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应钦 《中国司法》2007,28(2):40-42
公益诉讼问题已经引起广泛的重视,律师参与公益诉讼的实例不断增加。然而,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律师在公益诉讼中的地位和角色并未超脱传统的诉讼代理范围,有些律师甚至不惜以被侵权者的身份获得原告的诉讼资格。在法律上确认公益诉讼的适格原告无疑是公益诉讼制度建立的根本问题,律师的专业优势与社会作用使其成为担任公益诉讼适格原告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应该由检察院负责,检察院在整个过程中起组织和领导作用,可以指定律师等其他公民作为民事公益诉讼的诉讼代理人,也可以以诉讼代理人的身份亲自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公益法律服务参与主体的结构我国公益法律服务参与主体包括五类:政府法律援助律师、民间专职法律援助律师、兼做公益法律的专家学者、独立公益诉讼人、兼做公益的商业律师。根据参与主体与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关系疏近,进一步可归纳为3大  相似文献   

4.
黄江东  施蕾 《财经法学》2020,(3):124-137
新《证券法》第95条第3款确立了我国证券民事纠纷领域由投资者保护机构主导的"默示加入、明示退出"集团诉讼制度。美国律师主导的退出制集团诉讼、我国台湾地区投资者保护机构主导的加入制团体诉讼,以及我国香港地区证券监管部门主导的证券民事赔偿制度,均取得了不错的实践效果。我国证券集团诉讼作为一项新事物,存在缺乏相应的程序性设计、投保机构的性质和职责不够明确、律师在集团诉讼中的角色定位不够清晰等不足。结合域外集团诉讼经验和我国具体实际,建议细化证券集团诉讼的案件选取、适格原告登记、原告退出权公告、法院审理判决、赔偿金支付等诉讼流程,明确投保机构公益性质及其诉讼代表人职责,并鼓励律师参与集团诉讼。  相似文献   

5.
2005年11月4日,在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举办的“中日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修改研讨会”上亮相的《行政诉讼法》修改建议稿首次设定了行政公益诉讼类型。此前,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专业委员会、美国律师协会亚洲项目委员会、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苏州大学东昊比较法研究所于2005年10月15日至16日在苏州大学联合召开了“公益诉讼、人权保障与和谐社会”国际研讨会,通过了《公益诉讼苏州宣言》,并提出倡议:全国律师同行积极参与公益诉讼实践、推动公益诉讼发展,身体力行,讲究策略,强化正义感、责任感和职业荣誉感,关心弱势群体,维护公共利益。本文拟对律师参与行政公益诉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律师参与行政公益诉讼时应注意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韩国社会的民主化发展,公益组织越来越多地通过公益诉讼活动来整合社会资源,以此推动社会进步。同时,律师群体实现了由人权律师到公益律师的角色转型。面对公益诉讼的各种问题,韩国的公益组织、律师及社会各界都做出了积极的回应。  相似文献   

7.
环境公益诉讼之诉讼主体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公益诉讼中,目前的诉讼主体主要包括公民个人,检察机关,国家自然资源管理机关,公益律师和环保组织等,各个诉讼主体在进行环境公益诉讼的过程中都有自身难以言说之困境,检察机关代表着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应当成为环境公益诉讼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8.
律师作为当事人的诉讼代理人参与诉讼调解,在促使案件当事人尽快达成和解协议,案结事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律师在调解中作用的发挥既节约了司法资源又减少了当事人的诉累。因此,如何发挥律师在诉讼调解中的作用是法官在当前新形势下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首次增加环境公益诉讼内容,并引起各方热议.环境公益诉讼的法理依据是人民主权理论和生态本位观,其法律化则表现为承认公民享有环境权.环境公益诉讼的适格主体包括公民、社会组织、环保行政机关.建议出台环境公益诉讼程序特别法,设立环境公益诉讼救济专项基金,鼓励环保社会组织、法律援助机构及公益律师对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公民、社会组织提供法律援助.  相似文献   

10.
公益诉讼制度比较研究——兼论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考察了公益诉讼在美英德日四个国家两大法系的发展轨迹和现状,并由此总结出各个国家公益诉讼的共同点及具体制度设计的经验,这些国家的经验对我国公益诉讼制度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在我国公益诉讼具体制度的设计上,详细探讨了提起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诉讼费用和律师费用、举证责任、诉讼程序、证据开示及审前调解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拟从诉讼激励机制的角度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具体从对诉讼参与人(主要是原告和律师)的激励角度出发,提出:为鼓励律师参与公益诉讼,可建立律师胜诉取酬制;为激励当事人提起公益诉讼,可建立合理的诉讼费用收取制度、诉讼费用转嫁制度、奖惩制度。  相似文献   

12.
环境公益诉讼的良性运行需要相关的激励机制,环境公益诉讼激励机制具有被激励主体的多样性、涵盖内容的广泛性和激励方式的灵活性的特征。构建环境公益诉讼激励机制是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应然决定,是与国际社会发展接轨的实然选择。构建环境公益诉讼激励机制可重构公益诉讼费用规则、建立诉讼费用援助制度、原告胜诉奖励制度、律师胜诉奖励制度和被告败诉惩罚制度。  相似文献   

13.
韩玉冰 《法制与社会》2012,(14):137-138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侵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现象频繁出现,面对公共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的现状,社会各界要求检察机关参与公益诉讼的呼声日益高涨。本文从检察机关参与公益诉讼的角色定位入手,通过检察机关参与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和方式分析,提出检察机关参与公益诉讼的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14.
陈岳琴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环境公益律师之一,也是一位优秀的经济事务律师。但是,她把工作重点放在公益诉讼,尤其是环境公益诉讼上,她的办所方针则是“公益先行,以商养公”。与王灿发不同,她的环境公益诉讼集中于城市,服务对象主要是城市居民。  相似文献   

15.
吴泽 《法制与社会》2014,(8):124-125
公益诉讼的原告问题是建立健全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重要内容。原告应如何作为,对公益诉讼的制度构造和目的实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试通过对公益诉讼原告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的内容及其行使方式进行论述,突出其与私益诉讼的不同之处,强调关于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的保障和监督,以体现公益诉讼制度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司法理念的革新以及法官和普通公民素质的提高,加上局部公益诉讼经验的积累,在我国推行公益诉讼制度将是可行的。本文指出推行公益诉讼制度需要修改相关的程序法和实体法,为原告解决诉讼费用,设置预审制度和恶意诉讼处理制度,建立原告胜诉奖励制度,并广泛推行律师风险代理制。  相似文献   

17.
浅析检察机关参与公益诉讼的司法创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察机关参与公益诉讼是近年来我国司法制度创新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认为,应赋予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权,并明确检察机关的受案范围和诉讼程序,依法界定检察机关在公益诉讼案件中的法律地位和参与诉讼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8.
李劲 《行政与法》2014,(3):65-69
环保NGO作为环境公益诉讼适格主体不仅具有正当性,而且具有可行性.环保NGO要充分发挥其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重要作用,需要立法给予相应的制度保障,确立环保NGO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资格的合法性,明确环保NGO成为环境公益诉讼主体的适格条件及环保NGO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模式,建立有利于环保NGO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19.
人民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的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我国建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的呼声越来越高,学界和司法实务界也展开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然而我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规定的缺失致使这一制度始终处于学者讨论阶段。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理应作为公益诉讼的主体参与诉讼。本文仅从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必要性入手展开讨论,探讨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案件范围和法律地位,并提出建立这一制度的相关具体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20.
律师参与恶意诉讼违反了新《民事诉讼法》关于诚实信用原则的规定、违反了《律师法》和律师职业道德与执业纪律,可能违反《刑法》的规定,并因此承担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律师应当加强职业道德自律,坚决不主动参与谋划恶意诉讼,学会在初步会见和受理案件过程中对恶意诉讼的识别,在诉讼过程中发现恶意诉讼要果断终止代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