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龚浔泽 《南风窗》2007,(10):15-17
1990年代末期,在毗邻上海的昆山出人意料成为台商聚集的新高地后,苏州部分地区依托苏南模式经典时期的良好基础,通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无意中嫁接出一个新的区域发展模式。经过昆山、苏州新区、工业园区和吴江、太仓等地的深入演绎,这一模式渐渐地被定格为“苏州模式”。  相似文献   

2.
跨国公司与中国经济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各国竞争性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的条件下,中国成为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最集中地区。跨国公司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FDI(外商直接投资)持续大规模地流人和日益重要的影响力,也引起了跨国公司是否危及了国家经济安全的担忧。全面科学评价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安全的影响,对于中国制定下一步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综合分析了跨国公司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当今世界经济中的重要作用,阐述了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的特征与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代西方民主化理论的基础性范式是经济分析与文化分析,这两种分析方法的基本特点是其结构性、历史性与宏观性,其局限是缺乏对民主化过程的微观解释。随着理性选择理论的兴起,民主化理论的分析路径实现了从宏观向微观机制的转向,突出了政治主体的理性选择和策略互动对于民主化过程的重要意义。而理性选择理论关于个体主义和经济理性的严格假设,无法有效解释民主化过程中人类行为的复杂性以及无效制度的长期存在和传播。近年来新制度主义分析方法开始广泛兴起,这一分析方法通过重视制度(包括规范、文化等)的作用,致力于把宏观视角与微观机制结合起来,对民主化过程提供了一个综合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台商在大陆的投资与贸易虽说是经济行为,但却常被台湾当局泛政治化,今年初在台湾发生的联电事件就是台商经济行为被扭曲的最好例证之一。本文将围绕这一案件的缘起背景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联电事件的背后不仅有台湾当局的“政策干扰”,而且更有“台独”势力的捣乱,文章并结合当前两岸经贸发展态势,提出了一些相关看法。  相似文献   

5.
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看台湾产业资本的转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鹏 《台湾研究》2004,(2):60-64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把动态比较成本理论和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结合起来的一种理论。运用该理论分析台湾经济发展中产业资本转移(包括产业内移和产业外移)的现象,可以说明台湾并非产品创新的地区,只是在产品生命周期中扮演“中介”的角色。未来台湾只有依靠祖国大陆作为市场腹地,充分运用大陆的资源和优势,才能促进岛内产业的转型与升级,从而继续保持经济的持续成长。  相似文献   

6.
全球金融危机对于中国大陆的实体经济影响较大,特别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广东、浙江、江苏等台资企业主要集聚的东南沿海省份受到较多冲击。台资企业作为在大陆外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90%属中小企业,受到的影响不可忽视。自2008年以来中央高层频频走访上述外贸型大省,希冀从调研结果中寻求解决的政策之道。为此,我们也对江苏昆山地区的台资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展开深人调查与研究分析。本文在对昆山台资企业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拟就世界金融危机对大陆台资企业的影响及采取的应对措施等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2008年爆发并持续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对国际经济金融秩序与格局及诸多国家(地区)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影响与冲击到海峡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两岸贸易出现大幅衰退,台商对大陆投资显著减少,大陆台资企业经营困难加大,两岸经济关系进入一个新的调整期。与此同时,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为两岸经济关系结构的调整及台商在大陆投资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机会,为海峡两岸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与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创造了机会。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的形势下以及海峡两岸的共同努力下,两岸经济协商与经济合作取得重大突破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2018年世界经济整体增速与上一年持平,但是大多数国家出现了经济增速回落。2019年世界经济增速下行的可能性较大,金融市场可能进一步出现剧烈动荡,各主要国家应对下一轮经济衰退的政策空间受到限制,"贸易战"和逆全球化趋势还会带来较大负面影响。预计201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约为3.5%。  相似文献   

9.
曲折跌宕的受关注度 一、《资本论》的诞生到资本主义的危机 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问世后,在当时成为一部具有崭新经济理论体系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资本主义社会作为特定的考察对象,采用与西方主流经济学不同的分析角度和研究方法,不仅对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和经济过程进行动态性分析,还预见到了经济周期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国际贸易高度竞争的影响,世界各地广为设置了集商业贸易、产业加工、科技开发于一体的自由贸易港区。而具有优越地理区位的台湾,多年来基于所谓安全的理由却一直没有实行。21世纪以来,国际经济格局及两岸经贸关系均出现了新的局面,为了减缓台湾在东亚区域经济整合大潮中被边缘化的趋势并为日益困难的台湾经济寻找一条出路,台湾当局终于在2003年7月公布“自由贸易港区设置管理条例”(以下简称“管理条例”),正式启动自由贸易港区的工作。两年多来这一工作进展如何?自由贸易港区的设置究竟会对台湾经济与两岸关系产生什么影响?本文拟就相关问题作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俞新天 《国际展望》2023,(5):1-20+160-161
中国民间外交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时代后,民间外交在中国外交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愈益提高,理论创新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新时代中国民间外交理论可概括为“三个支柱”和“一个中心”。“三个支柱”中的经济支柱是指中国与世界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共同把经济蛋糕做大,妥善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与西方基于零和思维的地缘经济理论不同,中国全面开放合作的经济理论不仅有益于世界各国的发展,而且也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升级,增进了与各国人民的友谊。文化支柱强调中国与世界各民族加强文明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推动人类的共同进步。目前,中国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前所未有的自信,以平等、开放、包容的心态与世界沟通,培育人类共同价值观。情感支柱强调民心、民意对各类国家都有巨大影响,而心理情感对于人民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民间外交理论对于克服刻板印象、偏见与歧视进行了新的探索,这不仅是为了应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抹黑、诬蔑,而且也是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强国去争取天下人心的必经之路。“一个中心”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它意味着中国民间外交将以各国人民的福祉为出发点,增进集体认同,增强与各国人民的团结,...  相似文献   

12.
面对全球性的经济萧条,“次贷”这一根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是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简单分析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本文分析思路是:次贷简介——次贷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分析出口及金融业)——政府采取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台湾经济下滑趋势明显,并呈现“闷经济”特征:低增长、出口疲弱、消费投资低迷、民生困顿,台湾当局虽采取多项经济举措,但缺乏方向感无力摆脱困境。造成这种“闷经济”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岛内经济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滞后。受外部环境、政党斗争、制度建设等因素制约,台湾经济短期内难以走出困境,但加快两岸经济合作是有助于台湾“脱闷”的重要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杨杰 《工会博览》2009,(5):57-57
一,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管理会计是逐步从传统会计中派生出来的,主要以某些经济管理理论为支撑,尤其是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引入,奠定了传统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不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5.
当前台湾经济困境主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以来,台湾经济形势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几乎各项经济指标都持续恶化,经济发展陷入二战结束以来罕见的困境。对于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岛内外的解释见仁见智,不过,由于台湾经济这波的衰退是在全球经济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发生的,而台湾又是海岛型经济,人们易于倾向夸大外部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90年代初,伴随蒙古经济转型,西方经济学的一些新兴理论模式和分析方法日益为蒙古的经济学界所接受和推崇,并被应用于蒙古的经济改革实践,对促进其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与此同时,如何加强对本民族经济发展史和思想史的研究,对本国经济运行做出自己的解释,解决经济学的“本土化”问题,成为蒙古的经济学界面临的一项新课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对下一代的爱,在世界上是数得着的。多少人一辈子含辛茹苦,做牛做马,就是为了把孩子供出来。有人说,这爱也不那么纯粹,养儿防老嘛,既然没有西方那样的福利体系,当然只好自己救自己,拼命在自己的下一代身上投资啦。这话不能说全错,但如果把这当作惟一原因来解释中国人对下一代的爱,则又过于绝对。至少对我个人不适用。我相信自己垂垂老矣之时,经济上大致是可以自立的,不至于过多依赖孩子。  相似文献   

18.
2010:海外中企命运蠡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静钧 《南风窗》2010,(5):26-28
中国资本输出潮在"中国创造"还未成型时就不期而至,这多少有点"悲壮出发"的味道。2009年是海外中国民间资本密集受难的一年,这一遭遇未必不会发生在正成为投资主体的国企身上。最近几年资源型收购占了中国对外投资额的大部分,但动辄就与对方签下巨额长远合同,总会因过度依赖"中国经济会直线发展下去"的假定而受到惩罚。  相似文献   

19.
十年来两岸经贸关系发展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5—96年台海危机”,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两岸关系发展中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一个值得观察的转折点,两岸之间从此结束了一段具有共同接触、协商基础与双方关系持续改善的时期,进入一个政治上更加对立的时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台湾当局的大陆经贸政策从相对积极走向保守消极,加强管制从此成为其大陆政策的主轴。不过,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与巨大的经济利益下,10年来,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仍取得重大成就,两岸产业分工格局出现全新的变化。然而,不可否认,“95—96年台海危机”后,由于两岸政治关系的恶化与两岸两会接触的中断,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发展目标尚未实现,两岸经济合作机制未能建立,两岸直航未能实现,两岸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呈现出一种与政治经济学理论相背离的反常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20.
《战后台湾经济分析》是刘进庆教授20世纪70年代在日本东京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的专著,也是第一部由台湾人自己撰写的台湾经济著作。这一著作的出版在当时引起了日本学界和台湾当局的强烈反响,如今在日本仍然是研究战后台湾经济的最高权威的著作。遗憾的是刘进庆教授因病于2005年10月去世了,他的研究和一生经历留给我们无限的怀念和深深的崇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