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一、高校师范生进行自我修养的必要性所谓"自我修养",就是指"主体把外在的道德规范或道德目标内化为自己的道德素养,再外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一  相似文献   

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进行公民道德共识建设,是重建当代中国公民道德信仰的重要路径。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共识建设的内容包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础上,通过中西方公民道德教育原则优势互补、道德理论学习与道德生活实践相结合、外在教育引导与内在自我修养相融通等方式开展公民道德能力培育;在道德自觉的基础上进行公民责任意识、公民主体意识、公民认同意识和万物和谐意识在内的公民道德意识培育;在情感内化的基础上,以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作为主渠道来进行公民道德人格培育。  相似文献   

3.
道德的起源与人的需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杜振吉 《理论学刊》2003,3(5):25-29
在伦理思想史上 ,许多思想家都曾对道德的起源问题进行过研究和探讨 ,并取得了一定的认识成果 ,但从总体上看 ,都未能正确揭示道德的起源。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现象 ,实质上是一种人际关系的调节机制和协调方式 ,也是一种人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方式。它是人类为了满足个体与群体生存与繁衍的需要 ,协调相互关系、求得共同发展的需要 ,以及自我肯定、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需要 ,而确定的一种平衡机制和实现方式。不论从道德的本质来看 ,还是从其功能与作用来看 ,道德都是人的需要的产物 ,人作为主体的需要是道德得以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4.
领导干部是执政的主体,面对复杂的工作环境和繁重的工作任务,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必须保持和谐的心理状态。领导干部保持和谐心理,需要加强自我培养,靠长期自我修养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领导干部是执政的主体,面对复杂的工作环境和繁重的工作任务,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必须保持和谐的心理状态.领导干部保持和谐心理,需要加强自我培养,靠长期自我修养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师德修养是指教师用社会主义师德的原则和规范来反省、约束和激励自己,它是教师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陶冶的道德活动。 教师的工作,是学生之所求,家长之所托,国家之所需,它关系到千家万户,背负着天下父母的殷切期望。教师的身上,承担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重任。教师的工作,关系到青少年的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师德是教师这种职业的灵魂和精髓。因此提高师德修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新时期加强师德修养,需要提倡三种精神。  相似文献   

7.
讲究修养。中国古代哲学家强调人的“内美”,西方古代哲学家如康德,赞美人的道德律,他们都主张加强自我修养。什么叫修养,用民间一句很通俗的话来说,那就是不做伤天害理的事,以公德、伦理、法律为修养的最基本要求。自我修养有着鲜明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8.
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责任是基于党政领导干部身份角色的一种道德责任形态,它是政治责任和法律责任的道德基础。这种道德责任应当具有先进性、自觉性、公共性、政治性和契约性等特点。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责任建设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时代性课题。提高党员领导干部道德责任素质既要从客观上强化制度、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建设,又需要从主观上强化党员干部的自我修养,增强道德责任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9.
康化椿 《求实》2008,1(1):37-40
社会和谐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是主体道德人格的二重性.它反映着人的本质统一性的疏离和分裂,反映着真正主体地位的漂移和虚幻,因而表现为道德人格的不确定和道德自谬.其特征是自我变异认同性、社会随机性、不稳定性、不完整性、良知未泯性.它在道德意识、道德交往关系、道德实践等方面具有多种复杂表现.人格二重性的成因包括主体自身、共时态环境、历时态环境以及道德领域自身等成因;其危害主要表现为道德主体的困境、道德理论建设的困境、道德生态建设的困境、道德实践预期的困境.克服人格二重性,道德建设必须务实以促进主体的自我道德统一性、优化道德生态以提供这种统一性的良好环境,强力推进制度改革以获得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0.
试说干部道德修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说干部道德修养王金平最近,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讲到党政干部一定要讲政治,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江泽民总书记要求于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道德修养是指人们在思想意识、道德品质方面的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其中包括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所进行的自我反省、批评...  相似文献   

11.
加强自身修养,是女性领导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面对时代和形势的发展要求,女性领导要用正确的观点认识自我,用人类社会丰富的知识充实自我,用坚强的党性战胜自我,用与时俱进的精神超越自我。  相似文献   

12.
风险的普遍性、风险社会的到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等,都要求国人具有正确的风险意识。然而,当下国人无论是对风险意识的理解,还是风险意识的养成,都存在明显不足。研究风险意识、加强人身修养、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好科学发展观、体制机制创新,就成为国人树立正确风险意识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反腐败路径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是一种历史现象,根源于制度的漏洞和人的贪欲,对社会危害极大。当前,反腐败应采取以下三种措施:一是加强反贪廉政教育,提高领导干部自身的修养;二是完善法律体系,从法律法规上加大惩治腐败的力度;三是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光辉战斗的一生,他生前善待人民群众的科学方法,主要有:切实关注民生,信任尊重群众,从不搞特殊化,密切联系群众,教育引导群众等。周恩来善待人民群众的科学方法,其根源在于他善于总结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的经验教训,在于他对人民群众一贯的高度负责精神,在于他持之以恒的自我修养自觉。学习周恩来善待人民群众的科学方法,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毛泽东的个人特质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飞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成功地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与他的个人品质密切相关。毛泽东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相结合的个人品质,主要表现在有极强的认识能力和创新意识,从实际出发独立思考,对农民的浓厚情感和对农民运动的深刻认识,注重调查研究,有较好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修养和正确的国情观。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能否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直接关系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直接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要一心一意谋发展.  相似文献   

17.
稳定是和谐的前提和基础,社会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和关键环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保持社会的平安、稳定、有序。当前,我国社会稳定虽然面临着总体大局稳定和局部问题凸显的双重复杂形势,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加快落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责任制等有效途径,从而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8.
形成人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国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是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正义和社会公平,而执政者肩负着秉持社会正义、恪守社会公平的双重职责,因此,坚持以社会正义为本,制订政策和法律,建章立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选措施,以社会公平为度,执行社会正义的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9.
科学社会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理论逻辑。科学社会主义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科学,一个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科学认识传统的社会主义基础上科学回答中国现实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这为我们深化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民法的本质是民法本身所固有的根本属性 ,其决定民法的调整对象、调整方法、目的和体系。民法是权利法 ,表现在其制度、规范、目标等方面 ;民法是私法 ,在立法、司法、法学教育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民法是市民社会的法 ,根本原因在于其以市民社会为基础产生和发展起来 ;民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表现在其确立了市场主体资格 ,财产归属和流转制度以及以其理念指导市场经济的运行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