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闻专业主义是资产阶级新闻学的重要概念,也是西方新闻工作者恪守的最主要的新闻职业规范。本文分析了新闻专业主义建构与消解的过程,批判了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思想,探讨了在中国进行新闻专业主义话语实践的可能性,对超越新闻专业主义的新闻理论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人文主义思潮与新闻传播的相互影响主要体现在:人文主义思潮为新闻改革提供了文化心理基础,人文精神为新闻改革指明了发展方向,人文主义思潮促进了中国新闻观念的转变,人文精神为新闻传播提供了价值评判标准;新闻传媒成为人文主义思潮传播和扩散的载体。  相似文献   

3.
陈燕 《求索》2008,(6):186-187
新闻故事化文本通过丰富的感性材料、故事性的叙事方式、引入故事性元素对新闻要素进行重新组合,为受众提供了解读新闻事实的“另类途径”。然而,新闻故事化在媒介的新闻实践中渐渐步入了娱乐化的误区,产生了一些不良效果。为使新闻故事化健康发展,需要媒介尊重新闻基本规律和文化核心价值,强化党和政府的新闻监管职能,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4.
由于新闻的专业化发展和市场化运作,固定采访线路成为媒体的主要新闻来源。固定采访线路的形成导致社会精英控制了新闻的话语权。在大数据时代诞生的数据新闻去除了固定采访线路作为主要新闻来源的功能。相应地,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新闻也消解了社会精英在新闻中所拥有的话语权,数据新闻使新闻业更符合新闻实践的专业主义。  相似文献   

5.
南京国民政府在政治上始终贯彻一党专政的方针,与此相适应,在新闻舆论事业上实行新闻统制政策,将强化其自身的新闻事业获取“新闻最高领导权”作为新闻统制的核心,因此在不同时期颁发了大量的新闻法律法规,其中不乏针对特殊形势的非常法。这些非常法的法律效力甚至高于宪法。新闻法的执法主体也由司法机关变成了行政执政人员,新闻法律法规成为了官员控制新闻舆论,打击破坏新闻载体的借口,新闻事业偏离了“法治”道路,新闻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公正性遭到极大破坏。  相似文献   

6.
刘寒娥  刘国慧 《前沿》2009,(2):191-193
本文借用语言学的方法探索了新闻导语语句结构形式,分析了新闻导语句型、句意的使用特点。从语言学的视角展现了新闻语体独特的风格特征,揭示了新闻导语语句写作的特殊规律。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中叶,英美新闻界和新闻学界提出的新闻社会责任理论的基本精神是:只有负起新闻道德义务时,才有新闻道德权利和新闻言论自由,它凸现了新闻言论自由及其限制的一般法理,其意义非自新闻社会责任理论出现时始,在新闻传播活动及其立法史上,它即有普遍性。但在新闻立法上,应当区分新闻传播的私人性社会关系和新闻传播的公域性社会关系,这是建构新闻社会责任具体法律制度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张维 《重庆行政》2018,(2):105-106
正在全媒体时代,新闻的碎片化和同质化成为新闻创新的衍生品,侵蚀新闻内容生产的本质追求。新闻传播者如何以更好的表达方式传播新闻和受众如何更直观便捷地获取新闻成为新闻生产中一体二用的两个问题。新闻设计为问题的破解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式,实现了新闻视觉呈现与新闻表达的有机统一。新闻设计以其视觉报道、视觉传达、视觉欣赏的作用,日益成为影响新闻传播效果的—大关键因素。[1]新闻设计实际上在新闻的供给  相似文献   

9.
高运飞  曾智 《传承》2009,(4):24-25
范长江是我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在中国现代新闻史上创造了一系列的新闻奇迹,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新闻思想。其新闻思想包括: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和"民本"思想。范长江把他的新闻思想运用到新闻实践工作中,为党在抗战时期实践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清末至中华民国一季,新闻团体的产生与发展,是紧随着时代的脚步的:新闻业的发展,使得行业协会产生;记者群体的扩大,催生了职业团体;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学术研究团体的出现。在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上,新闻团体在团结同仁、维护自身利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闻团体在抗争当局禁锢言论,争取新闻自由方面做出了努力;新闻团体首倡新闻教育,促进了新闻教育和新闻学术研究的发展;中国新闻团体在促进社会进步和民族解放的事业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张彩霞 《求索》2011,(11):214-216
论文从语言学与新闻学交叉研究的视角,根据新闻传播的特点和规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新闻语境的概念及分类进行研究;并对新闻语境的动态生成规律做了深入地探讨,提出新闻语境“是辨证的、交叉的和动态的”;进而研究了新闻语境的“场”效应的理论。在此基础上,论文还对中美新闻语境的特点与应用进行了比较研究,并研讨了全球化时代我国如何运用新闻语境增强新闻传播效果的论题。  相似文献   

12.
"对话新闻":理想、契机与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话新闻理念提出了与新闻客观性原则相对立的理解和实践新闻的新视角,描述和规定了新的新闻理想模式。这一理念,萌生于新闻传播技术的飞跃发展、公共新闻等新型新闻实践和对新闻客观性原则的理论反思,适应全球化时代的需要,并具有显著的中国本土价值。但是,在理念普及和实践推进中,也会遭遇各种阻力以及风险。  相似文献   

13.
记者多不愿跑人大新闻口。不外乎两个原因:人大新闻行文严谨,不得随意发挥;会议多,比跑其他新闻付出多。我却乐于跑人大新闻口,甚而认为是人大新闻成就了我。  相似文献   

14.
姜欣 《前沿》2012,(15):122-125
新闻客观性是新闻学研究中的基础命题.本文从中观和微观层面探讨了公民新闻能否客观与应否客观,认为公民新闻在中观层面可以达到新闻事实的总体的客观,在微观层面则不必拘泥于传统新闻客观性体制的写作与报道手法.本文进而分析了公民新闻客观性所存在的局限主要为媒介的商业化与公民意识与理性的缺失,同时指出了公民新闻对当前我国新闻传播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5.
自2002年以来,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在我国掀起了一股"电视民生新闻热"。这些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播报内容、形式相比其他电视节目更易体现出民本倾向并为广大受众认可接受。更为重要的是,节目主持人在民生新闻栏目中发出的新闻评论起着重要作用,这些成功的电视栏目为电视民生新闻中的新闻评论探索出了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迅猛发展的博客现象引起了社会、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有人认为,在新闻传播领域,博客具有革命性的意义。“新闻博客”将颠覆现有的新闻媒体,彻底改变目前新闻传播的范式和图景,成为未来的新闻传媒。但事实上,“新闻博客”仍然不能解决新闻的真实性问题,也无法保证平民的新闻传播权的实现,它体现的个体性和主观性与新闻的客观公正性存在着基本的冲突。“新闻博客”将颠覆传统新闻传播、成为未来新闻传媒的看法,是一种技术浪漫主义。  相似文献   

17.
数字     
71名 不久前,河南省三门峡市确定的各市直单位和区(县)71名党委新闻发言人正式集体亮相。在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基础上,吸取了其他地方设置党委新闻发言人的做法,三门峡市正式建立了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同此前各地举行的党委新闻发布会一样,三门峡市委已经举行的多次党委新闻发布会均未设置记者自由提问环节。  相似文献   

18.
作为公共话语的新闻,其结构既直接地与社会实践和新闻制作的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又间接地与新闻媒介的机构环境、宏观社会环境联系在一起。荷兰新闻传播学者托伊恩.A梵.迪克所著的《作为话语的新闻》一书以报纸新闻为蓝本,从话语分析的角度重新阐释了新闻理论的话语意义。即一方面是新闻工作者对新闻文本的制作和构建,另一方面是受众对新闻文本的理解和认知。通过话语分析的方法,从两方面相契合的“新闻文本”出发,作者集中论述了“新闻的话语如何区别于其他的话语形式”和“新闻的话语为什么区别于其他的话语形式”两个问题,并且通过话语和认知结合的跨学科研究,突显了其对效果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闻是历史的草稿,对新闻负责就是对历史负责。随着互联网的出现,新闻传播的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媒体无处不在,信息瞬间扩散,新闻传播全民化时代即将到来。从近年来发生的群体性事件来看,新闻信息往往在第一时间超越  相似文献   

20.
范长江是我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在中国现代新闻史上创造了一系列的新闻奇迹,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新闻思想.其新闻思想包括: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和"民本"思想.范长江把他的新闻思想运用到新闻实践工作中,为党在抗战时期实践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