,如此庞大的工程,没有“两把刷子”是干不起来的。做皇帝也有做皇帝的学问,这门学问被称为是“帝王心术”,是皇帝驾驭天下的制胜法宝。  相似文献   

19.
点写真“小金库”,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绝非一个陌生的名词。然而,要在辞典里找到它的注释,就只能是徒劳了。不过权威部门对此还是有严格界定的;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它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应财务会计部门帐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类资金均属“小金库’。从这个解释我们不难看出,“小金库”这个玩意的存在确有一点偷偷摸摸的味道,总围得不那么光明正大。可这个怪胎,在现实的生活中却有着极强的生命力。自1985年以来,在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有关部门财“小金库”进行了三次专项清理检…  相似文献   

20.
“收人钱财,替人办事”虽是上不了台面的“潜规则”,在时下的官场一些人中却颇有市场,一些腐败官员总是收了钱财才肯替他人办事,自然,办的事也多是上不了台面的事;而求人帮忙者,因获得了利益,对此也不声张,使“潜规则”交易不暴露。这种“潜规则”使党风、政风受到严重影响。广西武宣县六峰山林场副场长兼党支部书记何建把,官虽不大,却颇懂“潜规则”,在有人找上门来时狮口大开,向他人索取巨额钱财,但因职权所限,为他人办不成事后,却又认准对方不敢声张,不按“潜规则”将钱退还。堪称“牛人”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